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油量是指飞机飞行时装载的油量多少。客机的载油量的与客机载客的多少和航程远近的多少有关。飞机的燃油重量往往是航空公司精心计算得出,既要保证航班飞行安全,又要提高飞行的经济性。
载油量的载油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载油量
- 外文名:Oil loading capacity
- 重要性: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指标
几种载油量
最大载油量:保证飞机安全飞行时,飞机所能装载的的最大油量。也就是备用燃油重量不得超过一定数量限额。
最低载油量: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只具备最低油量时,应当向空中交通管制员报告并採取应急措施。这个特定燃油油量最低值是指,飞机在飞抵着陆机场后,能以等待空速在机场上空飞行30分钟的油量。
起飞油量:飞机的起飞油量是指飞机执行航班任务时携带的全部燃油量。
飞机油箱的分类
飞机油箱是飞机燃油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飞机上放置油箱的位置比较灵活,比如可以放置于机翼内部、机身中部以及悬挂于机翼两端。油箱的放置位置不同,其结构也有很大区别。
金属结构的油箱
如图所示,该类油箱一般放置于机翼结构内或水平尾翼结构及左右两翼间的扭力箱(Torque box)结构内。在金属板的接缝处用密封胶封闭后,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以装载燃油,另外每个油箱的机翼侧面的肋板上均有开孔(减轻重量并使燃油流通),在机翼肋板的底部有单向阀门使燃油能由外侧高处流向内侧低处。
机翼结构油箱

可拆卸式的橡皮油箱
橡皮油箱一般装置在机身中段,以气泡式橡胶製成,一般通过各绑栓点固定于机身结构各点上,以维持形状。本文在研究油箱感测器敷设方法时候,忽略了此类油箱外形变化时对感测器返回值的影响。
延程辅助油箱
此类油箱通常以金属製成气动力流线外型,用完后可抛弃,常用于战斗机上,或者使用于某些小飞机以延长航程、避免翼尖气流上卷或者减少翼尖部分的振动等。
油量测量方法
载油量的传统测量方法主要有:浮筒式、油尺式、电容式、超音波式及流量式油量计等。
浮筒式探针
如图所示,这种测量方法由浮筒的开关测得油箱内剩余燃油的存量。

油尺
大型飞机一般都使用油尺来进行载油量的测量。如图1.4所示,在燃油箱底部设有油尺,在油尺的顶端有一浮筒及磁铁以测量油麵高度,根据油麵高度计算出所剩燃油的体积,再乘上密度即可以得到剩余油量的重量。
飞机油箱的油尺

同心电容式感测器
国内多採用同心电容式油量感测器,通过电容值的变化感知油麵的高度来测量油量。
同心电容感测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圆筒1和圆柱2构成电容两极,将感测器(部分)浸入油液中。这样两极板之间的电介质由两部分组成:空气介质和液体介质,由此而形成了电容式液位感测器—电容器电容C随着液体介质的液面的变化而变化。就感测器本身来说,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而且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电容感测器的结构

总电容C由液体介质部分电容
和空气介质部分电容
两部分组成:










由此可知,电容器电容C的大小与电容器浸入液体的深度x成正比。
超音波式液位计
超音波式液位计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液位高度的方法,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发射感测器发出超音波脉冲,在媒质种传播到液面上,经反射以后在通过媒质返回到接收感测器,测出超音波从发射到接受到所需的时间,根据媒质中的声速,就能够得出从感测器到液面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液面。
燃油测量系统
早期的飞机採用耗量表感测器技术,用耗量表指示整机剩余油量,利用浮子式油量感测器、油量信号器发出应急剩油油量信号;在美英等国家,二代飞机上广泛採用模拟式油量测量系统,在各个油箱内安装电容式油量感测器和油量感测信号器;结合以上两代机的测量方法,三代飞机广泛採用油量和耗量相结合的测量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八十年代初期,英美等国在飞机燃油测量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式燃油测量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燃油测量计算机,主要实现数字式燃油测量和输油控制,另外还有自检测等功能。数字式燃油测量系统在波音757、767飞机上率先得到套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八十年代初期,英美等国在飞机燃油测量技术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式燃油测量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燃油测量计算机,主要实现数字式燃油测量和输油控制,另外还有自检测等功能。数字式燃油测量系统在波音757、767飞机上率先得到套用。
在我国,燃油测量系统大多数採用模拟式系统即採用电容式特性的油量感测器实现油量的实时测量。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将其套用到油量测量系统当中,在我国也逐步出现了以燃油测量计算机为核心,以各种新型感测器为基础,以实现油量测量、输油控制等功能的燃油油量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