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李华春(革命烈士)

2020-12-19 17:52:27 百科
李华春(革命烈士)

李华春(革命烈士)

李华春(1912.10.2 - 1940.7.1)男,革命烈士,知名英语翻译。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大兴乡。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英文专修科。 1935年夏李华春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他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后经“东北救亡总会”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于毅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华春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12.10.2
  • 逝世日期:1940.7.1

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1936年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后回到北平,将一部分整理好着名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书稿,交给了王福时先生,王福时立即请郭达、李放、李华春抓紧翻译。李华春负责其中一章的翻译工作以及该书的发行工作。
1940年7月1日,李华春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装在麻袋里,在汉中城南汉水之滨活埋,时年29岁。 1953年李华春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革命事迹

《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汇集的各方真实新闻,有力地挫败了国民党妄图歪曲、污衊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正面形象,真实地向外界披露了中国“红区”的情况、西安事变的真相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在陕北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重新认识和广泛支持。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成千上万的爱国进步青年像“朝圣”一样从祖国各地涌向延安,奔赴抗日前线。
聪颖爱国的辽西学子
1912年10月2日,李华春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大兴乡二道河子村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农家庭。李华春的父亲李德,生母为段氏,兄弟姊妹5人。他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幼年在本村读私塾,后被父亲送入辽宁省锦州育贤中学读国中,1928年考入奉天(今瀋阳)同泽中学读高中,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英文专修科。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迁往北平,李华春随之到北平继续学业。在东北家乡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求学期间的他多次给家乡的叔伯弟弟李晓春和侄儿李宗润的信中写到“亡国奴不如丧家犬”,动员他们离开家乡早日求学参加革命。在他的影响下,李晓春、李宗润来到北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1933年在读完2年的英文专业后,李华春感到学英文只能当教员,对于改变国家危亡的现状难有作为,于是改学政治。在校期间,李华春学习勤奋,且善于演讲,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同时,他也接受了许多进步的革命思想。
唤起民众的热血青年
1935年夏,李华春从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到曾任东北大学代理校长的王卓然主持创办的《东方快报》当编辑,曾参与编纂《外交大辞典》工作。他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日本侵略华北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此后,在中国共产党东北特别委员会领导下,李华春与同事们一起,组织了东北文化协会,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李华春后经“东北救亡总会”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于毅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后回到北平,将一部分整理好的新闻报导稿交给了王福时先生,他立即请郭达、李放、李华春抓紧翻译。李华春负责其中一章的翻译工作以及该书的发行工作。
1937年4月,《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出版。该书的出版比英国戈兰茨出版公司的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早了6个月,比胡愈之等人的中文译本《西行漫记》早了10个月。此书署名“上海丁丑编译出版社”秘密出版发行,后又在上海、陕西等地秘密翻印,儘管这本书被国民党政府列为禁书,但是这本或正版或翻版的书依然成为革命的“火种”,有如在暗夜里放射着真理的光辉。正如海伦·斯诺评价说道:“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美中合作,在中国如同闪电一击,使人们惊醒起来。”
1936年12月,李华春参加东北旅平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东联”),成为东北大学校友会的主要负责人。1937年2月15日至22日,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东联”选派李华春、关子坚等10余名代表,带着东北各界人士1700余人的签名书到南京政府请愿,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国共合作抗日”等一系列正义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工合运动的卓越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沿海城市先后被日军占领,抗日根据地以及大后方工业品匮乏。1938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海伦·斯诺和爱国人士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旨在将失业工人组织起来,建立工业生产合作社,寓救济于生产,支援军需和民用,支援抗日战争。国共两党和民主人士参加了中国工合的领导工作。西安成立工合事务所后,27岁的李华春被委派为事务所主任,组建了10多个合作社性质的单位,生产工作很快大力开展起来了。
1939年夏,李华春又调任汉中事务所主任。他的工资很微薄,生活条件艰苦,但仍以昂扬的精神、坚忍的意志,全力推进汉中地区工合运动的开展。该所成立不到6个月,就成立了51个合作社,製造棉布、绸、皮件、墨水、纸张、肥皂、蜡烛、机器及机器零部件、玻璃、编织物、衣服、化装品等各种急需生产生活用品。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中共地下党员李华春在民众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组织劳动人民生产自救,把生产出来的物资及时地运送到了陕北根据地。汉中工合运动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对抗战、陕北的有力支援,带动和影响了全国工合运动的推进,提振了军民的抗战信心,成为全国工合运动的典範,但也招致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他们先是对李华春软硬兼施,但都无功而返,之后又无理扣押了汉中工合的大量物资,李华春据理力争,讨回了扣押的全部物资。
1940年7月1日早晨,李华春一出门就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装在麻袋里,在汉中城南汉水之滨活埋了,时年29岁。
1953年,李华春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成都新都区属干部

李华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物流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领导分工:
协助分管党务、党风廉政建设、规划、建设、拆迁、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工作,协助分管规划建设部、园区拆迁办公室
领导简历:
简历:1981.09-1984.07 四川省广汉师範学校读书,毕业;
1984.08-1987.08 成都市新都县高宁乡中心国小教师;
1987.09-1992.05 成都市新都县桂湖中心国小 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
1991.12 成都市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1992.06-2001.11 成都市新都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政工科副科长(主持工作);
1996.12 四川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
2001.11-2004.03 成都市新都区石板滩镇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4.04-2004.11 成都市新都区利济镇 党委副书记,镇长;
2004.11-2005.03 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 零时党委常务副书记;
2004.12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研修班毕业;
2005.03-2006.02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调研员;
2006.02-今 成都市新都物流中心管委会副主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