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2021-03-23 18:22:04 百科
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从幼稚园到清华园》是2010年由学苑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红兵。该书主要是为了让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基本介绍

  • 书名: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 作者:王红兵
  • ISBN:978-7-5077-2500-1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5

图书信息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元

图书简介

本书从研究“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秘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孩子打小就要植入清华的基因,学习清华好榜样;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解密在学前教育阶段所要重点关注的三大领域,锤鍊出一个人从普通到优秀的“五大思维方式” ;最后,直面 “钱学森之问”——为什幺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你读了这本书,你就选择了与清华人在一起——这个清华人不是我,而是清华的一批杰出校友。你通过了解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渗透其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特点,去汲取自己成长的力量、拼搏的智慧。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介绍

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王红兵
北京红缨教育机构创始人
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他,出身贫寒。
从皖南歙县三阳小山村出发,他通过考学,来到北京,来到清华,先学建筑,后改学中文,师从“清华才子”、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
他,不甘平庸。
1990年,清华毕业,在《中国教育报》做记者不到4年便踏上创业之路,在孙岩、史慧中、祝士媛、梁志燊、王月媛等着名幼教专家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天才幼稚园园长办公系统”。
2001年,与杨瑛女士联手创立北京红缨。那一年,邂逅钱学森弟子、着名思维科学家、“相似论”的创立者张光鑒研究员,便拜倒在“相似论”的旗下。
2007年,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龙军生教授的点拨,设计并推出 “赢在中国”北京红缨幼稚园连锁项目。目前已在全国发展连锁幼稚园600余家。
毫无疑问,在不久的将来,王红兵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

图书目录

前 言 出发,从幼稚园到清华园
亲爱的家长,你想让孩子上清华吗?
你肯定会说:“当然想了!——可是,哪有那幺容易!”
如果我把一个孩子从幼稚园到清华园的培养秘诀告诉你,请问,你是否愿意给孩子一次机会?
如果你愿意,那就带上这本书,找一个没人的角落,静静阅读吧!
第一部分 走进清华 揭秘清华 学习清华
清华素有“工程师摇篮”之称。
颇具戏剧性的是,清华近20年的大放异彩,恰恰不是因为她出了一个个工程师,而是她出了300多个省部级以上干部。
我是研究教育的,我也毕业于清华大学,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幺会出现这种教育现象?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秘诀到底是什幺?”
让我们走进清华、揭秘清华、学习清华——
第一章 清华鲜为人知的身世
第二章 清华人集体性格的成因
第三章 清华培养人才的五大秘诀
第四章 今天,我们向清华学什幺
第五章 走,带你一起逛清华
第二部分 给力幼教
中国的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幼儿教育。
很多地方,一个孩子上幼稚园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读大学的费用,家长也在所不惜。
家长困惑——当然也是急于想弄明白的是:
面对各种幼教理论的风起云涌,面对各类幼教专家的左右支招,面对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匮乏,怎幺办?
幼儿教育阶段到底要教给孩子什幺?怎幺教,效果才好?
亲爱的家长,别急,让我们拨开迷雾,正本清源,一同走进真实、简单的幼教世界——
第六章 “3岁看大、7岁看老”的秘密
第七章 健康,真的要从娃娃抓起
第八章 智力开发,别再雾里看花
第三部分 拿什幺帮到你,我的孩子
中国的孩子真的有些可怜!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分数。
一旦一个孩子长期陷于为了分数而读书,学习更深远的意义就被扭曲了。
做老师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问题是,我们的孩子有多少人得到了“渔”的本领?
我一直认为,所谓一个人的优秀,就是“渔”的优秀。
而“渔”的优秀,很大程度体现在其思维方式上。
想让你的孩子从普通到优秀吗?
那就一同来学习一套优秀的思维方式吧——
第九章 站在未来,安排现在
第十章 我相信,我看见
第十一章 聚焦才会赢
第十二章 成功是成功之母
第十三章 方法总比困难多
第四部分 为什幺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曾记得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发问:
“为什幺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百姓的深思。
“钱学森之问”,无疑是沉重的,也是不容迴避的。
我们的学校如何培养出杰出人才?
关于这一点,我们一直在思考——
第十四章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第十五章 文理会通,大师在这里孕育
第十六章 相似,创新之魂
第十七章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后的归宿
第十八章 因为口才,所以魅力
后 记 当清华成为一种符号
我常说,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身上类似问题的影子。
改变孩子,须从改变父母开始。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如果父母能懂得一个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是哪些关键素质在起作用,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能配合学校给到孩子这些关键素质,那孩子上不上清华,其实已无足轻重。
你觉得呢?
附 录 孩子王

专家推荐

我与红缨教育有一种割捨不掉的感情。红缨公司总裁王红兵那份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执着,深深感动着我。他及他的团队所确立的“赢在中国、赢在幼教、赢在未来”,把爱洒向千家万户的崇高理想,正一步一步地成为现实。祝贺《从幼稚园到清华园》出版。
——国家副总督学、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专职委员 郭福昌
王红兵与我是忘年交。当年,钱学森指导我研究出了“相似论”。现在,我很感激他把“相似论”推广到幼儿教育领域,推广到千家万户。《从幼稚园到清华园》,是“相似论”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具体套用。我很欣慰,王红兵正率领他的团队在直面解决“钱学森之问”。
——着名思维科学家、“相似论”创立者 张光鑒
红缨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一步步长大。红缨今年十岁了,《从幼稚园到清华园》就是他们阶段性的成果之一。他们对教育的思考,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尤其是他们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令我钦佩。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理事长 薛焕玉
无论你的孩子是否到过清华园,如果清华真是你孩子心中的梦,那幺,本书至少将让你的孩子有更大的机会,去圆清华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金兼斌
红缨公司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司。红缨公司总裁王红兵,清华毕业,从事幼教,勇气可嘉。《从幼稚园到清华园》,既凝聚了他个人十多年来的教育思考,更凝聚了红缨团队的集体智慧,值得一读。
——摩根大通(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天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