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市区

2019-06-15 08:39:12 百科
北市区

北市区

北市区,河北省保定市原市辖区,位于保定市城区东北部,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区境。总面积82.33平方公里。区政府西南距河北省石家庄市125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140公里,东偏北距天津市145公里。区政府驻七一中路789号。

北市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区域,是保定市东扩北移,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区域。北市区也是保定市商业、科技、教育、科研聚集区,高等院校众多,各级各类科研院所近50家。辖区内拥有多处名胜古蹟,包括着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遗址等。

2015年5月,被撤销合併为莲池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市区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河北省保定市
  • 下辖地区:辖5个街道、3个乡
  • 政府驻地:七一中路789号
  • 电话区号:0312
  • 邮政区码:071000
  • 地理位置:保定市东北部
  • 面积:82.33平方公里
  • 人口:32.17万(2012年)
  • 方言:保定话
  • 气候条件: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直隶审判厅、陆军军官学校、城隍庙、植物园、东风公园
  • 火车站:保定站、保定东站
  • 车牌代码:冀F
  • 拼音:Beishi Qu
  • 行政区划代码:130603

建制沿革

北市区建于1953年。
1959年,北市区被撤销,与南市区合併为路东区,并与1960年再次于路西区合併为市区。1961年市区被划分为新市区、永华区、裕华区、新华区四个区。1962年,永华区和裕华区北半部再次合併为北市区。
1987年底,韩庄、东金庄两个乡共18个行政村划归北市区管辖,由此,北市区的辖区增加到5个街道、2个乡:和平里街道、五四路街道、中华路街道、西关街道、建华路街道、韩庄乡、东金庄乡。
北市区北市区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北市区辖5街道3乡,共57个村、80个居委会。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同意撤销保定市北市区和南市区,设立莲池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市区位于保定市城区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8°50′—38°56′,东经115°28′—115°34′。总面积82.3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98平方公里,乡村面积63.35平方公里。
北与徐水县毗邻,南与南市区接壤,东与清苑县相接,西与新市区相连。东北距首都北京140公里,东偏北距天津市145公里。区政府驻七一中路789号。

地质地貌

北市区位于漕河沖积洪积平原上,区域内地表较为平坦,地势呈0.5/1000左右的自然坡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4-18米之间。区域内土质主要由粘质砂土和砂质土壤构成。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气候

北市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7℃。气温最低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3℃。无霜期213天,年日照25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69.6毫米。地面气流明显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风向以西南风和东北风最多,年平均静风频率17.4%。大风多集中在春季,尤以4月多风,夏季暴雨时伴有6—7级大风。

水文

北市区河流包括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分别于灵雨寺附近注入府河。

行政区划

2012年北市区行政区划一览表(5个街道、3个乡):
街道(乡)
面积
(k㎡)
人口
(万)
政府驻地
所辖村、社区
和平里街道
2.1
1.9
帅府胡同104号
法院街
双彩街
金昌东
青东巷
新华
城隍庙街
帅府胡同
帅府前街
东元宝胡同

五四路街道
5.8
11.04
韩庄街465号
王庄路社区
兰园社区
东星社区
天马社区
迎宾社区
西苑北社区
西苑南社区
假日花园社区
锦绣社区
新一代东社区
世纪华庭社区
丽景蓝湾社区
复兴苑社区
警盾家园社区

张庄村
城苑村
马家园村



东关街道
7.43
9.67
东风东路275号
营坊村
东关村
刘庄村
东方家园社区
河大社区
东部风景社区
大迪社区
合作路社区
卫生桥社区
三医院社区
东方苑社区
东进巷社区

梨园街社区
凤凰城社区
学苑社区
西关街道
2.49
3.4
百花东路1025号
学府胡同
小集胡同
金台驿街
花椒园街
西关大街
建华北路
金昌西
三兴
薛刘营
郭庄
中华路街道
1.49
3.35
东升街195号
琅瑚街
大纪家
王家楼
后平嘉
东升街
新北街
北关大街
双胜街
北关村

东金庄乡
15.3
1.82
东金庄
尚庄
小堤
梁庄
付村
马庄
东金庄
银定庄
兰辛庄
郭辛庄
张辛庄
王辛庄
前辛庄
后辛庄
何辛庄
米家堤
东后营
西康各庄



韩庄乡
21
2.4
韩庄街359-5号
韩庄
陈庄
王庄
谭庄
冯庄
徐庄
任庄
卢庄
东良
河北
店上
杨村
北高庄
大西良
田西良
王西良
徐河桥
河西营
留守坟
北八里庄
百楼乡
23.25
2.13
西百楼村
西百楼
东百楼
北张庄
南常保
太保营
路家寺
头台
后营
柴楼
蔡庄
杨指挥营
东大夫庄
西大夫庄


