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

2021-01-30 07:36:22 百科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第4版)》已经进行过多次修订。这次是在前几次修订的基础上又作了更进一步的修订,更新了部分内容,增加了部分插图,更换了部分插图,对原有插图大部分也作了进一步处理,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实用,插图更加準确、示意性更好。《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第4版)》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新颖,编写时参考了国外近年出版的二十余种英文原版生理学教材,对一些生理正常值也是反覆比较多种教材后确定的;精选内容,取各教材之所长,说理简明,解释清楚,内容深入浅出,叙述循序渐进,文句通顺易懂;插图多,不少插图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插图形象、示意性好;内容紧密联繫临床和生活实际;举例和比喻多,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内容主要从专科生的实用出发,也考虑到他们“考研”、“专升本”及参加工作后再提高的需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
  •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页数:292页
  • 开本:16
  • 定价:32.00
  • 作者:孙庆伟 吴建新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5903868, 9787565903861
  • 品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生理学(第4版)》主要供三年制医学高等专科(包括成人教育)各专业使用,也可供四、五年制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如麻醉、检验、口腔、药学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和护理专业等)使用,如果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取捨,也适于医学高职有关专业使用,还可作为临床医生业务提高、“考研”及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複习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医学的关係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係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二、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刺激、反应及兴奋性
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及其产生机制
第三节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功能
一、化学性传递机制
二、相邻细胞之间的电联繫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二、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四、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五、骨骼肌纤维的类型
六、平滑肌的收缩机制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血浆
一、血浆的化学成分
二、血浆的理化特性
第三节血细胞
一、红细胞
二、白细胞
三、血小板
第四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二、纤维蛋白溶解
第五节血量、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
二、失血与输血
三、血型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的功能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二、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三、心音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五、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
六、心脏泵血功能的贮备
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体表心电图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
七、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四、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第五节器官循环
一、冠状动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第五章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结构基础
二、肺通气的原理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动力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的运输
二、CO2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的神经反射性调节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第六章消化与吸收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四、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胃肠激素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
二、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
第五节大肠的功能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第六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二、吸收的途径与机制
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移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四、基础代谢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
第一节概述
一、排泄和排泄途径
二、肾的功能
三、肾的结构特点
四、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第三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原理——逆流学说
二、影响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因素
第四节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一、肾神经的调节作用
二、抗利尿激素
三、醛固酮
四、心房钠尿肽
第五节肾排泄功能的评价——血浆清除率
一、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法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
第六节尿的排放
一、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二、排尿反射
第九章特殊感觉器官
第一节概述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视觉器官
一、眼的折光功能及其调节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
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十二章生殖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