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电路基础教程》是1998年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桂花。
基本介绍
- 作者:张桂花
- ISBN:9787810279611
- 页数:249
- 定价:25.00
- 出版社:警官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8-04
- 装帧:平装
内容介绍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近代无线通信的发展情况,在总结了本人多年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
上,以打好基础、利于教学为原则而编写。内容包括:振荡迴路和耦合迴路、高频小信号调
谐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振幅调製与解调电路、混频电路、角度调
制与解调电路及反馈控制电路等。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作为本科生教材,若取捨某些内容,也可作为相应专业的专科、成人
教育的教材,同时也是从事有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品目录
目录
绪论
0―1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0―2非线性器件的作用
0―3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 振荡迴路和耦合迴路
1―1振荡迴路
1―1―1串联振荡迴路
1―1―2并联振荡迴路
1―1―3信号源和负载部分接入振荡迴路
1―1―4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
1―2耦合迴路
1―2―1概述
1―2―2互感耦合迴路的等效阻抗
1―2―3耦合迴路的调谐特性
1―2―4耦合迴路的频率特性
1―2―5耦合迴路等效电路的串并联互换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1概述
2―2高频单调谐迴路谐振放大器
2―2―1高频y参数等效电路
2―2―2电晶体单调谐迴路谐振放大器
2―3多级单谐振放大器
2―3―1同步谐振放大器
2―3―2参差谐振放大器
2―3―3双迴路谐振放大器
2―4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2―4―1输入导纳和输出导纳
2―4一2放大器内部反馈的不良影响
2―4―3克服内部反馈有害影响的方法
2―5非调谐迴路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5―1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2―5―2石英晶体滤波器
2―5―3陶瓷滤波器
2―5―4声表面声波(SAW)滤波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3―1概述
3―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3―2一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3一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3―1直流馈电电路
3―3―2匹配网路
3―3―3实用电路
3―4高频特性
3―5电晶体倍频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
4―1反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4―1―1谐振迴路的自由振荡
4―1―2反馈振荡器的构成
4―1―3起振过程和起振条件
4―1―4平衡过程和维持振荡的平衡条件
4―1―5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4―2LC正弦波振荡器
4―2―1三点式振荡器
4―2―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2―3其它型式的LC振荡器
4―3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4―3―1频率稳定度的意义和定义
4―3一2频率稳定度的分析
4―3―3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
4―4石英晶体振荡器
4―4―1石英晶体谐振器
4―4―2晶体振荡电路
4―5RC正弦波振荡器
4―5―1移相式RC振荡器
4―5―2文氏电桥振荡器
4―6负阻正弦波振荡器
4―6―1负阻器件
4―6―2负阻振荡原理及其电路
4―6―3用负阻观点讨论LC反馈振荡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振幅调製与解调电路
5―1振幅调製波的基本特性及其实现模型
5―1―1普通调幅波
5―1―2双边带调製波和单边带调製波
5―2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
5―2―1非线性器件特性的逼近
5―2―2相乘作用
5―2―3线性时变工作状态
5―3低电平振幅调製电路
5―3―1概述
5―3―2二极体平衡调幅器
5―3―3二极体环型调幅器
5―3―4双差分对模拟乘法器及其组成的调幅电路
5―4振幅调製波的解调电路
5―4―1大信号检波(包络检波)电路
5―4―2同步检波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混频电路
6―1概述
6―2混频电路
6―2―1三极体混频电路
6―2―2二极体双平衡混频器一环型混频器
6―2―3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
6―3混频器的干扰和非线性失真
6―3―1组合频率干扰
6―3―2非线性失真
6―3―3减小干扰和失真的措施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角度调製与解调电路
7―1概述
7―2调角波的性质
7―2―1调角波的数学表示式
7―2―2调角波的频谱结构和宽度
7―3直接调频电路
7―3―1变容二极体调频电路
7―3―2张弛振荡电路实现调频
7―4间接调频电路――由调相实现调频
7―4―1矢量合成法调相电路
7―4―2可变移相法调相电路
7―4―3可变时延法调相电路
7―5间接调频发射机提高线性频偏的方法
7―6调频波的解调――鑒频
7―6―1概述
7―6―2斜率鑒频器
7―6―3相位鑒频器
7―6―4脉冲计数式鑒频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反馈控制电路
