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楮可以代钱货论

2021-05-02 00:09:35 百科

楮可以代钱货论

楮可以代钱货论是中国明代人刘定之(公元1409—1469年) 对纸币与铜钱关係问题的认识。刘定之认为,人们使用纸币,意在用纸币代替铜钱; 从根本上说,人们使用货币,在于货币 (铜钱或纸币) 能够买到商品 (谷帛等),据此,纸币对人们而言可说是寒可衣,饥可食了。

刘定之说:“民者所赖以生者谷帛,而一环之钱诚若何所用者?然而钱可以致谷帛,则用钱可也。民之所赖以用者钱货,而一尺之楮又若何所用者?然而楮可以代钱货,则用楮可也”(《刘文安公策略》卷六)“历朝钱法钞法得失”; “珠玉金宝可以为用矣,而不能多得,谷帛可以为用矣,而不能致远,腰万贯之缗,手方寸之楮,寒可以衣,饥可以食,不珠玉而自富,不金宝而自足,盖亦古人换世便民之良规也” (同前书,卷十,“钱钞法制异同”)。刘定之虽然不反对实行纸币制度,但他却主张在纸币膨胀贬值的时候应实行收缩通货政策,使纸币发行不过多也不过少; 纸币制度的顺畅实行,要求政府确保新钞的投放回笼渠道畅通,适时适度 “上之所以赏赐俸给者以渐而出之,下之所以输纳赋税者时或而取之”; 对于流通中需要回笼的旧钞,政府可根据厚本抑末原则向商人收税,向罪犯收赎罪费,由政府动用国库银钱收兑等途径付诸实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