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是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物。
基本介绍
- 书名: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
- 页数:119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开本:32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丛书名: 欧亚文明大行走丛书
平装: 11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806812849
条形码: 9787806812846
尺寸: 20.6 x 14 x 0.6 cm
重量: 181 g
作者简介
郭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1971年生于春城昆明。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以历史学硕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参加过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恶侯墓地、北京琉璃河西周遗址、云南省剑川县石窟、新疆拜城县多岗墓地、德国铁器时代墓地和南京栖霞山佛教石窟等地的考古工作。担任中央电视台10频道20集专题节目《永远的丝路》学术统筹。致力于新疆、欧亚草原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主要论着:《鍑中乾坤:青铜鍑与草原文明》、《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与战马》和《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巡礼》等。
内容简介
各种类型的文化,在这里生成衍变,碰撞融合。彪悍粗犷的游牧文化只是一个侧面。绿洲里的城邦,农耕社会的安定生活,同样产生了灿烂的文明。凭藉横贯其间的欧亚“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传递播扬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有精神。中世纪晚期的大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成为人类智力探索和艺术创造的杰出中心之一。内陆地域的相对封闭,为各民族创造样式丰富而永不过时的艺术精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媒体评论
后记
这本小书是在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基础上加工完成的,主要是把原来枯燥的研究文章改得通俗生动一些,并加入了一些相关的内容。此书得以和读者见面,首先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芮传明先生为我联繫了出版社,并一直给予热情的帮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的承载先生也为此书付出很多心血。我对青铜鳆的研究得到了许多机构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首先是我的导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的林梅村教授,是他带我走入了这个充满生机的研究领域,并一直给予我悉心的关心、支持和指导;通过日本学者谷丰信先生的帮助,日本金泽大学的高浜秀教授给予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北京大学考古系的赵化成、刘绪、齐东方、李水城、徐天进、闫亚林、王力之、林立、王海城、魏正中、陈凌等很多老师和同学给予了热心的帮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祁小山先生惠贻了他摄製的所有铜鳆照片,新疆伊犁地区文物管理所的安英新所长惠允刊登没有发表过的铜鍑照片;在我调研期间,各地的文物机构提供我参观学习的机会,田广金、魏坚、付字、程玺、苏东、马利清、李进增、罗丰、耿志强、刘玉林、张文举、周伟洲、安家瑶、钱耀鹏、颜松、孙危、齐瑜等诸位先生女士热情相助。这样的真诚帮助一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锲而不捨。在成书过程中,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室提供相关书籍,信息科技中心的袁靖、李淼惠允我使用他们的仪器,张蕾同事热情相助。还有余太山、梅建军、李裕群、赵志君、朱岩石、李肖、刘建国、申云燕等诸位先生女士都曾伸出相助之手。我想这本小书凝聚了这些好心人的心血,谨对以上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主编寄语
草原文明之谜
一 斯基泰来自遥远的东方吗
古希腊诗人笔下的的斯基泰人
青铜鍑中藏着斯基泰人的身世
二 寻找青铜鳆
考古发观中的早期铜鍑
铜器铭文的提示
青铜鍑起源的文化背景
三 最早西传的中国北方青铜器
铜鍑的漫舞
大迁徙:铜鍑西传的假设
四 青铜鳆映出的身影
直立环耳铜鍑、椭圆腹体铜鍑与鲜虞白狄
斜肩耳铜鍑:新疆的创造
五 塞人与铜鳆
阿姆河宝藏·金人墓·黄金崇拜
纹身·水神崇拜·铜鍑
六 草原上的“秦始皇”
匈奴人的墓葬
匈人铜鍑:从“山”字形耳到蘑菇形耳
蘑菇形耳铜鍑:匈奴西迁的明证
七 青铜(铁)鳆在中国北方的最后扩散
鲜单;鍑的绝唱
鲜卑铜鍑:圈足镂孔、鼓腹、尖厨状腹腐
圆底大锅:铜鍑的余韵
八 鍑中日月小:从铜鍑看古代民族关係
炫耀军功的道具
晋人与戎狄
赵卿子的爱将
九 耳饰与信仰
耳突·犄角·信仰
鹿的崇拜
青铜鍑与雄性崇拜
十 鍑的用途
鍑的用途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