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2021-01-27 17:35:19 百科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是201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召华。

基本介绍

  • 书名: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
  • 作者:曾召华
  • ISBN:9787560623818
  • 定价:32元
  •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内容简介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内容新颖,可供广大从事移动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并可作为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师生的参考书。3GPP标準组织在2004年底启动了其长期演进(LTE)技术的标準化工作,于2008年12月正式发布了LTER8版本,定义了LTE的基本功能,于2009年底完成R9版本,预计在2011年左右完成R10版本。
基于上述背景,《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系统介绍了LTE系统设计、物理层关键技术、组网技术以及R9/R10中的最新协定进展。《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内容包括:LTE发展历史、系统基本参数、空中接口OFDM/MIMO多天线关键技术、LTE组网策略、R9双流BF技术、R10中上下行MIMO技术发展等。

图书目录

第1章 LTE概述
1.1 LTE简介
1.1.1 LTE启动背景
1.1.2 LTE技术特点
1.1.3 LTE标準进展
1.1.4 LTE产业进展
1.1.5 LTE频谱划分
1.1.6 LTE系统架构
1.2 LTE基本需求
1.3 LTETDD/FDD协定综述
1.3.1 下行传输方案
1.3.2 上行传输方案
1.3.3 层2技术
1.3.4 FDD和.rDD的差异
1.4 LTE与HSPA、WiMAX对比
1.4.1 调製技术
1.4.2 ARQ机制
1.4.3 资源调度机制
1.4.4 网路结构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LTE物理层协定
2.1 物理层概述
2.1.1 物理信道和物理信号
2.1.2 时隙结构与物理RE
2.2 上行物理信道与调製
2.2.1 上行物理共享信道
2.2.2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
2.2.3 上行参考信号的产生
2.3 下行物理信道与调製
2.3.1 下行物理信道的通用结构
2.3.2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2.3.3 物理多播信道
2.3.4 物理广播信道
2.3.5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2.3.6 物理HARQ指示信道
2.3.7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2.3.8 参考信号的生成
2.3.9 同步信号
2.4 复用与信道编码
2.4.1 通用过程
2.4.2 上行传输信道与控制信道
2.4.3 下行传输信道与控制信道
2.5 物理层过程
2.5.1 上行功率控制
2.5.2 下行功率分配
2.5.3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2.5.4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相关过程
2.6 物理层测量
2.6.1 UE或E-UTRAN测量的控制
2.6.2 E-UTRA的测量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章 LFE中OFDM技术
3.1 OFDM基础
3.2 LTE户的OFDM
3.3 LTE下行性能分析
3.3.1 下行抗多径分析
3.3.2 下行抗高速移动分析
3.3.3 下行固定频偏估计与补偿技术分析
3.4 LTE上行性能分析
3.4.1 上行发射方式分析
3.4.2 上行抗多径干扰分析
3.4.3 上行抗高速移动分析
3.4.4 上行固定频偏估计与补偿技术分析
3.5 LTE中上、下行OFDM技术对比
3.6 LTE中OFDM参数选取
参考文献
第4章 OFDM信道估计
4.1 导频图案的选择
4.1.1 LTE下行导频图案的选择
4.1.2 LTE上行导频图案的选择
4.2 导频位置信道估计方法
4.2.1 LS算法
4.2.2 MMSE算法
4.2.3 SVD-MMSE算法
4.2.4 基于降噪处理LS信道估计
4.3 数据位置信道估计
4.3.1 线性插值算法
4.3.2 二次多项式插值算法
4.3.3 高斯插值算法
4.3.4 基于DFT插值算法
4.4 不同变换对信道估计性能影响分析
4.4.1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信道估计
4.4.2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信道估计
4.4.3 基于变换域处理(transformdomain)的信道估计
4.4.4 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transform)的信道估计
参考文献
第5章 OFDM同步
5.1 同步偏差对OFDM信号影响分析
5.1.1 频率偏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
5.1.2 定时偏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
5.2 频率同步方法与性能
5.2.1 频率偏差估计方法
5.2.2 频率偏差补偿方法
5.2.3 频率同步算法性能
5.3 时间同步方法与性能
5.3.1 定时偏差估计方法
5.3.2 时间同步算法性能
参考文献
第6章 LTE系统小区搜寻
6.1 LTE下行同步序列
6.1.1 ZC序列
6.1.2 P-SCH序列及映射
6.1.3 S-SCH序列及映射
6.1.4 S-SCH信号下行发射方案
6.2 LTE小区搜寻过程及相关同步算法
6.2.1 粗时间同步与扇区号匹配
6.2.2 小数倍频偏估计与补偿
6.2.3 时间精同步
6.2.4 帧同步
6.3 小区搜寻算法性能
6.3.1 低通滤波器特性
6.3.2 小数倍频偏的均方误差
6.3.3 粗同步与精同步性能
6.3.4 小区ID搜寻性能
6.3.5 帧同步性能
参考文献
第7章 无线信道模型
7.1 概述
7.1.1 信道建模方式
7.1.2 瑞利衰落
7.1.3 Jakes模型仿真方法
7.2 常规测试信道
7.2.1 静态传播条件
7.2.2 多径衰落传播条件
7.2.3 高速列车条件
7.2.4 移动传播条件
7.3 SCM信道模型
7.3.1 概述
7.3.2 环境类型
7.3.3 单极化无线信道
7.3.4 双极化无线信道
7.4 SCM-A-SCM-D信道模型
7.4.1 SCM-A
7.4.2 SCM-B
7.4.3 SCM-C
7.4.4 SCM-D
7.5 SCME信道模型
7.5.1 SCME与SCM信道模型主要差异
7.5.2 信道模型参数
7.5.3 路损模型
7.5.4 LOS参数
7.5.5 抽头延迟线模型
7.6 ITU信道模型
7.6.1 套用场景与配置参数
7.6.2 天线特性
7.6.3 信道建模
7.6.4 路损模型
7.6.5 通用(Generic)模型
7.6.6 簇延迟线(CDL)模型
7.7 WINNER信道模型
参考文献
第8章 LTE多天线技术
8.1 多输人多输出(MIMO)技术原理
8.1.1 传统的天线系统
8.1.2 多输人多输出系统
8.2 LTE上行多天线模式
8.2.1 上行接收模式
8.2.2 上行MtPMIMO
8.3 LTE下行多天线发射模式
8.4 LTE下行发射分集
8.4.1 二连线埠发射分集
8.4.2 四连线埠发射分集
8.5 LTE下行闭环空间复用
……
第9章 LTE主要物理信道性能
9.1 上行控制信道
9.2 上行业务信道
9.3 下行控制信道
9.4 下行业务信道
9.5 下行控制信道资源映射图例
参考文献
第10章 LTE随机接入技术
10.1 随机接入过程
10.2 检测算法
10.3 随机接入性能
10.4 干扰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 LTE校正技术
11.1 校正的分类
11.2 线上校正原理
11.3 线上校正算法与性能仿真
参考文献
第12章 OFDM峰均比
12.1 峰均比产生的原因
12.2 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几种方法
参考文献
第13章 LTE组网技术
13.1 LTE同频组网
13.2 LTE网路规划
13.3 LTE链路预算
13.4 LTE-TDD组网设备选型
参考文献
第14章 LTE-A技术进展
14.1 IMT-A和LTE-A时间计画表
14.2 IMT-A和LTE-A需求对比分析
14.3 3GPP R8/R9/R10标準进展摘要
14.4 3GPP LTE R9技术重点
14.5 3GPP LTE-R10物理层重点技术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