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楼赋》是着名古文家杨威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固楼赋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当代
- 作者:杨威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北固楼赋
文学体裁:赋
创作年代:当代
作者:杨威
出处:《杨威古文集(二)》
作品原文
北固楼赋
作者/杨威
赤后名区,朱方胜境「1」。星分牛斗,地接金陵「2」。开封远自周康之世,设都始于孙吴之年「3」。山雄吴楚,楼冠东南「4」。登临游目,旁眺无边「5」。岭饶烟霞,秦皇以为帝王之紫气「6」;瞩尽地域,梁武以为京口之壮观「7」。洪泽北豁,纳淮流以扬鲸波「8」;具区南开,吞苕溪而奔鼍浪「9」。钟阜触目,尽虎踞龙蟠之势「10」;钱湖玄览,呈淡妆浓抹之奇「11」。蛟腾骏迈,大江千里以奔来「12」;沃日滔天,巨海万顷而激远「13」。巫岫隐现,睹朝暮之云雨「14」;仙峤依微,睇鸿溟之蓬瀛「15」。三吴八十一州之城郭,雾列眼底「16」;五湖七十二峰之林树,烟迷目下「17」。
天堑一带,同二崤之地险「18」;金城千里,开六朝之帝绪「19」。孙仲谋发周郎之舟师,成鼎分之大业「20」;刘寄奴荡姚秦之甲兵,兆有宋之宝祚「21」。元秀丧德,二溟扬波「22」。蜀汉之战帆并临,幽并之徵骑大集「23」。五十里之臣虏,哀惶轵道「24」;三百年之王气,消散云烟「25」。昔人去矣,不见当年千秋主「26」;今我来兮,空留江山万古楼「27」。望六代之故墟,叹盛衰于兹地「28」。或分崩为雄才兴,或繁华以乱君灭「29」。世运隆替,岂道无常「30」?古曰:“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31」”斯诚纬世之恆规,经国之彝鑒也「32」。
作品注释
【注释】
【1】 赤后:指南方。古以南方配火,其色赤。后即后土,土地。《管子·幼官》:“饮于赤后之井。”尹知章注:“南方井也。”名区:指有名之地。王屮《头陀寺碑文》:“惟此名区,禅慧攸托。”朱方:指南方。刘基《梅颂》:“朱方之秀梅实硕兮。”胜境:佳境。风景优美的地方。《南史·萧暎传》:“胜境名山,多所寻履。”
【2】 星分: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左思《蜀都赋》:“九土星分。”牛斗: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吴越地区,当牛、斗二宿之分野。庾信《思旧铭》:“剑没丰城,气存牛斗。”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谢朓《鼓吹曲·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3】 开封:分封。陶潜《命子》:“书誓山河,启土开封。”周康:指周康王。镇江,古称“宜”,是周康王分封给宜侯时的称呼。设都:设立首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孙吴: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后汉建安十三年,孙吴分置宁国县。”公元209年,孙权把吴国首都自苏州迁至镇江,称为京城,后又迁至建业。
【4】 山:这里指北固山。吴楚: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楼:指北固楼。东南:泛指国家领域内的东南地区。张居正《论时政疏》:“今国赋所出,仰给东南,然民力有限,应办无穷。”
【5】 游目:放眼纵观。《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旁眺:环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无边:没有边际。郝经《沙洲夜泊》:“天连平楚无边阔,河入长淮彻底浑。”
【6】 烟霞:烟雾,云霞。玄奘《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秦皇:指秦始皇。相传秦始皇见镇江有帝王紫气,便令三千赭衣囚徒凿山以破之,镇江遂有丹徒之称。紫气: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梁辰鱼《浣纱记·治定》:“烟霞高捧,看郁郁稽山紫气浓。喜逢一统,车书尽同。”
【7】 瞩尽地域: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梁武帝登临北固楼,作《登北顾楼诗》,中有“历览穷天步,矖瞩尽地域”之句。梁武:南朝梁武帝。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汉桓祠老聃,梁武三捨身。”京口:镇江的别称。吴伟业《送周子俶》:“京口正用兵,仓皇过瓜步。”壮观:雄伟的景象。
【8】 洪泽:指洪泽湖。豁:壮阔貌。淮流:谓淮河的水流。鲸波:惊涛骇浪。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诗》:“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9】 具区:即太湖。又名震泽、笠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苕溪:水名。有二源,出浙江天目山之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之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由小梅、大浅两湖口注入太湖,为太湖重要水源。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鼍浪:巨浪。梁啓超《覆金山中华会馆书》:“航海者赌命于鲸涛鼍浪之窟。”
【10】 钟阜:指紫金山。唐彦谦《金陵九日》:“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触目:目光所及。《晋书·习凿齿传》:“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虎踞龙蟠: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通常指帝都而言,亦专指南京。倪瑞璇《金陵怀古》:“石头天险壮层城,虎踞龙蟠旧有名。”
【11】 钱湖:即杭州西湖。白居易《答微之见寄》:“禹庙未胜天竺寺,钱湖不羡若耶溪。”玄览:远望,远眺。徐彦伯《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12】 蛟腾:谓如蛟龙奔腾。骏迈:犹骏奔。谓如骏马急速奔行。大江:长江。
【13】 沃日:沖荡日头。形容波浪大。姚鼐《赠沈方谷》:“遥天沃日沧海波,长风送客淮南道。”滔天:瀰漫天际。形容水势极大。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巨海:大海。李白《金门答苏秀才》:“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万顷: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杨万里《过金沙洋望小海》:“万顷一碧波黏天。”激远:谓在远处腾涌。
【14】 巫岫:巫山。杜甫《江梅》:“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隐现:或隐或现。林则徐《中秋炮台眺月》:“三山倒影入海底,玉宇隐现开琼楼。”
【15】 仙峤:仙山。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依微: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鸿溟:大海。卢肇《海潮赋》:“固可以乘鸿溟以自安,受万有而不圮者也。”蓬瀛:蓬莱和瀛洲,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16】 三吴:指长江下游一带。李白《猛虎行》:“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八十一州:《三国演义》中称吴国疆域为六郡八十一州,因以八十一州代指东吴地域。城郭:泛指城市。苏轼《雷州》:“杀牛挝鼓祭,城郭为倾动。”雾列:谓如雾气般密集排列。眼底:眼中。齐己《寄双泉大师兄》:“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17】 五湖:太湖的别名。《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林树:树木,树林。陶潜《搜神后记》:“于此东行三十里,当有丘陵林树,状若社庙。”烟迷:谓云烟迷濛。目下:犹眼前。
