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状网路(wireless mesh network)是一个通过连线无线接入点构成的网状网路,无线接入点安装在网路用户那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无线网状网路
- 外文名:wireless mesh network
无线网状网路(wireless mesh network)是一个通过连线无线接入点构成的网状网路,无线接入点安装在网路用户那里。每个网路用户也是一个供应商,将数据转发到下一个节点。因为每个节点只需要传输到下一个节点,这样网路基础设施就被分散和简化了。无线网状网路可以使在边远地区生活的人们和在农村的小企业把他们的网路连线到一起,从而提供负担得起的网际网路连线。
概要
无线网状是一种新型的公共的无线区域网路和城域网解决方案。与传统WLAN不同,它将数据以无线方式传输到有线宽频网,从而大幅减少了对成本高昂的有线连线的需求,并降低了网路部署的複杂程度。无线网状网的拓扑是任意的,就像是渔网一样,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有很多路可以走,因为採用的不是有线而是射频的传输,因而称之为无线网状网。目前的无线网状网在技术上已经经历了两代。一些国家的大城市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网路了,比如新加坡、费城。都是用的无线网路。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研发这种技术了,到时候,家家都不用拉网线了,直接就能上网。中国现在也有一些这样的无线网状网厂商在推进无线城市的发展,好像阿德利亚就是一直在提无线城市的概念,做了不少研发工作。
这种结构的最大好处在于:如果最近的AP由于流量过大而导致拥塞的话,那幺数据可以自动重新路由到一个通信流量较小的邻近节点进行传输。依此类推,数据包还可以根据网路的情况,继续路由到与之最近的下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直到到达最终目的地为止。这样的访问方式就是多跳访问。
基础
据网路专家John Shepler称,在不久的将来笔记本电脑上的Wi-Fi卡,除了作为网路客户端之外,还有可能成为接入点。在全网状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与所有其他节点通信,而不是只与中央路由器通信。它的另一个变体,称为部分网状网路,该网路中的每个节点与它附近的所有节点通信,而不与它距离远的节点通信。所有通信都在客户端和接入点伺服器之间进行。客户端伺服器关係是这一技术的基础。
实现
在Redmond、剑桥和硅谷,微软正在研究“自组织附近无线网状网路”。该网路具有一个Mesh连线层(MCL),Mesh连线层是一种可缷载的微软Windows驱动程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Wi-Fi或WiMAX服务的无线网状网路来通信。该驱动程式让计算机以为它是直接连线到Internet的。该软体创建了一个虚拟网路适配器,这样计算机就会把它理解为正常的网路连线,并且使用网际网路工程任务组(IETF)协定链路质量源路由(LQSR)在相邻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
优势
无线网状网路(wireless mesh network)的潜在优势,包括:
- 减少网际网路网关的需要;
- 协作冗余备份技术,确保在磁碟发生故障时数据的安全;
- 动态配置路由的功能;
- 低功耗要求,这可以通过使用低成本或可再生能源来实现;
- 高可靠性:每个节点连线到其他几个节点,如果一节点出故障,它的邻近节点可以很容易找到另一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