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范兆飞(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2021-05-29 19:19:15 百科
范兆飞(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范兆飞(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范兆飞,1978年生,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韩昇教授)。2008年3月任职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15年8月调至上海师範大学历史系。其中,2011年9月—2012年6月,任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访问学者(合作导师:阎步克教授)。2012年7月—2013年1月,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伊沛霞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范兆飞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山西芮城 
  • 出生日期:1978年 
  • 职业: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 最终学历:研究生 
  • 学位:博士 
  • 职称:教授 
  • 通讯地址: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个人简介

范兆飞,1978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任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研究旨趣集中于中国中古时期的家族与社会、北朝政治社会史。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韩昇教授)。2008年3月任职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年10月晋升为副教授。2014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15年8月调至上海师範大学历史系。2011—2012年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导师:阎步克教授)。2012-2013年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导师:伊沛霞教授)。曾获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3)、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2013)、山西大学青年英才(2012)等学术荣誉。近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译着)、“汉唐之际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专着)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魏晋北朝并冀二州士族群体比较研究”1项。出版专着《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译着《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原作者P. Ebrey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获山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复旦学报》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複印资料》全文转载。
范兆飞

教育背景

1997年9月—2001年7月,雁北师範学院历史学系,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4年7月,山西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李书吉教授)。
2004年9月—2007年7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韩昇教授)。
2011年9月—2012年6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访问学者(导师:阎步克教授)。
2012年6月-2012年1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系访问学者(导师:伊沛霞教授)。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2009年8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2009年9月—2014年11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2014年11月—2015年7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2015年8月—至今,上海师範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学术成就

重要获奖

2.“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译着),山西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
  1. “郭林宗传”,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百部篇工程”一等奖,2010年。

学术兼职

201110至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
2014年3月—至今,《中国中古史集刊》编委。

主持项目

6.“汉唐之际太原士族群体研究(专着)”,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2FZS014),已结项
5.“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译着),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ZS005),已结项
4.“魏晋北朝并冀二州士族群体比较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70024),已结项。
3.“中古时期的家族与社会”,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画。
2.“身份、阶层与地域:华北地区北朝遗存的调查与整理”,2014年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1.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魏晋南北朝卷)”,2012年山西省太原市社科院企事业合作项目。

专着译着

5.《茂林风骨:图说魏晋南北朝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待出。
4.《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3. []伊沛霞(Patricia Ebrey)着,范兆飞译:《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郭林宗传——汉末名士的历史世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 《太原历史文献辑要·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代表论文

21.《中古太原士族群体的流动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17日第681期。
20.《魏末城民新考》,《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1期。
19.《权力之源:中古士族研究的理论分野》,《学术月刊》2014年第3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14年第11期;《光明日报》201441614版“论点摘编”。
18.《唐代太原士族的通婚关係及门第消融》,《第五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魏晋北朝山西人口分布的历史演变》,收于李书吉主编:《中古时期的汾河流域》,三晋出版社,2013年。
16.《史料批评、文本解读与中古士族政治史研究——<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路>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
15.《中古郡望的成立与崩溃——以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24期。
14.《北魏鲜卑丧葬礼俗考论》,《学术月刊》2013年第9期,人大複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13.《北魏城市与农村关係新论:一体融合抑或二元对立》,《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1论点摘编,人大複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12.《东汉时期的庇护者与託庇者关係考论》(译文),《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期。
11.《两魏齐周时代的家族分流与政权对峙——以墓誌所见太原士人为中心》,《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2年。
10.《论北魏太原士族群的集体复兴》,《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期,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
9.《两晋之际的士族生态与幽冀形势:以王浚为中心的考察》,《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8.《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坞壁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
7.《汉魏之际的人物评论与士风变迁》,《人文杂誌》2010年第5期。
6.《魏晋之际的党派分野和士族升降——以淮南三叛中的太原士族群为中心》,《复旦学报》
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複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0年第1期。
5.《西晋士族的婚姻网路与交游活动——以太原士族群为中心的考察》,《南都学坛》2009
年第5期。
4.《东夷校尉与汉晋东北亚国际秩序的变迁》,《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3期。
3.《永嘉乱后的并州局势——以刘琨刺并为中心》,《学术月刊》2008年第3期。
2.《从墓葬地看隋唐时期太原郭氏的迁徙》,《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年。
1.《西晋社会整合的新视角:再论齐王攸》,《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主要会议

1. 2011年7月,武汉大学,“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提交论文“两魏周齐的政权对峙与士人分流——以墓誌所见太原士人为中心”。
2. 2011年10月,山西大学,“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魏末城民身份辨析”,[作为主办方参加]。
3. 2013年7月,华东政法大学,“古代中国与东亚世界”国际讨论会,提交论文“中古郡望的成立与崩溃——以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为中心”。
4. 2013年8月,陕西师範大学,“第一届中国中古史前沿论坛”,提交论文“中古郡望的成立与崩溃——以太原王氏的谱系塑造为中心”(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24期转载),同时担任小组主持及评议人。
5. 2013年8月,湖南大学,“第五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高层论坛”,提交论文“魏末城民的身份属性与政治社会”。
6. 2014年3月,南京大学,“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国际青年学者工作坊,提交论文“魏末城民新考”(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1期)。
7. 2014年5月,首都师範大学,“中古中国的政治与制度”学术讨论会,评议王安泰论文“中国中古时期乐浪郡形象的变迁——以官爵号为中心”。
8. 2014年8月,华中师範大学,“第二届中国中古史前沿论坛”,评议牛敬飞论文“中古狄道辛氏研究”。
9. 2014年8月,西北师範大学,“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国际讨论会,提交论文“胙土命氏:汉魏士族形成新解”。
10. 2014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胙土命氏:汉魏士族形成新解”,担任小组主持及评议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