以上数据来源。

自然资源

北市区拥有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北市区地带性植被为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原生乔木物种主要有旱柳、杨树、榆树、臭椿、国槐等;草本植物有牡羊草、荆条、小针茅、苔草、芦苇、香蒲、黄背草、天南星等。
北市区的动物资源大致类同于保定地区。鸟类是常见的陆栖动物类群。主要有麻雀、柳莺、家燕、灰喜鹊、喜鹊、斑啄木鸟、野鸡等。
水利资源方面,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

人口民族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北市区总人口为2676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如下表:
2002年北市区各镇(乡)人口分布表
街道(乡)
和平里街道
五四路街道
西关街道
中华路街道
东关街道
韩庄乡
东金庄乡
百楼乡
人口(人)
32260
58324
33452
24285
52571
22800
22633
21332
2002年底,北市区人口24.27万。
2012年末,北市区总户数107503户,总人口321741人,比上年增加2063人。其中男性人口157609人,女性人口164132人,分别比2011年增加711人和1352人。全年出生人口4144人;死亡人口946人;全年净增人口3198人,自然增长率9.94‰。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交通运输

保定市北市区,对外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京广铁路从区内贯通,京广高铁在东边通过,交通便捷。京港澳高速公路与G107国道穿越境内,保定汽车总站、保定汽车南站和保定汽车北站坐落辖区。
2014年,北三环、北二环、复兴东路、恆祥北大街、长城北大街、东二环、东三环等形成了“六横四纵”的路格线局。
东西走向:1、北三环 2、北二环 3、复兴路 4、天鹅路 5、七一路 6、五四路 7、东风路 8、裕华路
南北走向:1、东三环 2、东二环 3、玉兰大街 4、红阳大街 5、红旗大街 6、长城大街 7、莲池大街 8、永华大街 9、恆祥大街

经济

综述

2011年,北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5亿元,同比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21%;建筑业总产值完成49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5亿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0915元,同比增长23%。
商业街商业街
2012年,北市区生产总值完成94.9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2亿元,同比增长2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2亿元,同比增长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7亿元,同比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940元,同比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608万美元。

农业

2011年,北市区乡村15592户,从业人员37031人,耕地面积4.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35元,同比增长25%。小麦总产量11944吨,玉米总产量14444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743亩,产量55374吨,产量同比增长8.7%,年产值达到7317万元。肉类总产1582吨,鲜奶产量33760吨,禽蛋产量1478吨,总产值16686万元。
2012年,投资200万元,改造留守坟、高庄、尚庄、头台等四个村的农用闸桥。投资30万元,铺设防渗管道1.2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投资2300万元,完成了农业生态示範园主体建设,完成了鑫博生猪标準化养殖场建设,启动了头台阳光牧场标準化建设。
2013年,北市区有8个列入农村面貌改造的“三沿”重点村,含1个沿京石高铁村和7个沿京港澳高速村。
2014年,北市区的耕地面积为2881公顷。

工业

2012年,为了北京电科电气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完成园区南区390亩土地徵用工作。千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3个、市重点项目6个、区重点项目44个,年内共完成投资39.2亿元。慕湖恆源、瑞科物探、鑫丰建材、支点塑胶等项目开工或取得进展。华劲服饰、龙田医药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设立1500万元工业技改专项资金和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完成了保定市被服厂职工安置和中药材公司股份制改造。
保定人民体育场保定人民体育场
2013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18.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个数8个。实际利用外资86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北市区辖区有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学院等大专院校6所;有保定三中、河北省第二外国语学校等市属中学6所;区属国小25所、国中8所、高中1所、幼稚园63所,社区市民学校和农村成人学校118所。
2012年,筹资6400万元,完成了三中分校、厚福盈国小、前卫路国小等5所学校运动场建设,完成了卫生路国小、河北国小等4所学校教学楼建设,完成了十三中、育德中学等3所中学教学楼配套工程建设,为辖区所有中国小配备了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更新了图书、门窗、体育器材等办学设施。

卫生事业

2012年,投资300万元,为50个村建立了标準化卫生室。区妇幼保健院、东金庄乡卫生院、新农合管理中心搬迁新址。新农合参合率达97.3%,补偿1.17万人次,发放补偿金1182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7.4%,补偿5.78万人次,发放补偿金623万元。
保定市第五医院保定市第五医院
2014年,北市区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检测体系,有区直医疗卫生机构4家(第五医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乡卫生院3家,村卫生所43个。区、乡两级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2人,本科学历176人,专科学历210人,中专学历68人,副高职称32人,中级职称153人,初级职称267人。拥有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199台(件),开放床位287张。至2014年,累计投资1800多万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社区建设

