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是初唐诗人王绩所作的一首古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北山》
- 创作年代:初唐
- 作品体裁:古诗
- 作者:王绩
作品原文
《北山》(1)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2)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3)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4)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5)
注释译文
(1)北山,据王绩《游北山赋》中提到的山中地名,当即指黄颊山,在今山西河津县东北三十五里处。王绩兄文中子王通曾在此山讲学。山顶有石洞,相传即文中子隐居处。王绩经常来往此山。
(2)旧知,老朋友。绝氛埃,指与世隔绝来往。
(3)子平,尚长的字。尚长,西汉末人。《艺文类聚》卷三十六引嵇康《高士传》载他精通《易》、《老子》,安贫乐道,屡辞徵辟。尝读《易》至“损益卦”,喟然长叹曰:“吾知富贵不如贫贱,未知存何如亡尔。”为子女嫁娶毕,从此不问家事,与同好游于五岳名山,不知所往。《后汉书·逸民传》和皇甫谧《高士传》记载略同,然均作“向长”。
仲叔,闵贡的字。闵贡,东汉人。皇甫谧《高士传》载,当时称他节操之士。尝征博士,不至。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得知后,即命吏常供。闵贡叹道:“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于是离开安邑,游于他乡。
此二句以尚长、仲叔比喻“旧知”。
(4)“幽兰”二句:意谓旧友经常在幽兰丛中,桂花树下,弹琴喝酒。
(5)槁项,指乾枯的形体。等,如同。
此二句形容心境极其平淡,完全遗忘了世事。
作品鉴赏
本篇写旧友隐居山里,一去不返,并想像他在山里生活的情况。作者《游北山赋》语意与此略同。
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他是初唐重要作家之一。王绩出身世家。隋大业中,曾任扬州六合丞,被劾去职。唐高祖武德初,以前官侍诏门下省;唐太宗贞观年间,又任太乐丞。他几次出仕都官职卑微,时间不长。四十余岁后,他辞官还乡,躬耕东皋,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