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绫波号驱逐舰

2021-05-19 10:14:07 百科
绫波号驱逐舰

绫波号驱逐舰

“绫波号”是日本海军吹雪级 特Ⅱ型驱逐舰1号舰(吹雪级型11号舰)1929.10.5建成 1942.11.15在瓜岛海战中被美战列舰“华盛顿”号击沉

另外"绫波"二字被做为EVA中的绫波丽的名字,以军舰作为人物的名字是这部经典动漫的一贯作风.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绫波号驱逐舰
  • 英文名称:AYANAMI Destroyer 
  • 前型/级:吹雪级特Ⅰ型
  • 次型/级:吹雪级特Ⅲ型
  • 研製时间:1924-1928
  • 服役时间:1930年4月30日
  • 定型时间:1927年
  • 国家:日本
  • 造船厂:藤永田造船所
  • 舰船类型:驱逐舰 

发展沿革

1923年,日本海军订购了5艘全新特型驱逐舰,这就是着名的特型模式Ⅰ,它的体型高大,採用齿轮传动的蒸汽轮机动力装置,功率强劲,静水航速可达38节。“吹雪”级装备了全封闭式的A型双联5英寸主炮3座(比其他国家早好几年),使其火力比一些轻巡洋舰还要强。舰上还装备了当时直径最大的9具(三联装)24英寸鱼雷发射管。“吹雪”级造了10艘后,又建造了第二批(模式Ⅱ6艘和模式Ⅱ改4艘)10艘,它们的主炮改为B型双联5英寸高平两用炮,这种炮的仰角达70度,大大超过了A型的40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高平两用炮。1933年,“吹雪”级经过进一步改进,原来的九○式压缩空气鱼雷被强有力的九三式“长矛”鱼雷替代,这种大型鱼雷由液态氧来驱动,航速与续航力均相当惊人,一枚“长矛”鱼雷就可击沉一艘巡洋舰。更可怕的是,由于发动机尾气气泡可在水中溶解(不含氮气),这种鱼雷在航行时几乎没有尾迹,使敌舰难以规避鱼雷攻击。
1935年几艘特型驱逐舰遭颱风袭击,损坏严重。日本海军于是对特型驱逐舰的舰体和上层建筑进行补强,改装完成后标準排水量增加到2090吨,航速降为34节。
1942—43年,大部分特型驱逐舰拆除X主炮塔并改为6座25毫米防空炮,另加装25毫米防空炮8座和12.7毫米高射炮2座,模式Ⅰ的A型炮塔改换为高平两用炮塔,舰尾的布雷与扫雷具被移除,改为4座深水炸弹投掷器。1944年25毫米防空炮增至22座,12.7毫米高射炮增至6—10座。
在1932年(昭和7年),参与了第一次上海事变中的上海登入作战。于1937年日中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了8月的呉淞登入、11月的杭州湾登入等作战。而在1941年2月至3月,则负责在华南作战中封锁沿岸的任务。
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进入了萨沃岛南水道的“绫波”的了望员在靠近舰首右方距离8000发现以单纵阵航行的美军舰队。同时间,正与美军舰队交战﹐属于扫讨队主队的“川内”向日本舰队全舰报告‘发现敌方舰队(敌舰队発见)’,不过“绫波”却接收不到这个报告(有可能通讯电波被萨沃岛阻挡)。此时,“绫波”舰长作间英迩中佐下达了“右炮战、右鱼雷战”的命令,在向主队报告“敌方为驱逐舰4只、重巡1只”(将战舰误认为重巡洋舰)后将航速增至30节并开始突击。不幸地,此时扫讨队主队的“川内”及2艘驱逐舰舰因形势不利暂时往后退却。就此变成了“绫波”单舰面对美军2艘战舰、4艘驱逐舰的局面。
此战绫波的战果为击沉2艘、重伤1艘驱逐舰,也令“南达科他”号的供电切断(当时日本方面误认“南达科他”号为重巡洋舰,并因“从重巡实施的炮击停止”就判断该“重巡”被击沉。但这其实是没有明确根据的异说)并使其不能发炮(实际上进行射击的是“南达科他”号的两用炮),而自身最终也被击沉。
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期间,当时整支第2舰队总共击沉击伤了4艘敌舰,当中一半战果就是是出自绫波。因此在日军中得到了“黑豹”、“鬼神”的称呼。

性能数据

完成年代 1928-1931年
尺寸 118.41m×10.36m×3.2m
排 水 量 1,680吨(原型)/2090吨(改装后)
主炮 A型双联5吋炮3座(模式Ⅰ);
B型双联5吋炮3座(模式Ⅱ和模式Ⅱ改)
鱼雷 九○式三联24吋鱼雷发射管3具
高炮 单管12.7毫米高射炮2座;
后增至22门25mm防空高炮,10门13mm防空机枪
水雷兵器 布雷与扫雷具
舰员 197人
最大航速 38节(原型)/34节(改装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