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黄芩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六。为剂,具有(1)《玉机微义》:去湿热,和中活血。(2)《痘科类编释义》:调和脾胃之功效。主治(1)《卫生保鑒》: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2)《痘科类编释义》:疹后痢疾。
基本介绍
- 出处:《卫生宝鉴》卷十六
- 组成:白朮一两,黄芩七钱,甘草三钱
- 功用:去湿热,和中活血;调和脾胃
别名
白朮黄芩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组成
白朮一两,黄芩七钱,甘草三钱。
用法
上㕮咀,作三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
功用
《玉机微义》:去湿热,和中活血。(2)《痘科类编释义》:调和脾胃。
主治
(1)《卫生保鑒》: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2)《痘科类编释义》:疹后痢疾。
附方
白朮黄芩汤
组成:白朮五钱,条芩四钱,苏叶三钱,生姜为引。
主治:妊娠中湿,其症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浊,头痛,鼻塞。
出处:《女科医则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