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2021-06-15 18:50:49 百科
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内容简介:在诉讼实践领域,随着科学证据的出现以及大量高科技手段在司法鉴定领域的广泛採用,传统的事实认定方法即以人证为中心的证明方法正在向以“物证”或“科学证据”为主的证明方法转变。达马斯卡关于证据法的未来是“事实认定科学化的问题”的论述,以及何家弘教授关于“科学证据”时代已经来临的论断,喻示了一种可能性,即证据制度的不断完善与科技手段的运用相结合,或者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相结合,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

基本介绍

  • 书名: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 作者:张南宁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2050414
  • 外文名:Research on Basic Issues of Scientific Evidence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326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科学证据基本问题研究》编辑推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对证据法学的“入侵”以及机率论、经济分析、女权主义运动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採用,传统的证据法教义性研究受到挑战,证据法学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趋势。

图书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章证据科学语境中的科学证据
第一节科学证据的证据科学语境
一、英美证据理论的沿革及趋势
二、我国证据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三、证据科学的科学基础
四、证据科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第二节源自证据法与法庭科学的科学证据
一、从科学真相到法律真相
二、科学证据的历史考察
三、科学证据概念的界定
四、科学证据的证据属性
第二章科学证据认知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科学证据认知的认识论渊源
一、证据主义认识论
二、自然化认识论与社会认识论
三、科学认识论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群体认识论
五、法律中的认识论与证据理论中的认识论
六、证词认识论
第二节科学证据认知主体的能力与层次结构
一、科学与法律:两种认知模式
二、事实认定者的认知能力
三、认知遵从模型与科学证据认知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科学证据的认知:内在方面
一、科学有效性
二、科学证据的可靠性
第四节科学证据的认知:外在方面
一、专家证人的可信性
二、对科学证据的信念与更新
三、对科学证据信念的确证
第三章基于科学证据的证明逻辑
第一节诉讼驱动的科学证明
一、科学证明及其方法
二、法律中的科学证明与诉讼驱动科学
第二节科学证据的证明逻辑
一、科学鉴定的溯因逻辑
二、科学证据证明的似真逻辑
三、事实认定的经验逻辑
第三节科学证据证明的评价
一、科学证据证明力的评价
二、科学证据证明的逻辑有效性
第四章科学证据运用中的价值与伦理
第一节科学证据的价值取向
一、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二、科学证据的价值理念
第二节科学证据伦理的理论渊源
一、科学与伦理
二、对抗式伦理与证据伦理
第三节科学证据运用中的伦理规範
一、科学证据的伦理结构
二、法庭科学鉴定中的专家伦理
三、科学证据的证明伦理
四、科学证据的认证伦理
第五章科学证据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专家证人与科学实验室规範
一、科学家作为专家证人
二、科学实验室规範
三、专家意见
第二节科学证据运用的程式规制
一、科学鉴定的启动
二、科学证据的审前开示
三、鉴定人出庭与对科学证据的质证
第三节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一、科学证据可采性标準的历史考察
二、科学证据可采性的属性
三、科学证据可采性的内部标準
四、科学证据可采性的外部标準
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