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2019-01-22 22:05:57 百科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中国专门摄製科学教育影片的主要厂家之一。1960年 3月12日在北京成立。1985年全厂有编剧﹑导演﹑摄影﹑动画﹑特技﹑特技摄影﹑照明﹑美工﹑录音﹑剪辑等创作和技术人员280余人﹐并设定有同上述专业相应的创作部门和生产车间。可以组成30个摄製组﹐年产35毫米彩色科教片约 150本(每本以10分钟计)﹐同时摄製少量电视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 外文名:Beijing film developing and video technology factory
  • 成立时间:1960年 3月12日
  • 成立地点:北京
  • 製片方针: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
  • 摄製组数:30个
  • 人数:280余人

简介

製片方针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该厂製片方针是﹕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普及和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为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为使题材切合社会的需要﹐该厂每年採访国务院各部委﹑科研单位和省市有关部门﹐并在基层调查了解民众需要﹐经过综合平衡拟定题材计画。其中业务部门所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科教片﹐由所需部门自费定製﹐製片厂按专业要求摄製。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

发展历程

从1980年开始﹐ 该厂开展了与国外合作拍片的製片业务。自建厂到1985年底生产普及片﹑技术推广片﹑教学片﹑科研片﹑科技简报﹑美术片等总计 662部。其中定製片 127部。许多影片在社会各行业中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讚赏。其中优秀影片有《对虾》﹑《植物细胞分裂》﹑《水地棉花蹲苗》﹑《宇宙》﹑《黄鼬》﹑《古潜山油田》﹑《预防小儿麻痹症》﹑《生物进化》﹑《绿化祖国》﹑《遥感》﹑《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尼罗罗非鱼》﹑《李可染山水画艺术》﹑《苦禅写意》﹑《昆虫的身体构造与功能》﹑《灰喜鹊》﹑《黄河与森林》﹑《崛起的第三金属──钛》等。1963~1985年﹐得到国内﹑国际各种优秀影片奖励的有76部。
2003年,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成立翻译片部,挂牌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製中心”,译製了大量外国电影《亚瑟王》《金刚》《超人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终结者》,接替原有的北京电影製片厂译製片工作,影片挂名译製单位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製片厂”。

现有加工製作项目

沖洗

65mm、35mm、16mm彩色底片;70mm、35mm、32mm、16mm彩色正片;35mm、32mm黑白底片。

製作加工

35mm、32mm、16mm彩色中间片;70mm、35mm、32mm、16mm彩色正片及幻灯片;35mm黑白中间片。故事片及广告的非线性编辑;彩色及黑白字幕製作;电影及电视剧译製;广告后期製作;标清胶转磁;高清胶转磁;医用X光胶片沖洗套药;印刷製版沖洗套药;汽车防冻液等化工产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