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

2020-12-12 15:37:56 百科
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

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

《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以油藏地质模型及仿真模型为主线,系统阐述了油藏静动态地质模型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体现油藏综合研究以及油藏物理模拟、数学模拟、仿真模拟相结合,动静态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油藏地质模型研究特点,同时体现套用油藏仿真模型预测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油藏表征最新进展。介绍了油气储层表征新技术、隔夹层识别及预测、油藏低级序构造识别及构造模式、储层流动单元定量划分和分布规律、複杂油藏静动态地质模型、巨观和微观仿真模型及剩余油分布仿真模型等内容。《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可供油田开发地质及油藏工程领域的科研及生产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石油地质以及油藏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
  •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页数:250页
  • 开本:16
  • 品牌: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作者:林承焰 李江南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2169398

内容简介

《油藏仿真模型与剩余油预测》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油气储层表征新技术
一、概述
二、储层原型模型的建立
三、油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四、油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五、油气储层构型分析
六、油气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七、油气储层随机建模

第二章 储层隔夹层模型
一、夹层识别及划分标準
二、隔夹层成因类型和分布
三、隔夹层分布预测
四、夹层模型

第三章 油藏低级序构造模型
一、油藏低级序构造研究方法
二、油藏低级序构造形成机制
三、低级序断层模型的建立
四、低级序构造模型实例

第四章 储层流动单元模型
一、储层流动单元概念
二、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方法
三、储层流动单元的定量划分方法
四、流动单元约束下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五、流动单元三维地质模型

第五章 储层粘土矿物微观表征
一、储层粘土矿物类型及组合
二、储层粘土矿物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
三、储层粘土矿物分布规律
四、储层粘土矿物与油气

第六章 油藏岩石-流体相互作用模型
一、油藏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二、油藏流场形成环境和控制因素
三、油藏岩石-流体相互作用模型

第七章 複杂油藏地质模型
一、油藏地质建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二、特高含水河道砂油藏地质模型
三、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地质模型
四、碳酸盐岩油藏地质模型

第八章 油藏动态模型
一、油藏动态建模的原理和方法
二、油藏动态演化规律
三、油藏储层参数动态演化模型
四、油藏微观动态模型

第九章 複杂油藏仿真模型
一、複杂油藏仿真模型概述
二、仿真模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複杂油藏仿真模型技术
四、油藏巨观仿真模型
五、油藏微观仿真模型

第十章 剩余油分布仿真模型
一、剩余油研究方法概述
二、剩余油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
三、剩余油分布规律
四、剩余油分布仿真模型
五、剩余油微观驱替仿真模型
参考文献
图版

序言

油藏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的核心,也是在油藏描述中最常用的辞彙。它能够定量地表征油藏各种属性特徵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情况,是油藏描述的主要成果,也是油藏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国内外油田开发实践以及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储层结构以及储层参数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油藏地质模型发生了动态演化。那幺,能否在油藏开发的不同阶段,即在不同的开发时间域内建立与之相符的地下油藏动态模型,实现多学科综合一体化、四维定量化及可视化的地质动态建模,阐明油藏属性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徵以及在开发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和变化机理,揭示不同时期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规律,这是针对各种複杂油藏进行剩余油挖潜,进一步提高油气採收率的关键问题。
油藏自投入开发之后,特别是经历长期注水开发后,油藏原始动态平衡被破坏,储集体中的储层参数及流体分布发生了複杂的动态演化。因此,寻找剩余油,提高油气採收率,必须研究、描述和表征地下油藏的静态地质模型,还要研究和揭示长期注水开发中储层参数演化规律和变化机理,建立油藏多参数动态演化地质模型。然而,由于地下複杂油藏的、不确定性、资料信息的不完备性、剩余油形成分布的複杂性和认识程度的局限性等,使得四维动态模型成为当今油藏描述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油田地质工作者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