8―1概述
8―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8―1―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8―2自动相位控制电路(锁相环路)
8―2―1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8―2―2锁相环路的性能分析
8―3集成锁相环路及其套用
8―3―1集成锁相环路
8―3―2锁相环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套用
8―3―3频率合成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绪论
0―1非线性器件的基本特点
0―2非线性器件的作用
0―3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 振荡迴路和耦合迴路
1―1振荡迴路
1―1―1串联振荡迴路
1―1―2并联振荡迴路
1―1―3信号源和负载部分接入振荡迴路
1―1―4串并联阻抗的等效互换
1―2耦合迴路
1―2―1概述
1―2―2互感耦合迴路的等效阻抗
1―2―3耦合迴路的调谐特性
1―2―4耦合迴路的频率特性
1―2―5耦合迴路等效电路的串并联互换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2―1概述
2―2高频单调谐迴路谐振放大器
2―2―1高频y参数等效电路
2―2―2电晶体单调谐迴路谐振放大器
2―3多级单谐振放大器
2―3―1同步谐振放大器
2―3―2参差谐振放大器
2―3―3双迴路谐振放大器
2―4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2―4―1输入导纳和输出导纳
2―4一2放大器内部反馈的不良影响
2―4―3克服内部反馈有害影响的方法
2―5非调谐迴路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5―1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
2―5―2石英晶体滤波器
2―5―3陶瓷滤波器
2―5―4声表面声波(SAW)滤波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章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3―1概述
3―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3―2一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特点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3一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3―1直流馈电电路
3―3―2匹配网路
3―3―3实用电路
3―4高频特性
3―5电晶体倍频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
4―1反馈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4―1―1谐振迴路的自由振荡
4―1―2反馈振荡器的构成
4―1―3起振过程和起振条件
4―1―4平衡过程和维持振荡的平衡条件
4―1―5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4―2LC正弦波振荡器
4―2―1三点式振荡器
4―2―2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4―2―3其它型式的LC振荡器
4―3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4―3―1频率稳定度的意义和定义
4―3一2频率稳定度的分析
4―3―3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
4―4石英晶体振荡器
4―4―1石英晶体谐振器
4―4―2晶体振荡电路
4―5RC正弦波振荡器
4―5―1移相式RC振荡器
4―5―2文氏电桥振荡器
4―6负阻正弦波振荡器
4―6―1负阻器件
4―6―2负阻振荡原理及其电路
4―6―3用负阻观点讨论LC反馈振荡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章 振幅调製与解调电路
5―1振幅调製波的基本特性及其实现模型
5―1―1普通调幅波
5―1―2双边带调製波和单边带调製波
5―2非线性器件的相乘作用
5―2―1非线性器件特性的逼近
5―2―2相乘作用
5―2―3线性时变工作状态
5―3低电平振幅调製电路
5―3―1概述
5―3―2二极体平衡调幅器
5―3―3二极体环型调幅器
5―3―4双差分对模拟乘法器及其组成的调幅电路
5―4振幅调製波的解调电路
5―4―1大信号检波(包络检波)电路
5―4―2同步检波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六章 混频电路
6―1概述
6―2混频电路
6―2―1三极体混频电路
6―2―2二极体双平衡混频器一环型混频器
6―2―3用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
6―3混频器的干扰和非线性失真
6―3―1组合频率干扰
6―3―2非线性失真
6―3―3减小干扰和失真的措施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七章 角度调製与解调电路
7―1概述
7―2调角波的性质
7―2―1调角波的数学表示式
7―2―2调角波的频谱结构和宽度
7―3直接调频电路
7―3―1变容二极体调频电路
7―3―2张弛振荡电路实现调频
7―4间接调频电路――由调相实现调频
7―4―1矢量合成法调相电路
7―4―2可变移相法调相电路
7―4―3可变时延法调相电路
7―5间接调频发射机提高线性频偏的方法
7―6调频波的解调――鑒频
7―6―1概述
7―6―2斜率鑒频器
7―6―3相位鑒频器
7―6―4脉冲计数式鑒频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八章 反馈控制电路
8―1概述
8―1―1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8―1―2自动频率控制电路(AFC)
8―2自动相位控制电路(锁相环路)
8―2―1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8―2―2锁相环路的性能分析
8―3集成锁相环路及其套用
8―3―1集成锁相环路
8―3―2锁相环路在通信系统中的套用
8―3―3频率合成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