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极狐大陆亚种

2018-05-27 00:21:50 百科
北极狐大陆亚种

北极狐大陆亚种

北极狐大陆亚种(学名:Alopex lagopus innuitus)是北极狐的亚种之一,体长50-60厘米,尾长20-25厘米,体重2.5-4千克。颜面窄,嘴尖,耳圆,尾毛蓬鬆,尖端白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足底毛特别厚。

单独或结群活动。食物主要为旅鼠,也吃鱼、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繁殖期2-5月,妊娠期51-52天,每窝般产8-10个,约10个月的时间,小狐狸们便开始达到性成熟,寿命为8-10年。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北极狐大陆亚种
  • 拉丁学名:Alopex lagopus innuitus
  • 别称:大陆北极狐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哺乳纲
  • :食肉目
  • :犬科
  • :北极狐属
  • :北极狐
  • 亚种:北极狐大陆亚种
  • 命名者及年代:Merriam, 1902
  • 英文名称 :Continental Arctic Fox
  • 英文名称:Summit Arctic Fox

形态特徵

北极狐大陆亚种体型较小而肥胖,雄性略大。额面狭,吻部很尖,耳短而圆,颊后部生长毛,腿短,脚底部也密生长毛,适于在冰雪地上行走,尾毛蓬鬆,尖端白色,体型略瘦小过赤狐。北极狐毛皮既长又软且厚,所以可忍受严寒。冬天全身毛色为纯雪白色,仅无毛的鼻尖和尾端黑色,自春天至夏天逐渐转变为青灰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尾长,尾毛特别蓬鬆,尾端白色。

栖息环境

分布于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及一些岛屿上的苔原地带,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喜欢在丘陵地带筑巢,而北极狐的巢有几个出入口。当遇到暴风雪时,可以呆在窝里一连几天不出来。北极狐年年都为它的巢穴进行一些维修和扩展,以便能长期居住。夏天,当食物丰富时,会把部分食物储存在它的巢穴中。冬天,当巢穴中所储存的食物被消耗殆尽时,白狐会跟蹤北极熊,拣食北极熊所吃剩的残羹剩饭。

生活习性

北极狐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能进行长距离迁徙,而且有很强的导航本领。北极狐在5个半月时间内迁徙的距离达到4600公里。平均一天能行进90公里,可连续行进数天。能够在数月时间内从太平洋沿岸迁徙到大西洋沿岸,行程同加拿大的东西距离接近。北极狐能够导航行进数百公里。它们会在冬季离开巢穴,迁徙到600公里外的地方,在第二年夏天再返回家园。
在一群狐狸中,雌狐狸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的,它们当中的一个能支配控制其它的雌狐。有一定的领域性。北极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鱼、鸟类、鸟蛋、浆果和北极兔,有时也会漫游海岸捕捉贝类,但最主要的食物供应还是来自旅鼠。当遇到旅鼠时,北极狐会极其準确地跳起来,然后猛扑过去、将旅鼠按在地下,吞食掉。当北极狐闻到在窝里的旅鼠气味和听到旅鼠的尖叫声时,它会迅速地挖掘位于雪下面的旅鼠窝,等到扒得差不多时,北极狐会突然高高跳起,借着跃起的力量,用腿将雪做的鼠窝压塌,将一窝旅鼠一网打尽,逐个吃掉它们。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北极狐会自相攻击。

繁殖方式

每年2-5月发情交配。一般3月份是北极狐的发情期。当发情开始时,雌北极狐头向上扬起,坐着鸣叫,这是在呼唤雄北极狐。雄性在发情时,也是鸣叫,比雌性叫得更频繁、更性急些,最后用独特的声调结尾,有些类似猫打架的叫声,也有些像松鸡的声音。一般只要51-52天,一窝小狐狸便诞生了,每窝一般产8-10个,最高纪录是16个,刚出生的幼狐尚未睁开眼睛,16-18天,小狐便开始睁眼看世界了。经两个月的哺乳期后,母狐便开始从野外捕来旅鼠、田鼠等餵养小狐狸,每当母狐叼着猎物回来,小狐狸们便争先恐后地冲出洞穴分享猎物。约10个月的时间,小狐狸们便开始达到性成熟,寿命为8-10年。

分布範围

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北部和西部的北极沿岸和苔原地区(从克罗格河、巴罗角),加拿大育空地区北部、麦肯齐、努纳武特、哈德逊湾和巴芬岛的西侧、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地区、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西北部和哈得逊湾接壤的部分,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大多数岛屿上也存在。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