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宋永伦

2021-05-04 04:40:04 百科
宋永伦

宋永伦

博导姓名 : 宋永伦任教专业 : 工学-机械类

在职情况 : 在

性别 : 男

所在院系 : 机械工程与套用电子技术学院

所教课程 : 焊接机器人系统、焊接过程智慧型控制、焊接测试与分析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焊接物理、微机在焊接中的套用、材料加工先进技术製造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 焊接物理,焊接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焊接机器人套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宋永伦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主要成就:获政府特殊津贴

基本情况

宋永伦,男。198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在天津大学获焊接硕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日本国东海大学物理系和理化学研究所学习和工作。1990年10月在天津大学获焊接博士学位。1990年11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1992年聘任为副教授,同年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4月聘任抹台狼为教授,1998年12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指导硕士生10人(7人已获学位),博士生5人(2人已获学位),博士后1人(已出站)。
在教学方面,先后开设和讲授了"焊接机器人系统"、"焊接过程智慧型控制"、"焊接测试与分析"等本婚戒员枣科生课程,以及"焊接物理"、"微机在焊接中的套用" 、"材料加工先进技术""製造信息技术"等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资助3项,国防军工项目5项,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东省重点攻关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1项,企业委託项目近20项以及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多项。他与合作者一起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重视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实用化,完成了多项上海汽车集团公司攻关项目。
在国内学术团体的兼职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焊接学会寒祖漏焊接环境、健康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焊接习漏学会熔焊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方面,与德国汉诺瓦大学的合作成果“焊接质量分析仪”已在国内十多个企业和研究机构中得到套用与推广。自97年起,作为国际焊接学会焊接物理分会的中国代表,与国际专业同行有密切学术联繫。1994年至1995年在葡萄牙“焊接与质量研究所(ISQ)”从事合作研究工作,承担了欧盟判狼市STRIDE高技术项目。1999年获得联合国开发署STAR / TOKTEN项目的资助。2001年获得德国DGF基金的资助。

主要论文

[1] Weld defects for short-circuit gas metal arc welding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e feature map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 Welding and Manufacturing, June 6~7, 2000, Copenhagen, Denmark.
[2] On line monitoring of weld defects for short-circuit gas metal arc welding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e feature map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2000), July 24~27, 2000, Como, Italy
[3] 小孔型等离子弧焊过程质量监控的进展, 焊接技术,V.29, N12, 2000
[4] 焊条性能的计算机判读, 焊接技术,V.29, N12, 2000
[5] 基誉洪雄于电弧感测的GMAW过程焊缝缺陷识别方法,焊接学报,V.21, N.1, 2000
[6] 机器人弧焊过程的质量线上监测, 焊接学报,V.22, N.1, 2001
[7] A Study on the Force in Plasma Arc,
第54届国际焊接年会论文 IIW Doc. 212 –993–01
[8] On-line Quality Monitoring in Robot Arc Welding Process,
第54届国际焊接年会论文 IIW Doc. 212 –994–01
[9] 用于汽车焊接生产质量控制的资料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V. 29, N. 5, 2001
[10] 焊接材料质量信息的智慧型化判读,奔乌项茅现代製造工程,2001年11期
[11] 基于统计决策的GMAW焊穿缺陷线上检测,现代製造工程,2001年12期
[12] Penetration Evaluation in Robotized Arc Welding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INNS-ENNS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Hawaii
[13] 等离子电弧力的研究,焊接学报,V.23, N.2, 2002
[14] Study on the pressure in plasma arc,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Vol.16, No.1, 2003
[15] Penet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 Robotized Arc welding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Vol.16, No.4, 2003
[16] l铝合金焊缝X射线底片智慧型评定技术, 现代製造工程 No.4, 2003
[17] 声发射缺陷检测技术的套用与发展,工具机与液压 No. 1, 2004
[18] 基于模糊推理的X射线图像焊缝提取,新技术新工艺 No, 10, 2004
[19] 基于虚拟仪器的ip-iq法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电焊机 No. 6, 2004
[20] 弧焊电源电工参数检测的研究,电焊机 No. 7, 2004
[3] 小孔型等离子弧焊过程质量监控的进展, 焊接技术,V.29, N12, 2000
[4] 焊条性能的计算机判读, 焊接技术,V.29, N12, 2000
[5] 基于电弧感测的GMAW过程焊缝缺陷识别方法,焊接学报,V.21, N.1, 2000
[6] 机器人弧焊过程的质量线上监测, 焊接学报,V.22, N.1, 2001
[7] A Study on the Force in Plasma Arc,
第54届国际焊接年会论文 IIW Doc. 212 –993–01
[8] On-line Quality Monitoring in Robot Arc Welding Process,
第54届国际焊接年会论文 IIW Doc. 212 –994–01
[9] 用于汽车焊接生产质量控制的资料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V. 29, N. 5, 2001
[10] 焊接材料质量信息的智慧型化判读,现代製造工程,2001年11期
[11] 基于统计决策的GMAW焊穿缺陷线上检测,现代製造工程,2001年12期
[12] Penetration Evaluation in Robotized Arc Welding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INNS-ENNS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Hawaii
[13] 等离子电弧力的研究,焊接学报,V.23, N.2, 2002
[14] Study on the pressure in plasma arc,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Vol.16, No.1, 2003
[15] Penetr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 Robotized Arc welding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Vol.16, No.4, 2003
[16] l铝合金焊缝X射线底片智慧型评定技术, 现代製造工程 No.4, 2003
[17] 声发射缺陷检测技术的套用与发展,工具机与液压 No. 1, 2004
[18] 基于模糊推理的X射线图像焊缝提取,新技术新工艺 No, 10, 2004
[19] 基于虚拟仪器的ip-iq法谐波电流检测技术,电焊机 No. 6, 2004
[20] 弧焊电源电工参数检测的研究,电焊机 No. 7, 2004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