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东协北斗示範城”和“北斗科技城”,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的具体实践,根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北斗技术走出去对于中国北斗技术和北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斗科技城
- 地理位置:华中地区
- 着名景点:北斗科技城
- 类型:科技城
建设背景
为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促进北斗导航技术在国内和东协国家的套用,加快湖北省黄石市经济结构调整,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黄石港区人民政府本着平等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建设以泰国为主的东协地区合作的“北斗科技城”项目。

建设周期
北斗科技城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
建设目标
建成集北斗套用和服务产业体系、北斗产业孵化体系、科技体验和休闲观光体系、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和技术外包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中国唯一国家级的北斗科技城。旨在充分整合政府资源、民间产业资本、人才储备、产业链和配套链等资源和优势,推进北斗在通信、交通、航运、金融、电力、急救、公共安全、物流、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在东协及国内的套用,改善传统产业效率和质量,带动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生活品质和城市活力。
建设影响
预计项目建成后,北斗科技城可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套用基地,通过打造和共享1个国际级套用展示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以及2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检测服务平台。
相关媒体报导
百亿大项目 “北斗”耀黄石
东楚网,2014年1月10日
(东楚晚报)(记者 曾丽妮 孙成香 刘华玲 詹研 程晨 阮瑞祺 黄妍 石教炼/文 熊峤 何戈/摄)黄石港区招商引资项目,取得2014年“开门红”: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800亩的“北斗科技城”项目,9日上午与黄石“联姻”。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套用基地,这也是中国首个北斗国际化产业“样板间”。
当日上午,黄石市政府与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中国—东协北斗示範城”协定。《合作协定》表明:为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促进北斗导航技术在国内和东协国家的套用,加快湖北省黄石市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友好协商一致,就乙方在湖北黄石港工业园投资建设面向全球,特别是以泰国为主的东协地区合作的“北斗科技城”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定。
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黄石港区将建成集北斗套用和服务产业体系、北斗产业孵化体系、科技体验和休闲观光体系、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和技术外包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中国唯一国家级的“北斗科技城”。预计项目建成后,可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套用基地。通过打造和共享1个国际级套用展示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2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检测服务平台,吸纳北斗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200余家,实现科工贸总收入5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带动高端就业6000人以上。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
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北斗项目套用性非常强,是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黄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我市与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既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与东协友好合作的里程碑。相信项目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一定会更加有力地助推黄石转型跨越发展。
当日上午,黄石市政府与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中国—东协北斗示範城”协定。《合作协定》表明:为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促进北斗导航技术在国内和东协国家的套用,加快湖北省黄石市经济结构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经友好协商一致,就乙方在湖北黄石港工业园投资建设面向全球,特别是以泰国为主的东协地区合作的“北斗科技城”项目事宜,达成如下协定。
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黄石港区将建成集北斗套用和服务产业体系、北斗产业孵化体系、科技体验和休闲观光体系、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和技术外包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中国唯一国家级的“北斗科技城”。预计项目建成后,可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北斗产业套用基地。通过打造和共享1个国际级套用展示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认证中心、2个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检测服务平台,吸纳北斗产业链上下游科技企业200余家,实现科工贸总收入500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带动高端就业6000人以上。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
黄石市委书记周先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北斗项目套用性非常强,是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黄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我市与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既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与东协友好合作的里程碑。相信项目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一定会更加有力地助推黄石转型跨越发展。
北斗国际化产业“样板间”落户黄石
长江商报,2014年1月10日
长江商报讯息 为国内首个示範城,同期将在黄石筹建国家级北斗科技城产业园,总投资100亿
本报讯(记者 马秀佳 通讯员 阳柳)投资20亿元的中国首个北斗国际化产业“样板间”在鄂诞生。昨日上午,武汉光谷北斗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北斗”)与黄石市政府就投建“中国—东协北斗示範城”正式签约。该项目一期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完工。按照国际技术要求,该示範城将在黄石建设1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以及相应的位置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样板间”助推北斗套用“国际化”
同期,光谷北斗公司还规划,在黄石筹建一个国家级北斗科技城产业园。该园占地2800亩,总投资100亿元。核心项目包括,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全系列无人机研发基地、测量船生产研发试验基地、尾矿大坝检测预警系统等。
“通过北斗体系,黄石市区能实现城市通信、交通、物流、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套用。”光谷北斗公司总经理柳钧议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中最大北斗产业套用基地,可吸纳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实现总收入500亿元、利税20亿元,带动高端人才就业6000人以上。同时还能吸引东协等国际客户,带动高科技出口。
柳钧议介绍,2013年,公司承担国家北斗“走出去”战略任务,在泰国开建北斗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系统基站。继泰国之后,新加坡、印尼等东协国家也开始与公司接触,“样板间”建成后,这些国家会过来考察。
黄石老矿区若发生坍塌北斗可预警
该项目为何选择落户黄石?黄石市市长杨晓波说,“是彼此需要”。柳钧议称,“去年,我们在全省寻找大型的北斗产业示範套用项目,跟黄石市政府聊过之后,一拍即合。”黄石作为老矿区,很多地方地下被采空,遇到暴雨等天气容易发生坍塌、滑坡等灾害。北斗系统在黄石全覆盖后,可以通过在老矿区设定功能强大的监测、感应设备。如果地下发生岩层位移,感应设备会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过卫星传给城市相关部门,可以提前预警及时处置。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宋少先说,“卫星导航技术在矿产领域套用已十分普遍。”北斗套用还可以延伸至矿业配套的物流系统和导航系统。如通过在车上装设北斗导航和感应设备,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卫星随时监控车流行车线路、车速。如果车上货物突然减少,车上重量感应仪会报警,车载摄像头等会及时开启并将信号通过卫星传给后台,后台就能知道是车辆被盗或是发生意外。
中泰投资百亿元共建北斗科技城
2015年恰逢中泰建交40周年。日前在武汉举行的“武汉泰国周”开幕式上,武汉与泰国方面宣布将投资100亿元,在泰国合作共建面向东协、以泰国为主的“中国—东协北斗科技城”,建成后将成武汉最大海外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