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埃利希氏体病的由犬埃利希氏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呕吐、黄疸、进行性消瘦和严重贫血等症状为特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犬埃利希氏体病
- 性质:医学
- 类别:疾病
- 属于:慢性传染病
简介
犬埃利希氏体病的由犬埃利希氏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呕吐、黄疸、进行性消瘦和严重贫血等症状为特徵。
病原与流行病学
犬埃利希氏体属于立克次体目,埃立克次体簇。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菌体呈蓝色。感染犬的皮肤丝状菌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毛疮白癣菌等,这些菌分别占有本病病原的70%、20%和10%。
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播,亦可经术梳刷用具等间接传播。
症状
犬埃利希氏体感染的潜伏期为8-20天,当病原侵入血液和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后开始出现症状。因犬的年龄、品种、免疫状态及病原不同而表现不同。病程一般经过急性期、亚临床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急性期:持续2-4周,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慾下降嗜睡、口鼻流出黏液脓性分泌物、身体僵硬、不愿活动、四肢或下腹水肿,咳嗽或呼吸困难。患犬抗病力降低,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血小板减少。另外,在急性期病犬体表往往能找到寄生的蜱。
亚临床期:急性期病犬较少死亡,多数病犬临床症状逐渐消失而转入亚临床阶段,其体温和体重基本恢复正常。但血象指标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和高球蛋白血症。亚临床阶段可持续40-120天,仍不能康复的犬则转入慢性期。
慢性期:病犬主要表现为恶性贫血和严重消瘦。临床症状包括脾脏显着肿大、肾小球肾炎、肾衰歇、间质性肺炎、前眼色素层炎、小脑共济失调、感觉过敏或麻痹。长头型品种的犬,常见鼻出血。
所有犬种可见血尿、黑粪症及皮肤和黏膜淤斑。血象严重异常,各类血细胞严重减少,血小板减少。本病与巴贝斯虫、血巴尔通氏体等混合感染时,致死率高。幼犬较成年犬高。有的患犬皮肤有圆形、椭圆形的脱毛或被毛断裂病灶,多处发生时可互相融合成片,具有细鳞屑或形成明显的痂皮。若无继发感染则不瘙痒。有局限性脱毛或丘疹,形成血痂样小痂皮。有的全身脱毛,皮肤明显增厚。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分析,结合血液检查和器官压片,在单核细胞内发现犬埃立克氏体,即可确诊。
防 治
套用广谱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疗效。淤斑首选药物为四环素每千克体重22毫克,口服每日3次,急性病例至少连用2周,慢性病例至少连用1-2个月。当四环素无效时可用强力霉素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口服或静脉注射,2次/天,连用10-14天。另外,还可用土霉素每千克体重33毫克,连续口服2周。对危重病犬应注意採取对症治疗,有条件的可进行输血、补液、给于补血等措施。发现病犬要早期隔离治疗,以免复发或成为传染源。丝状菌于脱毛的被毛的被毛上可长期存活,且可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因此要用流水彻底沖洗污染的环境。同时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