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及分子物理分册第二版)》是2005年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子臣。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及分子物理分册第二版)
- ISBN:9787310015221
- 出版时间:2005年12月1日
出版信息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0015221
版次:2
商品编码:12065718
品牌:南开大学出版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大学基础物理推荐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及分子物理分册 第二版)》包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的预备知识(第1篇)、第2篇“力学部分”16个实验和第3篇“热学与分子物理部分”16个实验。
在第1篇的编写中特别注意了国际四大组织及我国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规定,并把它作为测量和数据处理的依据。在第2篇和第3篇的编写中则注意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几乎每个实验都设定了考查题、思考题及参考题,以便读者预习、複习及提高。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及分子物理分册 第二版)》可供综合大学甲、乙类物理本科各专业作为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等师範院校及工科院校的有关课程作为教学参考,还可作为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参考之用。
在第1篇的编写中特别注意了国际四大组织及我国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规定,并把它作为测量和数据处理的依据。在第2篇和第3篇的编写中则注意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几乎每个实验都设定了考查题、思考题及参考题,以便读者预习、複习及提高。
《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力学、热学及分子物理分册 第二版)》可供综合大学甲、乙类物理本科各专业作为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等师範院校及工科院校的有关课程作为教学参考,还可作为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参考之用。
目录
第1篇 绪论(预备知识)
1 物理实验的意义、目的和基本要求
2 测量的基本概念及读数规则
3 测量不确定度
4 均匀分布理论、直接测量中B类标準不确定度的估计
5 合成标準不确定度、间接测量标準不确定度的估计
6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7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
练习题
小结
第2篇 力学部分
实验1 长度测量
实验2 密度的测量
实验3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4 用自由落体仪测定重力加速度
附录1 数字毫秒计
实验5 速度和加速度的测定
附录2 气垫导轨简介
实验6 碰撞
实验7 考察机械能守恆定律
实验8 杨氏模量的测定
(Ⅰ)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静态法)
(Ⅱ)用弯曲共振法测定金属桿的杨氏模量(动态法)
实验9 弦振动
实验10 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
实验11 声速的测量
(Ⅰ)用共鸣管测定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Ⅱ)用声速测量仪测定超音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12 用气垫转盘验证刚体转动定律
附录3 气垫转盘简介
实验13 用气垫转盘验证平行轴定理
实验14 用气垫转盘验证角动量守恆定律
实验15 扭摆
实验16 在引力和斥力场中运动物体的能量转换和受力情况
第3篇 热学与分子物理部分
实验17 用定容空气温度计校準液体温度计
附录4 国际实用温标
实验18 用混合量热法测定冻的熔解热
实验19 用电功量热法测定水的比热容
实验20 用混合量热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
实验21 用混合量热法测定绝缘体的比热容
实验22 导热係数的测定
(Ⅰ)用稳态法测定良导体的导热係数
(Ⅱ)用闪光法测定不良导体的热导率
(Ⅲ)用动态法测定良导体的热导率
实验23 固体线膨胀係数的测定
(Ⅰ)用立式线胀仪测定金属的线膨胀係数
(Ⅱ)用干涉法测定几种物质的线膨胀係数
实验24 用焦利氏秤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係数
实验25 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係数
实验26 液体的黏滞係数的测定
(Ⅰ)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黏滞係数
(Ⅱ)用旋转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附录5 倾斜圆管的泊肃叶公式及压力差的计算
实验27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滞係数
实验28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实验29 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实验30 布朗运动的观测
实验31 有机物凝固温度的测定
实验32 盐类结晶过程的观察
附表
附表1 水在不同压强下的沸腾温度
附表2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
附表3 一些物质的定压比热容
附表4 一些物质的密度
附表5 一些物质的导热係数
附表6 一些物质的线膨胀係数
附表7 几种液体的体膨胀係数
附表8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
附表9 醇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