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洛阳号护卫舰(建国初期护卫舰)

2021-03-15 23:43:40 百科
洛阳号护卫舰(建国初期护卫舰)

洛阳号护卫舰(建国初期护卫舰)

洛阳号护卫舰原为二战中澳大利亚巴瑟斯特级(Bathurst)扫雷舰本迪哥(Bendigo)号,舷号J187,1941年5月10日悉尼夸克突船厂建成服役。二战结束后被售往香港成为商船“祥兴”号,后被人民海军购回,经改装和抢修,恢复了战斗力成为护卫舰“洛阳”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洛阳号护卫舰
  • 服役时间:1941年5月10日
  • 国家:澳大利亚、中国
  • 舰长:56.6米
  • 排水量:815吨(标準载)1150吨()
  • 舰型:护卫舰
  • 舰员:110人

发展沿革

原为澳大利亚巴瑟斯特级(Bathurst)扫雷舰本迪哥(Bendigo)号,舷号J187,1941年5月10日悉尼夸克突船厂建造。二战中先后驻守澳大利亚、纽几内亚和菲律宾。
洛阳号前身本迪哥号J187洛阳号前身本迪哥号J187
1950年10月拆除武器作为商船卖给香港,更名为“祥兴”号,后被解放军购买加装苏式武器,12月4日命名为洛阳舰,舷号617。
1951年3月16日,归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领导,舰长林赓尧、政治委员解飞。
1953年2月19日至22日,毛泽东主席乘坐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长江舰由洛阳舰护航从武汉到南京视察海军舰艇部队。21日,毛主席登上洛阳舰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8年3月24日,调归护航舰第八大队。舷号826
1968年11月3日,刘少奇副主席视察洛阳舰。
改装后的祥兴号客轮改装后的祥兴号客轮
1961年10月1日,改舷号225。
1968年2月15日,被授予荣誉舷号53-220。
1974年6月,连续安全航行12年计4万海里,记二等功1次。
1977年4月6日改为练习舰,改舷号546(实际涂装舷号53-220)。
1978年12月,调归护卫舰某支队,改舷号514(实际涂装舷号53-220))
1980年9月,撤销荣誉舷号,改舷号523。
1981年12月31日,根据上级通知退役报废。
1982年2月27日,正式退役。

性能数据

舰型:护卫舰。
排水量:815吨(标準)1150吨(满载)。
主尺度:舰长56.6米,舰宽9.4米。
最大航速:15节。
武备:2座苏式100毫米火炮,2座苏式37毫米火炮。
舰员:110人。
建造信息
建造厂:悉尼夸克突船厂。
建成时间:1941年5月10日。

服役事件

1953年2月19日至22日,毛泽东主席乘坐华东军区海军第五舰队长江舰由洛阳舰护航从武汉到南京视察海军舰艇部队。21日,毛主席登上洛阳舰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1953年2月21日,毛主席在洛阳舰上与官兵合影1953年2月21日,毛主席在洛阳舰上与官兵合影
1968年2月15日,被授予荣誉舷号53-220。
1958年11月3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在东海舰队副司令员马龙等陪同下乘洛阳舰(舷号826)到舟山群岛视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