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Criterion Games

2021-01-27 06:04:28 百科
Criterion Games

Criterion Games

Criterion Games于1993年创立于英格兰南部的Guildford,创始人为David Lau-Kee和Adam Billyard。2004年EA公司收购了Criterion Games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Criterion Games
  • 总部地点:英国-吉尔福德
  • 成立时间:1993年
  • 经营範围:赛车游戏开发
  • 所属公司:美国艺电公司
  • 代表作:极品飞车14:热力追蹤
  • 代表作:火爆狂飙系列
  • 代表作:极品飞车17:最高通缉

发展简史

早在1993年,Criterion Software Ltd成立,而它的创始人为David Lau-Kee和Adam Billyard。当时Criterion Software只是一个欧洲佳能公司下属的一个公司,负责把3D图像的材质製作推向商业化。而同时成立的Criterion Games则专注于开发RenderWare游戏引擎,包括画面,AI,音效,以及物理效果。RenderWare后来也被套用于其他很多游戏,包括Rockstar公司的侠盗猎车手3、侠盗猎车手之罪恶都市和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以及Criterion自家的火爆狂飙(Burnout)系列。
2004年,游戏软体业巨鳄美国艺电公司(简称EA)公司宣布收购Criterion Games和Criterion Software,传言其收购金额高达四千万美元,包括Criterion公司实际的总值以及债务的总和。这也是Criterion在Black发售以后所做出的决定,因为Black这款游戏开发费用巨大而销售量不佳,公司赤字到差点爆掉,半死不活,这也让EA当时这个举动被很多人表示非常不解。
在Criterion被EA收购以后,Criterion和EA共同宣布RenderWare引擎依然可以被第三方软体商使用,而不是一款独家引擎而已。但是很多竞争对手认为使用对手的技术是个很冒险的行为,所以儘管这个引擎效果非常诱人,还是极少有第三方购买。导致这个引擎近年来在EA内部工作室里面使用的越来越多。
2006年的夏天,由于经营不善的缘故,Criterion关闭了他们在Derby的工作室,这也炒了所有该工作组程式设计师的鱿鱼。但是在2007年3月,EA把他们在英国的游戏总开发製作室和Criterion合併,并且搬迁到现在的Guildford,这也让製作组的人数达到了500人之多。。。
Criterion Games最近开发的一款游戏是即将在2014年上市的极品飞车:宿敌(EA中国官方名为极品飞车:生存竞速)。

游戏作品

1996 Scorched Planet(焦土星球) PC
1997 Sub Culture(潜艇小英雄) PC
1998 Redline Racer(红线飈车) PC
1999 Suzuki Alstare Extreme Racing(铃木越野摩托赛车) DC
2000 Deep Fighter(深海战将) DC/PC
2001 Burnout(火爆狂飙) NGC/XBOX/PS2
2002 Airblade PS2
2002 Burnout 2: Point of Impact(火爆狂飙2:撞击点) PS2/XBOX/NGC
极品飞车:热力追蹤极品飞车:热力追蹤
2004 Burnout 3: Takedown(火爆狂飙3:横冲直撞) PS2/XBOX
2005 Burnout Revenge(火爆狂飙:复仇)PS2/XBOX/XBOX360
2006 Black PS2/XBOX
2008 Burnout Paradise(火爆狂飙:天堂) PS3/X360/PC
2010 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极品飞车:热力追蹤) PS3/X360/PC
2012 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 2 (极品飞车:最高通缉) PS3/X360/PC(iOS、安卓及PSV版本为Fire Monkey开发)
2014 Need for Speed Rivals(极品飞车:宿敌)PS3/PS4/XBOX360/XBOX ONE/PC(与Ghost Games联合开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