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水调歌头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2021-03-14 02:07:32 百科
水调歌头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水调歌头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
  • 创作年代:宋代
  • 作品体裁:词
  • 作者:辛弃疾

作者

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农民出身的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职期满。改为广德军通判。
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
乾道八年(1172)执掌滁州。
淳熙元年(1174),被荐举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后为仓部郎官、江西提点刑狱、京西转运判官、派遣执掌江陵府兼湖北安抚、执掌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五年(1178),被任命为大理少卿,后为湖北转运副使、湖南转运副使、执掌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后变更为执掌隆兴府兼江西安抚。
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揭发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选择居江西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间,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
绍熙三年(1192),被起用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执掌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以谏官黄艾、谢深甫的议论,自请充任祠禄官(有待遇而无权)而归。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移居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
嘉泰三年(1203),被起用执掌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
四年,改为执掌镇江府。
开禧元年(1205),复以言者的议论,充任祠禄官,祠禄官主管祭祀(奉祠)归铅山。
开禧三年(1208),年六十八,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
德祐元年(1275)追謚忠敏。
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余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一世。《宋史》有传。
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诗词正文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浅析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他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蕃)併兼寄吴子似(绍古)的。赵昌父是江西玉山人,距铅山不远,是词人闲居瓢泉时的好友。他奉祠家居,不求仕进,饮酒作诗,气度不凡,世人以为有陶靖节之风。吴子似在此期间曾任铅山县尉。寥[liáo]深远;宽广。阔[kuò]宽广;阔大。畴[chóu]以往;从前。畴昔:往昔、以前。
我有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以前梦想到天上去。
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摩挲[mósuō]揉搓、抚摸。素[sù]白色、本色、清淡不艳丽。俯仰[fǔyǎng]低头和抬头。
在梦幻中飞上青天,尽情地赏玩明月,抚摸着洁白的月亮,陶醉在神奇迷离的幻境之中,不知不觉人间已过了千年之久。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
“有客”指作者的好友赵昌父。骖[cān]驾车时位于两边的马。也泛指马或马车。鸾[luán]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也有说是雄凤凰。青山指李白,因为李白墓在当涂的青山西北。赤壁指苏轼,苏轼曾游赤壁,写过《赤壁赋》。
赵昌父驾着鸾凤飞升,在云间与李白、苏轼相遇,于是他们同作者相约到天宫去。
酌酒援北斗,我亦蝨其间。
酌[zhuó]喝酒、用壶倒酒。援[yuán]用手牵引。蝨同虱。
要北斗来倒酒喝酒,我不过是其中的虱子(作者自谦)而已。
少歌曰:“神甚放,形则眠。”
少[shǎo]稍;略。
小声歌唱起来:“身体虽然清静无为,好象在睡眠,但精神还是奔放的。”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
鸿鹄[hónghú]天鹅。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睹[dǔ]看见;观看。惘然[wǎngrán]失意的样子;忧思的样子、疑惑不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亏全”是以月亮的圆缺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
高高在上的天鹅,能看见天地方圆,作者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想要再唱歌时却醒来了,推开枕头似乎不满意的一个念头:人间的事情归根到底如同月亮的圆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人事难全的感慨。
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美人”指他的好友吴子似。婵娟【chánjuān】美女
可以和美人话语,可是有无情的秋水阻隔着。
作者遭朝中奸臣排挤,闲居乡野,报国无门,心中怨愤,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实现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从词中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