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长期演进(LTE)无线接入网(RAN),频域上的同频多小区间干扰协调称之为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时域上的同频多小区间干扰协调称之为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eICIC)。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 英文缩写:eICIC
eICIC的原理
ICIC的原理是通过频率划分的方式,将相邻小区交叠的部分分成不同的频段,从而降低小区间的干扰,这种方式在异构网中显然已经不再适用。eICIC又加入了对时间维度的重新定义,使得不同小区的信号时域上针对某些用户是正交的。而且,相比ICIC技术,eICIC也不再只是针对业务信道,它也能降低不同小区控制信道间的干扰。也就是说,ICIC是通过频域和功率控制的方式对业务信道的小区间干扰进行协调,而eICIC是通过时域和频域以及功率控制的方式,对业务和控制信道的小区间干扰进行协调。
关键技术
2.1 ABS技术
ABS(Almost Blank Subframe,几乎空白子帧)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控制信道的干扰:如果干扰源小区的PDCCH信道在每个子帧都传送,干扰源小区的PDCCH会严重干扰被干扰小区UE的PDCCH,从而使得被干扰小区UE掉话。通过配置ABS子帧的方式,干扰源小区在这些ABS子帧的某些物理信道上降低功率发射或者不发射,可以避免对被干扰小区UE的PDCCH以及PDSCH的干扰。被干扰小区UE只在干扰源小区配置ABS的子帧上解码PDCCH和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有效地规避干扰。
为了满足后向兼容性,宏基站仍旧会传送一些必要的控制信道信息和系统信息,比如CRS信号和广播信道PSS/SSS/PBCH/SIB1/Paging/PRS等,这些残留信号仍然会对被干扰小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小区覆盖扩展偏置配置
小区覆盖扩展(Cell Range Expansion,CRE)指的是终端在选择接入宏基站和微基站时,系统为扩大微基站的覆盖範围,给终端接入宏基站设定一个偏移门限(Bias),仅当宏基站的信号强度比微基站的信号强度高出预设的Bias时,终端才接入宏基站。CRE的目的是儘量使微基站吸收更多的用户,起到更大的小站分流效果。系统需要设定合适的Bias大小,并且结合ABS技术消除干扰,获得最大的CRE增益,使得整网的覆盖和流量性能更好。
eICIC的局限性
Rel-10版本的ABS技术能解决一部分控制信道的干扰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控制信道干扰问题,特别是对于TDD系统而言,由于某些控制信息,如SIB1、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分布在某些固定的下行子帧中传输,而这些控制信道并不在同一下行子帧中传输,因此ABS子帧如果仅占用宏基站某一子帧,无法彻底规避所有控制信道的宏基站对微基站的干扰。此外,ABS子帧上仍然需要传送CRS,仍然对于微基站下行信道存在干扰。可以考虑引入Rel-11的FeICIC,依靠终端对于控制信道的干扰抑制能力解决控制信道干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