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文体广新局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河南博物院援助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拓传华夏——中国南北朝时期石刻艺术拓片展”在哈密博物馆顺利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近百幅拓片作品,全部来自国家一、二级馆藏文物,件件原拓,弥足珍贵,从内容上可分为石窟印象和造像之美两大系列。其中,石窟印象以洛阳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寺、偃师水泉石窟、水浴寺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等南北朝皇家建造的石窟造像和题记的石刻艺术拓片为主。该系列展品中的《龙门二十品》为清代旧拓,其中绝大部分原石已经损毁,现仅能依靠拓片而窥其全貌;《帝后礼佛图》则是我国仅存的以皇家礼佛为题材的高浮雕造像,虽为近年新拓,但高浮雕传拓技艺极难掌握,存世量极少。而造像之美则以北魏至北周时期寺院供奉的造像和造像碑为主,其中展品《释迦牟尼佛造像》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北魏时期背屏式造像,《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造像碑中最高大的一通。这一件件蕴含着民族艺术大美的碑誌、石窟、造像,成为中华艺术永恆不朽的里程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北朝石刻艺术拓片展
- 举办时间:2016-8-5
基本信息
8月5日,“拓传华夏”中国南北朝时期石刻艺术拓片展在新疆哈密地区博物馆开展,近百幅国家一、二级馆藏文物原拓珍品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系列活动、河南省文化厅文化援疆系列活动之一,由哈密地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着作权)局主办,哈密地区博物馆和河南锦庐艺术馆联合承办,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博物院给予了大力支持。
活动介绍
展览内容分为“石窟印象”和“造像之美”两大系列。“石窟印象”以洛阳龙门石窟、巩义石窟寺、偃师水泉石窟、水浴寺石窟、安阳小南海石窟、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等南北朝皇家建造的石窟造像和石刻艺术拓片为主,展品中的《龙门二十品》为清代旧拓,其中绝大部分原石已经损毁,现仅能依靠拓片而窥其全貌;《帝后礼佛图》则是我国仅存的以皇家礼佛为题材的高浮雕造像,虽为近年新拓,但高浮雕传拓技艺极难掌握,存世量少。“造像之美”则以北魏至北周时期寺院供奉的造像和造像碑为主,展品《释迦牟尼佛造像》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北魏时期背屏式造像,《刘碑寺造像碑》是河南现存造像碑中最高大的。
本次展览是哈密地区第一次如此集中呈现南北朝时期石窟和石刻造像的拓片展览。河南锦庐艺术馆创始人陈捷介绍,所展出的拓片作品或拓自清代、民国,或传拓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件件原拓,弥足珍贵。千年之前,佛教及石刻造像艺术由丝绸之路经哈密传入中原;千年之后,中原遗存的经典石窟和石刻造像艺术拓片沿着新丝绸之路来到哈密,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