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达圆尾鸌(学名:Pterodroma cahow)在中国又称百慕达海燕,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7种被宣布为灭绝但并未灭绝的动物
- 拉丁学名:Pterodroma cahow
- 别称:百慕达海燕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鸟纲
- 亚目:鸌形目
- 科:鸌科
- 属:圆尾鸌属
- 分布区域:百慕达,澳洲,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欧洲,南美
1.百慕达圆尾鸌。
这是一种远渡重洋进行迁徙的鸟,它的窝只筑在百慕达群岛。据说,1615年的那场饑荒使得最后一只圆尾鸌死于非命。当时英国殖民者在野外点篝火煮食时,成千只圆尾鸌扑入火中。可是1951年1月8日,百慕达保护区官员大卫。温吉特又重新发现了这种鸟。在他的保护下,18只倖存的鸟开始繁殖,如今其数量已逾一百。
2.澳洲宽足袋鼩
袋鼩是一种有袋类的老鼠,于1884年被列为已灭绝的生物。可是1967年一位澳大利亚博物学家在设陷阱捕捉袋熊时,发现落网的竟是一对袋鼩。雌袋鼩不久就产下一窝8只小袋鼩,现在他们在"俘虏营"里繁殖。
3.矮狐猴
最后一只矮狐猴在1875年死去,之后人们再也没有见过它们的行蹤,所以把它们也归入灭绝动物行列。可是到了1966年,这种栖居树上的矮小有袋类动物重新露面了,他们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的马那那拉。
4.山地矮袋熊。
人们以为这种小小的有袋类动物已经灭绝了20000年,可是1966年坎内斯。肖特曼博士却在南澳大利亚霍顿山滑雪旅馆的厨房里抓到一只矮袋熊。1970年又发现了3只这类小动物。
5-6.欧洲野马和欧洲野牛
欧洲野马是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动物,很久以前就灭绝了,可是柏林和慕尼黑动物园管理员鲁茨和海因茨。赫克兄弟,又重新培育出了这种野马。他们通过草原野马和科尼克马的选择性杂交,培育出一种野马,它们在外形上与我们所知的欧洲野马完全相同。通过同样的方法,他们还培育出被认为于1628年灭绝的欧洲野牛。
7.白冀冠雉
这种南美冠雉食花为生,据说它们在一个世纪前就灭绝了。但是1977年9月有人见到了它们的蹤影。一位美国鸟类学家和他的秘鲁同事在秘鲁偏僻的西北部见到4只这种山鸡大小的白翼冠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