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太山也。从山,代声。——《说文》。朱按,在今 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岱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
- 笔顺:32154252
- 五笔86:WAMJ
- 基本字义:中国泰山的别称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山,部外笔画:4,总笔画:8
笔顺
32154252
编码
五笔86:WAMJ;五笔98:WAYM;仓颉:OPU;四角号码:23772;Unicode:U+5CB1;CJK:统一汉字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代山
汉字部件分解: 亻弋山
笔顺编号: 32154252
笔顺读写:撇竖斜钩点竖竖折竖
基本字义
中国泰山的别称。亦称“岱宗”、“岱岳”。
方言集汇
粤语:doi6
围头话:döi6
客家话:toi4
[海陆丰腔] toi6
[梅州腔] toi5
[宝安腔] toi3
[台湾四县腔] toi5
[客英字典] toi5
潮州话:dai3
英语
Daishan, 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a
详细解释
岱 Dài
〈名〉
1. (形声。从山,代声。本义:泰山的别称。也叫“岱宗”、“岱岳”。)
2. 同本义 [Taishan mountain]
岱,太山也。从山,代声。——《说文》。朱按,在今 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
河东 岱。——《尔雅》。按,此言 岱与 华岳恆衡为五镇之一也。
则有九镇。又泰山为东岳。——《周礼·职方式》。按,此言 岱与 华霍恆嵩为五岳之长也。 唐虞则言四岳, 霍即 衡山。
东方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白虎通·巡狩》
太山王者告代之处,为五岳之宗,故曰岱宗。——《后汉书·安帝纪》注
古树森齐,聒聒幽禽鸣远岱。——《西游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杜甫
3. 又如:岱斗(泰山、北斗);岱舆(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4. 古国名 [Tai state]。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
常用词组
【岱祠】Dài Cí[Dai temple] 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又称“岱庙”
【岱人】一译"岱依人"。越南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越北地区和北部中游各省。
【岱山】县名。在浙江省东北部,舟山群岛中部。
【岱岳】即泰山。
【岱庙】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内。祀泰山神。
【岱宗】即泰山。古代以为诸山之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徒耐切《集韵》《韵会》待戴切《正韵》度耐切,𠀤音逮。《说文》泰山也。《白虎通》东岳为岱宗者,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通志略》山高四十余里,凡十八盘,由南天门历东西二天门,至绝顶。上有秦时无字𥓓,其祠曰靑帝,去黄河二百余里。《风俗通》岱,胎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隂阳之交,触石肤寸而合,不终朝而徧雨天下,故为五岳之长。 《正字通》东岳,古但称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
说文解字
太山也。从山代声。徒耐切
说文解字注
(岱)大山也。大作太者、俗改也。域中冣大之山、故曰大山。作太、作泰皆俗。释山曰。泰山为东岳。毛传曰。东岳、岱。尧典。至于岱宗。封禅书、郊祀志曰。岱宗、泰山也。禹贡、职方皆曰岱。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从山。代声。徒耐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