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 副秘书长,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学会高校委员会副会长,四川省广播影视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北卡华人学者中美交流协会宣传部部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曾娅妮
- 国籍:中国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四川大学
- 学位/学历:博士
- 专业方向:影视传播、传媒与社会、客群研究
- 职务:四川大学广播电视学教研室主任
- 学术代表作:《电视编辑实践》
- 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
人物经历
2014年,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
200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外传媒理论前沿"高级项目培训
2005年,攻读四川大学"影视与传媒"博士研究生
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影视编导高级培训
200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外传媒理论前沿"高级项目培训
2005年,攻读四川大学"影视与传媒"博士研究生
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影视编导高级培训
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高端学术论坛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多年媒介从业经历:1998年至2005年间,分别在四川有线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担任过编辑、栏目製片和实习记者。在央视期间,担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客群研究会会刊》编辑,并参与"2002全国电视观众调查及数据分析"项目组调研。
多次受邀为新闻媒体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设专业谘询和主题讲座。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近年来,在新闻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论文2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一般期刊论文10余篇。
参与策划、拍摄製作的多个影视节目在四川卫视、四川大学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播出。
2000年,《广播电视导论》,参与撰稿并统稿
2003年,《电视传播形态论》,参与撰稿并担任责编
2004年,《区域传播论》,参与撰稿
2005年,《电视编辑实践》,个人专着
2010年,《媒介批评:理论与例证》,个人专着
2011年,《电视艺术学》,担任副主编
2012年,《21世纪中国广播理论前沿丛书》总计12本,担任副主编
获奖情况
2005年,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
2006年,四川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称号
200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奖励
2009年,第九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析优秀奖
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奖励
2011年,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奖"
201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科研成果突出"奖励
2012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奖励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在研)
主持四川大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题)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主研排名分别第二、第二、第三,已结题)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主研排名第三,已结题)
参与横向研究课题两项(主研排名第一,在研)
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两项(主研排名第一,在研)
主持四川大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项目一项(已结题)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主研排名分别第二、第二、第三,已结题)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主研排名第三,已结题)
参与横向研究课题两项(主研排名第一,在研)
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两项(主研排名第一,在研)
主讲课程
《电视艺术学概论》、《媒介批评》、《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学概论》、《电视节目研究》
教材编撰
参与编写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
独立承担国家特色专业(新闻学)教材一部
参与多部新闻传播教材、专着的撰写。
独立承担国家特色专业(新闻学)教材一部
参与多部新闻传播教材、专着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