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分为9章,共44节。本教材的编写主要体现了人体的基本构成与功能和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两个大的方面。人体的基本构成与功能是以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为核心,同时包括了组织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有关内容;同时包括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卫生策略、计画生育、心理卫生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有关内容,力求简明扼要,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基本介绍
- 书名: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
- 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页数:313页
- 开本:16
- 定价:35.00
- 作者:景学安
- 出版日期:2005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10677332
- 品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基础医学概论》是为了适应对高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知识教育而编写的。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二、人体的内环境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二、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控制系统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细胞
一、细胞的结构
二、细胞周期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 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骨与骨连结概论
三、肌学概论
四、运动卫生与健康
第四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五、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第五节 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肺通气
三、呼吸气体的交换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消化
三、吸收
四、消化系统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尿的生成与排放
三、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四、尿液及排尿反射
第八节 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二、女性生殖系统
三、遗传与变异
第九节 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二、血液循环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四、淋巴系统
第十节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二、血浆
三、血细胞
四、血量和血型
第十一节 内分泌
一、内分泌器官
二、激素及其分类
第十二节 视听器官
一、感觉器官概述
二、视觉器官
三、位听器
第三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二、食物的能量转化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三节 发热
一、发热的原因与分类
二、发热的机制
三、发热的经过
四、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第四章 病原生物学概论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
一、病原微生物
二、人体寄生虫
第二节 细菌的生物学特徵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二、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三、细菌的理化性状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与新陈代谢
五、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及实际意义
第三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徵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三、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人体寄生虫学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概述
二、医学蠕虫
三、医学原虫
四、医学昆虫
第五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
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三、免疫系统与免疫
四、免疫应答
第六节 消毒与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与标準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三、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健康教育的原则和任务
五、影响健康的因素
六,健康检查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
二、健康促进的作用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徵
四、健康促进的领域与基本内容
五、健康促进的策略方法
六、促进健康相关行为
七、人生三阶段的健康促进
第六章 预防保健
第一节 社会卫生策略
一、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二、2010年中国卫生髮展的总目标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和任务
四、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与内容
第四节 人口控制与计画生育
一、世界人口发展过程和特点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和发展要求
三、中国的生育政策和发展趋势
四、计画生育与优生优育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
一、儿童保健
二、妇女保健
三、老年保健
……
第七章 疾病概论
第八章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章 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附 英汉基础医学概论辞彙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第二节 人体与环境
一、人体与外环境
二、人体的内环境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一、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二、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控制系统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细胞
一、细胞的结构
二、细胞周期
第二节 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 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骨与骨连结概论
三、肌学概论
四、运动卫生与健康
第四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三、周围神经系统
四、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五、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第五节 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
二、肺通气
三、呼吸气体的交换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五、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消化
三、吸收
四、消化系统活动的调节
第七节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尿的生成与排放
三、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四、尿液及排尿反射
第八节 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二、女性生殖系统
三、遗传与变异
第九节 脉管系统
一、心血管系统
二、血液循环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四、淋巴系统
第十节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二、血浆
三、血细胞
四、血量和血型
第十一节 内分泌
一、内分泌器官
二、激素及其分类
第十二节 视听器官
一、感觉器官概述
二、视觉器官
三、位听器
第三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二、食物的能量转化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三、体温调节
第三节 发热
一、发热的原因与分类
二、发热的机制
三、发热的经过
四、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第四章 病原生物学概论
第一节 病原生物学概述
一、病原微生物
二、人体寄生虫
第二节 细菌的生物学特徵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二、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
三、细菌的理化性状
四、细菌的生长繁殖与新陈代谢
五、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及实际意义
第三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徵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三、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人体寄生虫学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概述
二、医学蠕虫
三、医学原虫
四、医学昆虫
第五节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
二、感染的发生和发展
三、免疫系统与免疫
四、免疫应答
第六节 消毒与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健康教育
一、健康的概念与标準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三、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健康教育的原则和任务
五、影响健康的因素
六,健康检查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健康促进
一、健康促进的概念
二、健康促进的作用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徵
四、健康促进的领域与基本内容
五、健康促进的策略方法
六、促进健康相关行为
七、人生三阶段的健康促进
第六章 预防保健
第一节 社会卫生策略
一、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二、2010年中国卫生髮展的总目标与主要任务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
一、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二、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三、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和任务
四、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与内容
第四节 人口控制与计画生育
一、世界人口发展过程和特点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和发展要求
三、中国的生育政策和发展趋势
四、计画生育与优生优育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
一、儿童保健
二、妇女保健
三、老年保健
……
第七章 疾病概论
第八章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九章 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
附 英汉基础医学概论辞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