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系统是一国最重要的时空基準资源,其战略意义可以与核子弹“齐名”,对国家国防及经济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球卫星导航已经步入了一个多系统并存、多技术融合的发展新阶段。美国的GPS系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套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占到全球套用的90%以上。除了美国的GPS系统外,世界上投入正式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包括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斗卫星套用技术落户泰国
- 地位: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 特点: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
- 完成:2020年
系统介绍
作为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肩负着国家国防及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目前,已经进入区域组网阶段,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地区的区域导航服务能力,可以覆盖整箇中国,以及我国周边部分亚太地区。根据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系统,提供全球服务。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战略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可靠性,必将需要在全球建设更多的基站,确保提供服务的系统连续稳定。因此,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提升北斗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战略部署,有助于提升北斗在东协国家的推广套用。
战略步伐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援助的高端部分,只有採取自发与组织相结合的集群式地走出去,形成大团队,构筑大平台,才能保质保量的实现国家战略。并且,很多项目由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服务外包基地平台出面去组织,要比单个企业去谈更容易,可以减少走出去的成本。尤其是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产业链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平台出面组织可以把优势的力量整合到一起。
2013年3月29日,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国科技部三方签订《泰国地球空间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测系统合作协定书》,支持泰国充分利用中国地球空间信息领域先进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合作建设泰国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该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额3亿元人民币,将以地球空间灾害预测系统的卫星接收站和相应的配套系统为核心,建设中泰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园,主要包括北斗产业的硬体生产、智慧城市的套用等。
产业园
泰国规划建设地球空间领域产业园区,正是基于中国在遥感技术开发和套用方面的领先优势,泰方首选与中国合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东南亚国家的推广和套用意义重大,通过与泰国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实际上是把北斗技术引入到东南亚地区。在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服务亚太地区,免费提供定位、导航等试运行服务。到2020年左右,30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将覆盖全球。2012年,全世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全产业链规模在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去年仅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就已超1200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基于国产卫星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武汉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与研究中心由武汉市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武汉市政府服务外包领导机构)于2009年3月批准正式成立,中心是湖北省服务外包产业中唯一提供科研、谘询认证、政府决策、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公共服务专业机构。中心是科技部火炬中心战略成员单位,为回响国家商务部“走出去”战略,研究中心将武汉地区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整合积极整合,投资建设中国?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服务外包基地,推动武汉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总体纳入国家援外项目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