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米靖(天津大学副教授)

2021-04-18 22:10:05 百科

米靖(天津大学副教授)

米靖,男,1975年12月出生。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米靖
  • 出生日期:1975年12月
  • 职业: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
  • 毕业院校: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院

人物经历

1993.9~1997.7内蒙古师範大学教育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学士;
1997.9~2000.7山西师範大学教科所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硕士;
2000.9~2003.7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史专业,研究生,博士;
2003.7~ 今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王炳照先生。现任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天津大学米靖副教授天津大学米靖副教授
2005年8月7-9日,赴泰国曼国参加Unesco-Unevoc Network主管会议;
2006年5月8-9日,赴斯里兰卡科隆坡参加Unesco-Unevoc Network主管会议;
2005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赴澳大利亚考察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1月至3月,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作访问讲师;
2008年4月14日至18日,赴菲律宾参加unevoc职教国际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天津分社研究员,Unesco-Unevoc Networ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网路)中国天津中心负责人。

主讲课程

教育史,职业教育学。

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学、教育史。

主要贡献

专着教材

《现代职业教育论》,独着,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独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经学与两汉教育》,独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参着约1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参着约5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制度的建构与超越:北京师範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範教育》(与胡艳合着),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主编天津市普通中国小地方课程教材《社会职业》(上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学术论文

《老子论教育》,中国道教,2001年第6期。
《论〈管子〉中黄老道家“德刑相辅”的教育思想》,管子学刊,2001年第3期。
《论〈管子〉中黄老道家的“不言之教”思想》,教育史研究,2001年第2期。
《〈鹖冠子〉教育思想浅析》,中国道教,2002年第5期。
《北京师範大学与新中国高师师资培养培训五十年》,高等师範教育研究, 2002年第4期。
《论知识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套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9期。
《论先秦道家黄老学派教化观的特点和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6期。
《当代少年儿童素质发展状况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8期。
《英国近年推动终生学习举措透析》,外国中国小教育,2002年第5期。
《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看先秦黄老道家教育思想》,教育史研究,2002年第3期。
《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新出土简帛佚籍与中国教育史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人大複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
《马丁·布伯对话教学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当前影响少年儿童素质发展外因的实证分析与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职业培训》,中国培训,2004年第11期。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9期(人大複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
《论大学知识管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係》,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包制度述评》,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2期。
《当代国外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型及启示》,职教通讯,2005年第5期。
《论知识管理与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8期。
《部分国家和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借鉴》,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06年3月(下旬)。
《回顾与前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若干问题探讨》,未来与发展,2006年第7期 (人大複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建构主义与当代职业教育教学观的转变》,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大学教学伦理初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创建学习型高校:高校知识管理的本质》,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2期。
《论邹韬奋的职业教育思想》,职教通讯,2007年第2期。
《论社会需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9期。
《当代西方职业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研究》,教育科学,2007年第4期(人大複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进程若干问题初探》,江苏高教,2007年第4期。
《关注教师实践知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未来与发展,2007年第8期。
《适应现代职教发展需要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天津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前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6期。
《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同的教学策略》,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12期。
《论社会发展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6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探索》,职教通讯,2008年第2期(人大複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关係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3-4期。
《经、经学与中国传统教育》,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科研课题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机制研究,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课题主持人,2009年10月。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主持人,2009年2月。
中国20世纪职业教育学学术史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TJJX07-1030),课题主持人,2007年12月。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ZZG155), 课题主持人,2007年1月。
高职高专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GZ007), 课题主持人,2007年6月。
国际职业教育中心中信息平台建设,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项目负责人,2007.3-2007.9。

获奖记录

2010年10月,获中华职业教育社颁发的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
2010年1月,入选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社会科学理论人才。
2008年月12月,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年月12月,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获天津市高等学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009年5月,获天津大学第十五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称号。
2008年,获天津大学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2006年,获天津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