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雪型驱逐舰(日文:吹雪型駆逐舰/ふぶきがたくちくかん,英文:Fubuki class destroyer),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下建造的舰队型驱逐舰。船体设计为二段式的船首楼型,拥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及相对于排水量的重武装(炮塔式12.7厘米连装炮3座,61公厘鱼雷发射管9门配备在船身中线,装载预备鱼雷),对当时的列强海军驱逐舰给予了冲击。同舰型常以首舰命名,但本型可分3种不同船型,因此也通称特型驱逐舰。“特型”名称由来为1924年,舰政本部为满足新型驱逐舰要求而设定的“特型驱逐舰对策委员会”。虽然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已被视为旧式军舰,但是仍作为水雷战队的主力,航空母舰护卫,运输船团护卫而活跃,损失极大。最后仅有潮号和响号倖存到终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吹雪型驱逐舰
- 英文名称:Fubuki class destroyer
- 国家:日本
- 舰艇类型:驱逐舰
简介
舰型概观
舰种: 一等驱逐舰
拥有国: 日本
前型: 睦月型驱逐舰
次型: 初春型驱逐舰
亚型: I型(吹雪型)
改I型:(浦波型)
II型:(绫波型)
改II型:(胧型)
III型:(暁型)
计画数: 24
建造数: 24
完成数: 24
服役数: 24
损失数: 22
除役数: 2
性能诸元
标準排水量: 1,680吨
全长: 118.5米
水线长: 105.3米
舷宽: 10.36米
吃水: 3.2米
锅炉: ロ号舰本式重油锅炉4座(Ⅲ型3座)
引擎: 舰本式蒸汽涡轮主机2座
出力: 50,000马力
最高速度: 38.0节
续航距离: 5,000浬(14节)
乘员: 219人
武器装备: 50倍径12.7厘米连装炮3座6门
7.7公厘单装机枪2挺(Ⅰ型)
13公厘单装机炮2挺(Ⅱ、Ⅲ型)
61厘米3连装鱼雷发射管3座
(八年式鱼雷18枚)
深水炸弹18枚
构型
吹雪型由于建造期间长,不同阶段的设计都有所变更,因此出现多种分类。常以外形区分为特I型(10只)、特II型(10只)、特III型(4只)
特I型
I型(吹雪型,吹雪~矶波9只)
大正12年度计画建造的初期型10只。搭载A型12.7厘米连装炮塔。但从10号舰浦波起设计变更。
改I型(浦波型,浦波1只)
1 0号舰浦波,和后述的II型为相同船体,但搭载A型炮,成为I型和II型折衷的形态,因此被称作改I型(或IA型)。原本浦波作为II型即将完工,不过当时由于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召开,为了有利交渉经过半年赶工加快竣工,只是新型B型炮塔来不及装配,只好装载A型炮塔。
特II型
II型(绫波型,绫波~狭雾6只)
昭和2年度计画建造的II型10只,以绫波为首舰。为了舰桥结构大型化,暴风雨时防止吸入海水的锅炉进气口从烟管型变更为碗型(之后成为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基本设计)。以及主炮炮塔由I型最高仰角40度的A型,改成提高到75度的B型炮塔。
改II型(胧型,胧~潮4只)
II型的胧以下4只,除了外观上和其他的II型舰相比烟囱的高度较低,从胧之后到III型的8只还在功能上强化了鱼雷战指挥机能。为此也有分类出改 II型(或IIA型)来区别这4只。
特III型
III型(晓型,晓~电4只)
除了功能加强而大型化的舰桥,随着主机的出力增大和空气余热机的採用,锅炉由原本的4座减少为3座,因此而缩小的一号烟囱,是III型外表上显着的特徵,航行性能和续航距离也提高了,不过减少1座锅炉使吃水减少,各种指挥装置的複杂化和舰桥的大型化等使得重心变高、复原性下降,在友鹤事件和第四舰队事件之后进行了改装。
同型舰
特I型
吹雪(ふぶき)
1928年8月10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2年10月11日沉没
白雪(しらゆき)
1928年12月18日于横滨船渠完工
1943年3月3日沉没
初雪(はつゆき)
1929年3月30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3年7月17日沉没
深雪(みゆき)
1929年6月29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34年6月29日沉没
丛云(むらくも)
1929年5月10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2年6月29日沉没
东云(しののめ)
1928年7月25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
1941年12月17日沉没
薄云(うすぐも)
1928年7月26日石川岛造船所完工
1944年7月7日沉没
白云(しらくも)
1928年7月28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4年3月16日沉没
矶波(いそなみ)
1928年6月30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3年4月9日沉没
浦波(うらなみ)
1929年6月30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
1944年10月26日沉没
特II型
绫波(あやなみ)
1930年4月30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2年11月15日沉没
敷波(しきなみ)
1929年12月24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4年9月12日沉没
朝雾(あさぎり)
1930年6月30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
1942年8月28日沉没
夕雾(ゆうぎり/ゆふぎり)
1930年12月3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3年11月25日沉没
天雾(あまぎり)
1930年11月10日于完工
1944年4月23日沉没
狭雾(さぎり)
1931年1月31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1年12月24日沉没
胧(おぼろ)
1931年10月31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
1942年12月24日沉没
曙(あけぼの)
1931年7月31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4年11月13日沉没
涟(さざなみ)
1932年5月19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4年1月14日沉没
潮(うしお/うしほ)
1931年11月14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5年9月15日除籍 1948年8月4日解体
特III型
晓(あかつき)
1932年11月30日于佐世保海军工厂完工
1942年11月13日沉没
响(ひびき)
1933年3月31日于舞鹤海军工厂完工
1945年10月5日除籍 1947年7月5日作为赔偿舰引渡至苏联
雷(いかずち)
1932年8月15日于浦贺船渠完工
1944年4月14日沉没
电(いなずま)
1932年11月15日于藤永田造船所完工
1944年5月14日沉没
参考文献
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19号 ‘水雷戦队2 阳炎型駆逐舰’. 学习研究社. 1998年. ISBN 978-4-05-601918-5 (日文).
太平洋戦史シリーズ70号 ‘完全版 特型駆逐舰’. 学习研究社. 2010年. ISBN 978-4-05-606020-7 (日文).
片桐大自. 联合舰队军舰大全. 麦田出版. 1997年. ISBN 957-708-533-4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