2014,北市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2.1万平方米,各社区计生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民政救助服务站等组织机构健全,社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市民学校等服务设施完善,全区55个社区中11个(东方家园社区、东部风景社区、河大社区、警盾家园社区、丽景蓝湾社区、新一代东社区、大纪家胡同社区、盛和嘉园社区、鑫和花园社区、天马社区、迎宾社区)达到保定市“高标準和谐社区”建设标準,51个社区达到了保定市“精品社区”建设标準。连续1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区建设先进区”,2007年获“河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範区”称号,2009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範城区”,东方家园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範社区”,2012年,北市区荣获“全国减灾示範社区”,全区社区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18项、省级荣誉68项。
住宅区住宅区
绿地设施:东风公园、滨河公园、植物园等。

饮食文化

作为河北省餐饮文化中心的保定,是中国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发源地,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驴肉火烧

保定驴肉火烧,经过多代人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了除”铁球、面酱、春不老”之外的保定第四宝。保定的街头很有特色的一道景观便是随处可见的驴肉火烧小吃摊,驴肉火烧这一名吃已经融入了保定普通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保定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定驴肉火烧保定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为一种麵食,将其在饼铛里烙熟后,趁热用刀劈开,加入热腾腾的熟驴肉。另有肉汤加澱粉熬制的焖子夹入火烧佐食。
笑星冯巩在其保定方言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多次提到驴肉火烧的盛名,而相声演员郭德纲也经常在作品中盛讚保定驴肉火烧。

白肉罩火烧

白肉罩火烧,是清末民初保定着名餐馆义春楼经营的名吃之一。加工考究,选料精细,吃起来香而不腻,清而不淡。清末是向清廷进贡的物品,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叔父爱新觉罗溥新宇品尝后颇为高兴,由此为义春楼提匾。当年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在保定时,也喜欢进城吃白肉罩火烧。后来,梅兰芳、侯宝林等艺术大师都曾往义春楼吃过白肉罩火烧。1966年,义春楼在破“四旧”中被砸,但白肉罩火烧留传了下来。
白肉罩火烧白肉罩火烧

名胜古蹟

直隶审判厅

直隶审判厅位于法院东街北端路西(今42号—48号),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1935年河北省高等法院驻此。日本投降后,仍为省法院。1993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範围:东至法院东街,西至法院西街,南、北距墙体各3米。
直隶审判厅直隶审判厅

稻香村

始建于民国6年(1917年),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範围:临街小楼及后院作坊,东、西、北距墙体3米,南至西大街。

清真北寺

清真北寺位于后卫街6号。该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年间重修。民国19年(1930年)春扩建。“文革”期间曾遭严重破坏,寺门无存,八块牌匾被砸,南房顶被拆毁。1980年,由政府拨款重修。
清真北寺清真北寺

清真北女寺

清真北女寺原位于东元宝胡同东西街中段南侧,始建于1935年。“文革”前后改为民宅。1988年恢复女寺,移建于后卫街7号,与清真北寺相邻,改名为清真女学。清真北寺与清真女学共占地2.7亩。保护区:东至后卫街,西至东元宝胡同,南、北各至墙体。

重点保护民居

前平嘉胡同7号院,王家楼街1号院,北大街55号院,大纪家胡同8号、9号院,梁家胡同6号、7号院,枣儿胡同31号院,琅瑚街80号院(樊氏祠堂旧址,建于1920年2月),秀水胡同23号院(宋氏祠堂旧址,建于1921年10月)。

城隍庙

保定城隍庙建于北宋初期移建城址时。金贞祐元年(1213年),城隍庙毁于火。金正大四年(1227年),重建城隍庙。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德、意侵略军入侵保定,城隍庙被盘踞保定北城的德国军队焚毁。1923年,直鲁豫巡阅使曹锟予以整修。民国时期,形成商业游乐中心。
保定城隍庙保定城隍庙
20世纪70年代初,将城隍庙改建招待所(今古城宾馆),保留五楹城隍大殿为会议室。2006年交由道教管理,现为保定市道教协会驻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为城隍庙题写了匾额,保定市道教协会刘崇汉会长编撰了大殿楹联。

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所正规陆军军校,位于河北保定市区东风东路,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衔头。

一览表

北市区名胜古蹟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地址
保护级别
类别
1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北市区东风东路585号
国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
育德中学旧址
北市区金台驿街86号
国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
直隶审判厅旧址
北市区法院东街236号
国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4
稻香村“糕点铺”
北市区西大街195号
省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5
杨继盛祠堂
北市区皇华馆街
市保
古建筑
6
忠烈祠
北市区皇华馆街杨公祠北侧
市保
古建筑
7
河北省立第二师範学校
北市区西下关街18号
市保
古建筑
8
贤良祠
北市区西大街629号
市保
古建筑
9
石家花园
北市区保定市第一医院内
市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0
协生印书局
北市区永华南大街390号
市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1
城隍庙
北市区市府后街古城宾馆院内
市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2
刘春霖墓
北市区东风公园内
市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数据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