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晋荣,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方面的专家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崔晋荣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医生
-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
- 主要成就:北京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专业论文数十篇 - 代表作品:《EB病毒和IL-10与恶性血液病关係研究》和《倍心怡对心电图功能性ST-T改变的作用》
- 学历学位:本科学士
-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简介
1982年1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大学本科文化,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医院管

理培训班,2001-2003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医院院长EMBA研修班课程。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
工作简历
崔晋荣1974年7月太原市成成中学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插队知识青年、赤脚医生和工人职业。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1977年考入东南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1990年任门诊部主任。1992年任副院长,2000年任院长(兼职党委副书记)至今。
履职期间情况
崔晋荣同志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和心内科诊疗工作,精通心血管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并通晓与心血管内科专业相关的知识,熟练掌握心血管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的同时,先后在第四军医大附属医院心内科和北京阜外医院高血压病科等国家级医院进修深造,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解决本专业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并多次承担院内外本专业有关的疑难病例会诊和重大抢救工作,做出了正确有效的处理。临床工作中对专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得到同仁和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讚扬,是太原市医学会本专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该同志在圆满完成诊疗工作的同时,还具备优秀的带教能力。能全面指导心血管内科专业人员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曾在院内外多次承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肺、脑复甦、心血管疾病诊疗新进展和社区卫生保健等系列讲座,是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进入大学附属医院后,注重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继续提高,带头参加培训,系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师德规範及教育规章等课程,通过计算机及实作等考试,率先取得了国家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自2000年6月担任院长以来,团结全院职工拼搏奉献,在改革中求发展,使医院各项工作稳中求进,医院的发展规模、设备环境、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医院处于面临来自多方面挑战的历史转型时期,崔晋荣同志团结和带领领导班子集体和广大的干部职工,积极争取原铁路企业的支持,建筑面积17400平方米的新住院大楼2001年正式立项并破土动工,在新住院大楼在建和住院病区紧缩的艰苦时期,同时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斗争,实现了“不漏诊误诊一例SARS病人、不发生一例院内交叉感染、不发生一名医务人员感染”的总体目标,为此医院获得路局抗击SARS标桿单位、铁道部抗击SARS先进党组织,崔院长本人获得北京铁路局抗击非典标兵的荣誉称号。在2003年抗击SARS进入常态管理后,相继迎来了铁路职工和家属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院移交转型等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前,作为行政第一管理者认真分析并準确把握局势的变化和方向,科学决策医院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使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医院逐渐步入了省级大型综合性中西医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轨道。
在医院基础建设方面: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原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具备省内一流休养环境的新住院大楼2004年顺利投入使用,并配套逐步完成了新门诊大厅的改扩建、后勤供应楼和连线廊的新建工程,彻底改善了医院的病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期间省内先进的血管造影机、ECT、核磁共振仪、直线加速器、数字胃肠机、彩色都卜勒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投入临床使用,逐步打造了省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硬体平台,并自筹资金逐步完成了医院常规医疗设施设备的更新添置,为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安全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医院净资产达到1.8亿元,是上任初期的五倍多。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方面:积极倡导严谨细緻和科学务实的医院氛围,全面加快学习型医院的发展步伐。先后出台和实施了医院课题攻关和新工作新技术项目负责管理办法、医疗技术骨干人才培养机制等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紧密围绕山西省卫生系统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以迎接等级医院评审为载体,不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和基础管理,医疗安全形势不断好转,医疗技术水平科学发展,学科建设不断进步。先后有两个学科专业命名为太原市重点专科、两个中西医结合专业命名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专科,省级科研课题立项数目逐年增长,2006年度发表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的专业论文达到130篇(其中:国家级34篇,省级96篇)。
医院的转型移交和平稳过渡工作: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2003年铁道部提出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铁路企业教育、卫生机构移交地方工作的改革目标。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何保持医院原有优势,获取新的发展契机,确保医院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领导班子面前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崔晋荣院长的带领下,医院领导对医院的自身条件进行了细緻的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充分关注和收集全路医院移交转型的多渠道的信息和经验,其次是在全院职工中进行医院现状的科学分析,就医院如何发展和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和细緻宣讲,展开医院如何生存发展的专题大讨论。最后带领医院领导班子通过前期充分、细緻的準备和酝酿,提出了在保持和发展现有西医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医疗的特色优势,能够儘快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品牌特色,真正成为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的龙头,既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又能填补我省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空白。在山西省卫生厅、山西中医学院、原太原铁路分局的共同努力下,由山西省政府统筹协调,于2005年元月与铁路分离,移交山西省卫生厅成为山西中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并于同年10月正式更名挂牌,成为“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的核心任务是中西医结合的业务发展,崔晋荣院长在科学调研和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较强的西医加上较强的中医相结合来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西医做精做强,中西医结合要突出特色,坚持以疾病为突破点,以疗效为重点,选择优势病种创新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思路。成立了院级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所一个,分设五个临床研究室,四个临床实验室,并分布实施了研究机构的规範化建设,侧重于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的研究,不断适应医疗、教学、科研的服务功能。医院完善了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管理办法,在原有重点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西医结合风湿内科、中西医结合肾脏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等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行动带来效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中西医结合风湿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科,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专病治疗特色品牌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医院正在努力打造肾病、肿瘤和血液病、肝病和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脑血管疾病、脊柱疼痛性疾病等八大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项目在全省的优势地位,体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的发展战略。
社会兼职
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症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太原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厂矿医学>编委。
学术成果
近年来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专业论文数十篇。科研成果《EB病毒和IL-10与恶性血液病关係研究》和《倍心怡对心电图功能性ST-T改变的作用》均获得了铁道部北京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完成了《双内关电脉冲刺激实验诊断功能性ST-T改变》、《血管动脉平滑肌细胞膜表面雄性激素受体与高血压发病关係》等科研课题。正在进行的省级科研课题有:《複方蒌薤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的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Survicin基因的表达分析及亚砷酸对该基因的影响》(项目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