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增明,汉族,1966年11月出生,安徽舒城人,现为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增明
- 别名:增明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安徽舒城
- 出生日期:1966年11月
- 职业: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
人物简介
1966年11月生于安徽舒城。1986年6月毕业于皖西学院物理系(原六安师範专科学校)。1986年7月至1990年8月任教于安徽工业大学(原华东冶金学院)。1990年9月至1997年9月为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讲师(1997年-2001年)、副教授(2002年-)。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于日本大阪电气通信大学基础电子研究所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研究员。现为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任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获奖情况
200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津贴”
2001年,“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和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成员)
2001年,“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和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主要成员)
2000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张宗植青年教师奖”
科研方向
计算物理:
定量表面分析中电子输运的计算模拟研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及REELS(反射电子能量损失谱)解析,对常见样品的有效能量损失函式进行了研究,该有效能量损失函式在REELS及XPS等表面定面分析技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套用。主要进行光电子显微镜(PEEM)相关的研究
高压物理:
稀土掺杂纳米晶和有机分子晶体高压相变和萤光光谱
雷射物理:
从事雷射器的研製及雷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对室温下宽调谐Co:MgF2雷射器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器件的小型化,实用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科研项目
基于REELS谱表征纳米薄膜的光学常数方法的研究 纳米测量技术标準的基础研究(课题一:纳米尺度和相关物性测量準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负责,2011-2015,150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项目(2011CB932801) 基于表面电子谱学的纳米薄膜及其表面粗糙度的表征 负责,2006-2007年,7.5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纳米科技平台上纳米材料和器件的若干基础研究”专项(90406024) 负责,2005-2006年,2万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光和带电粒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与套用 参加,2005-2006年 科技部中匈政府间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光和带电粒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与套用 参加,2004年 科技部中匈国际合作交流项目
纳米材料表征中的计算模拟研究 参加,2003-2005年,22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画项目
定量表面电子能谱学中的电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参加,2000-2003年,80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高温超导体铜氧面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的关係研究 参加,2001-2003年,22万
纳米器件和结构的性质 参加,2001-2002年,35万 一流大学建设理学院科研经费
超高压物理实验室建设 参加,1999-2001年,20万 211工程“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理”建设项目子课题
教学项目
固体物理实验方法—固体萤光光谱实验 参加,2000-2001年,2万 研究生院课程建设项目
套用物理专业实验—超高压相变 参加,1999-2001年,15万 校211工程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
四级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参加,1999-2001年,1万 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
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研究 参加,1999-2001年,2万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创国家名牌课程 参加,1998-2000,2万 教育部教学研究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95重点、面向21世纪教材 参加, 1998-2000年,2万 教育部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