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山摩崖石刻

2017-10-31 21:23:06 百科
北山摩崖石刻

北山摩崖石刻

北山摩崖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城北两千米处。北山摩崖石刻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心神车窟”中的“普贤菩萨”造像精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数珠观音”、“日月观音”都显示出古代工匠相当高超的技艺;“地藏变像”则又大刀阔斧地表现,独具一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山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区
  • 门票价格:40元
  • 景点类型:人文景观

石刻简介

北山摩崖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区城北两千米处。北山古名龙岗山。唐代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昌州(今大足县)节度史韦君靖在北山修建储粮屯兵的永昌寨,同时开始凿造佛像。经五代、两宋,相继在佛湾、营盘坡、
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处造像近万躯。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共编290号龛窟。在长300多米、高7米的崖壁上,有碑碣6通,题记和造像铭记55则,经幢8座,阴刻“文殊师利问疾图”一幅,石刻造像264龛窟。

像雕介绍

佛湾佛像雕刻精细,体态俊逸,风格独特。“心神车窟”中的“普贤菩萨”造像精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数珠观音”、“日月观音”都显示出古代工匠相当高超的技艺;“地藏变像”则又大刀阔斧地表现,独具一格;“转轮藏经洞”被称为“石雕宫阙”。“韦君靖碑”、“蔡京碑”、“古文孝经碑”为世所独存,既是书法珍品,又可补史料之遗缺,价值极高。
北山摩崖石刻

南北分区

佛湾石刻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大多是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大多为两宋时期作品。晚唐时期的作品,人物造型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饰简朴、线条流畅。五代时期的作品,玲珑精巧、多彩多姿,衣着服饰由简到繁,逐渐摆脱了外来文化影响,
具有石刻造像过渡期的特徵。两宋时期的作品,民族特色已臻突出。

石刻票价

北山摩崖石刻门票:40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