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男,现任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教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余亮
- 外文名:Yu Liang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大学教师
- 毕业院校:日本东京大学
人物履历
教育背景:
· 2000.10 至2004.5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城市与区域发展方向,博士
· 1990.7至1994.2 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建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1984.7至1987.6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技术科学,硕士
· 1978.2至1982.2 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士
社会阅历(工作经验):
· 2010.2 至今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建筑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 2000.10至2010.2 日本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特任研究员、客座研究员
· 1987.6 至 1990.7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
· 1982.2 至 1984.7 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室,建筑设计师
· 1975.2 至 1978.2 上海市政工程局养护工程处,工人
· 中国 资深室内建筑师
· 中国照明学会 高级会员
· 日本东京大学 客座研究员
成就荣誉
· 2012国际威卢克斯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佳作奖指导老师,2012年(国际设计竞赛)
· “现代杯”上海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最佳设计陈设奖和佳作奖的3个奖项指导老师,2012年(设计竞赛)
· 《建筑学二年级整体教学大纲》,《2012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优秀教案,团队排名第5
· 《工业记忆---邻里中心设计》,《2012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优秀作业,指导教师(团队排名第2)
· 《土建类《综合设计》课程基础平台教学改革研究报告》,《2012年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团队排名第3
论文着作
· 《人体工程学原则下的楼梯扶手与尺度趋议》,《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优秀论文》,2012
· 《建筑空间的趋大趋“空”现象及其代价--关于低碳与空间尺度合理回归的议论》,载于《低碳创新论》,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 《渐渐消失的传统空间,难以抹去的习惯 --以中国拆迁小区为例》,日本《BIOCITY》, No.49,2012
· 《城市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需以人性化设计为前提》,载于《低碳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 《迎接太阳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民中国》增刊,2009
· 《“好用”为先—住宅可持续人性化设计的必然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 《土地转换因子评价的城乡区位论》《专着》,科学出版社,2008
· 《空间的重新塑造与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探究》,《住宅科技》28(8), 2008
· 《中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的课题》,日本《环境信息科学》34(1),2005
· 《基于GIS和农业生产力模型的黄河流域(中部)农业生产力分布推算》,日本《系统农学》19(2),2003
· 《基于EPIC模型的中国区域农业生产的推算和研究》,《H12年度秋季学术讲演会发表论文》,日本写真测量学会,2000
· 《基于天然光测量数据的亮度分布推算》,《日本建筑学会九州支部研究报告》,第34号,1993
· 《有关天然光和日照数据的统计归纳尝试》,《日本建筑学会大会学术讲演概梗集》(北陆), 1992
· 《中国汉代古灯具的考察研究》, 《日本照明学会全国大会讲演论文集》,第25号),1992
· 《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 《建筑设计资料集》6(第二版)灯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heights for Chinese kitchen facilities》,《ERGONOMICS》,vol.33,1990
科研课题
1都江堰市4广场(颐湖广场、玉兰广场、外滩和水滴广场)景观照明设计 四川省都江堰市,2010年(建成)
2都江堰市3个级公共建筑(都江堰市文化馆、都江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都江堰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景观照明设计,2009年(建成)
3松原市哈达山景区旅游建筑规划设计,吉林省松原市,2010年(部分建成)
4松原市松原大桥景观及其照明设计,吉林省松原市,2010年(建成)
5无锡市马山灵湖水晶宫舫景观照明设计,江苏省无锡市,2008年(建成)
6无锡马山生物医药国际外包服务起步区段景观照明设计,江苏省无锡市,2008年(建成)
7英式王氏休闲山庄设计,北京小汤山,2008年(建成)
8北京雾灵山庄室内设计,北京市,2007年(建成)
9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中国青岛加工基地策划·设计及监理顾问,山东省青岛市,2005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