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锻铜浮雕

2021-03-17 08:51:35 百科
锻铜浮雕

锻铜浮雕

锻铜浮雕(又叫錾铜或敲铜),是利用铜材料的延展性兴起来得錾刻工艺,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百花中的一枝奇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锻铜浮雕
  • 其它名:錾铜、敲铜
  • 代表人物:朱炳仁、安建达、王艳飞
  • 代表人物:黄世芳、印萍

工艺介绍

锻铜浮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锻铜工艺品的造型,主要为平面的片活,片活是平装在某些器物上或悬挂起来供人欣赏。錾刻工艺的操作,是在设计好器行或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製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完成一件精美的錾刻工艺品需要十多道工艺流程,加上技术工人的格调创造,匠心独运地打造出个性化,现代化的雕塑作品。
锻铜是一种区别于铸铜的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锤打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重複这一过程,最终製作出艺术作品或其它生活、工业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锻铜这一传统工艺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和大众的喜爱。
作为浮雕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锻铜浮雕依其金属材料所特有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在壁画、壁饰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金属浮雕的重要表现形式。锻铜浮雕是以铜及铜合金板材为主要材料,各类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板材并用,通过锤锻加工製成金属艺术品或工艺品。

製作方法

火、锤子和錾子是锻铜的三个重要元素。
小型锻铜工艺作品或大型浮雕局部加工可以採取氧气加乙炔产生的高温加热,大型作品就需要生炉火鼓风加热。加热这一环节相对容易。加热后的铜板要用皮锤敲打平整。
适当比例的松香和土等原料放在容器内熔化后,将其倒入四周有3-5厘米高起边沿的工作檯上,用于固定加热后的铜板,此法比最初的沙袋法牢固且锤錾手感好。
锤子和錾子的运用则是整个锻铜工艺的关键,这即是“锻铜“又被称为“錾铜”的原因。每个锻铜师傅手中都有上百把形式各样的錾子,在铜板上用这些錾子勾勒出高低起伏的线条叫“走线”,快速準确的按图纸走线是需要下几年的功夫的,尤其是一些关键部分,比如人物的面部特徵等。大型锻铜作品需要多名锻铜工匠的配合和集体创作,一些工艺过程要求工匠的配合要十分默契,比如有时需要将铜板悬挂起来,锻铜师傅们在铜板的两侧同时作业,使每一个高低错落的线条达到完美。
之后的作品再经过焊接组装、打磨刨光或做旧上色处理,一件作品就完成了。

锻铜浮雕保养

锻铜浮雕的种保养的秘诀
一、首先是放置问题:将锻铜浮雕-铜雕放置在乾燥的房屋,保持乾净,温度保持在16-22摄氏度,相对湿度45%-50%。
二、其次,锻铜浮雕-铜雕工艺品上的尘埃,要用乾净而柔软的布片揩去,而那些需要特别小心的细节(易断、易损),要用柔软的毛刷刷去或用吸尘器吸走或是吹去尘埃。
三、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锻铜浮雕-铜雕工艺品摆放时间过长之后,依据摆放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暗哑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用棉丝质的细布轻轻来回擦拭,可达到抛光的效果,从而让表面的保护蜡层重新焕发光彩。

代表人物

我国当代製作锻铜工艺浮雕的代表人物有:朱炳仁、安建达、黄世芳、王克华(铜德)、印萍等。
朱炳仁,男,1944年11月出生,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总公司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总工艺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範。朱炳仁是“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长期从事铜工艺美术设计、製作,技艺高超,有许多匠心独运的传世之作,为铜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近年来,他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採用高科技铜建筑技术,先后製作了桂林桐高塔、杭州雷峰塔、西安《唐玄奘求法图》铜壁画、峨眉山金顶铜殿、常州天宁寺中国第一高塔等,并获得62项国家专利,着有《中国当代铜建筑艺术》图文集,多篇论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曾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範、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安建达,探索环境雕塑浮雕艺术之路始自90年代初。系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98年,安建达艺术获全国校园文化大奖。2000年,安建达艺术壁画浮雕获中国装饰协会推荐产品。2001年,安建达艺术作品赴英国巡迴展,被当地艺术收藏家收藏。2004年安建达艺术壁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区。2005年安建达艺术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录製电视专题片《千锤百鍊的艺术》。2006年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展。2007年入选中国“泛雕塑”艺术大展。2008年,中央电视台录製专题片《铜雕侠影》。2000年至今,安建达环境建筑浮雕作品在国内己达上百处,作品千余幅。安建达艺术铜雕举办3次专题艺术展。2000年至今,被“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中国美术》、《雕塑艺术》、《美术嚮导》、《美术教育》、《建筑报》、《建材》、《绿色家园》、《精品家园》、《中国少年儿童研究》、《社区》等30多家媒体报导。
王艳飞,男,16岁在工艺品厂学习锻铜手工艺,18岁被聘请到北京当锻铜师傅,进入故宫,参与锻造了故宫里足以以假乱真的铜雕複製品。这些完美的複製品也成就了王艳飞完美的艺术经历,同时也开阔了眼界。30多年来一直坚守锻铜手工艺阵地,如今是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厦门雕塑艺术委员会理事,厦门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等荣誉。同时获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浮雕锻造基地,厦门大学雕塑锻造基地,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实习基地。
紫铜黄铜锻造浮雕紫铜黄铜锻造浮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