【18】 天堑:天然的壕沟。言其险要可以隔断交通。指长江。李白《金陵》:“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一带: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冷朝阳《登灵善寺塔》:“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二崤:即崤山。因崤山分为东崤、西崤,故称。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别吕僧珍诗》:“推毂二崤岨,扬旆九河阴。”地险:谓险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汾水》:“盖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险也。”
【19】 金城千里:谓辽阔的疆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王勃《上刘右相书》:“铁山四面,金城千里。”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为六朝。黄遵宪《元武湖歌和龙松岑》:“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绮阁未渠央。”帝绪:犹帝业。王褒《四子讲德论》:“秦穆有王由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吕延济注:“绪,业也。”
【20】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因其年少,故称。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舟师:水军。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鼎分:犹鼎足三分。田锡《迭嶂楼赋》:“自春秋、战国之后,洎吴魏鼎分之际,干戈僭王,乘舆拟帝。”
【21】 刘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姚秦: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别称。甲兵:披甲的士兵。指军队。《荀子·王制》:“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兆:创建。如:兆祚,创建国统。《晋书·乐志下》:“宣兆祚,武开基。”有宋:朝代名。有,词头。指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宋函夏,帝图弘远。”宝祚:国统,国运。《宋书·恩幸传论》:“民忘宋德,虽非一涂,宝祚夙倾,实由于此。”
【22】 元秀:陈后主陈叔宝,字元秀。丧德:丧失德行。《北齐书·杨愔传》:“自天保五年已后,一人丧德,维持匡救,实有赖焉。”二溟:指南海与北海。《宋书·武帝纪上》:“二溟卷波,英风振路。”扬波:掀起波浪,比喻动乱。陈恭尹《饶歌》:“海不扬波万国通,三吴闽浙各乘风。”
【23】 蜀汉:蜀郡和汉中的并称。鲍照《拟古》:“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战帆:战船。陆龟蒙《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江色分明练绕台,战帆遥隔绮疏开。”幽并:幽州和并州的并称。鲍照《拟古》:“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征骑:指战马。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大集:大会聚。《后汉书·刘盆子传》:“三年正月,俱至弘农,与更始诸将连战克胜,众遂大集。”
【24】 臣虏:俘虏。李煜《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哀惶:悲伤惶恐。《隋书·炀帝纪下》:“境内哀惶,不胜其弊。”轵道:亭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借指亡国投降,或受降之所。古直《哀朝鲜》:“降王迎轵道,哀哉彼狡童。”
【25】 三百年:从公元229年至589年,先后在南京建都的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共历时三百余年。王气:旧指象徵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消散云烟: 比喻如云烟般消失净尽。
【26】 昔人:古人。《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当年:往年,昔年。郑谷《赠下第举公》:“见君失意我惆怅,记得当年落第情。”千秋:古时祝颂之词。意为千秋万世,永远存在。主:君王,帝王。
【27】 万古: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杜甫《戏为六绝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8】 六代:犹六朝。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故墟:遣址,废墟。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盛衰:兴盛与衰亡。司马光《燕台歌》:“万古苍茫空盛衰,燕台贤客姓名谁。”
【29】 分崩:分裂,崩乱。《周书·阎庆传》:“宇内分崩。”雄才:指才能出众的人。杜甫《冬到金华山观》:“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繁华:繁荣兴盛。贺铸《採桑子·罗敷歌》:“东南自古繁华地。”乱君:昏庸无道的君主。《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30】 世运:时代盛衰治乱的气运。元稹《楚歌》:“梁业雄图尽,遗孙世运消。”隆替:兴衰。《宋书·武帝纪中》:“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无常:没有一定的规律,变化不定。《书·蔡仲之命》:“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31】 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出自三国时期曹冏的《六代论》。
【32】 纬世:犹经世。治理天下。苏轼《谢诸郡启》:“硕德庇民,宏才纬世。”恆规:常规。刘基《官箴上》:“国有恆规,弱不可陵,愚不可欺,刚不可畏,媚不可随。”经国:治理国家。苏轼《永裕陵十月旦表本制》:“厉兵讲武,敢忘经国之谋。”彝鑒:永恆不变之龟鉴。《宋书·谢庄传》:“此先事之盛準,亦后王之彝鑒。”
作者简介
杨威,当代古文名家,字逸驎,号山泽故人,1985年生,安徽砀山人,中国矿业大学毕业。作品涉及序、赋、论、记、传、墓志铭等多种古代文体,出版有个人古文作品集《绍熙古泽》。2011年,作品《松江赋》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东方网联合举办的《松江赋》全国徵文比赛中,从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9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同年,作品《长治赋》在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长治赋》全国徵文比赛中,从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杨威以“绍前修之遗轨”为创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坠绪”为毕生追求,为文“崇骈俪之灵裁,重词句之雕析,章法谨严,辞藻赡丽,袭屈马之余风,播八代之流韵”,被誉为“一时之健笔,复古之表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