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我党早期革命工作者蒋方宇,张敬焘等借报恩寺国小,以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火种,组织革命活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博山报恩寺
- 原称:南寺
-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区大街中部
- 建立时间:建于金朝明昌(1190年~1195年)年间
区位
报恩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区大街中部。
发展历史
报恩寺原称南寺,建于金明昌(1190年~1195年)年间为和尚诵经参禅的地方。
明代改称报恩寺。
历史故事
报恩寺的由来
报恩寺的命名要从明朝泰昌元年 (1620)被任为替皇帝拟答奏章的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说起。
万曆四十八年(1620)神宗、光宗相继去世,朱由校继位,改元天启,是为熹宗。按明朝的惯例,新皇帝重用原在身边的得宠太监。魏忠贤破例的当上了替皇帝拟答奏章的司礼秉笔太监。为了牢固控制司礼监这个地盘,他一上台就诬陷谋杀了曾受光宗顾命称贤的司礼掌印太监王安,拉拢司礼监王体乾等一帮宦官作为羽翼,气焰更加嚣张。接着魏忠贤又"劝帝选武阉,炼火器为内操。"组织起一支万人太监武装,直接掌握了大内兵权,控制了特务机构。不但自已爵至上公 '造生词'自称九千岁,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世家族也尽得高官显爵,博山大街的"报恩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由南大寺给魏忠贤改建为生祠。
报恩寺的传说
话说博山十字路街,有一个名叫徐三的屠夫。这个徐三生性奸馋滑懒,虐待父母,凌辱乡里,偷鸡摸狗、无恶不作。当地入无不对他恨之入骨。五月十三这一天,徐三的父亲极力劝说儿子不要再做坏事。谁知徐三不但不听,反而认父为仇,拿了屠刀要杀了他爹。他爹一看不好,赶快往外逃避,徐三在后面紧追。他爹跑出十字路口直奔大街,转弯跑到关帝庙里。这时徐三也随后赶来,用刀向他爹头上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响,徐三没有杀死他爹,而他自己的头却掉了下来。老爹在惊慌中发现,原来是一个有杀母之仇的年轻人,为救护自己才杀死了徐三。老爹怕连累年轻人吃官司,便把儿子的血涂在周仓的“青龙偃月刀”上,声称是关老爷显圣才杀死了灭绝人伦的不孝之子徐三。谁知这话却被官府和乡里相信了,关帝庙里的香火立即鼎盛超来,人们纷纷又来报关老爷的恩了。这就是当地人们传说中“报恩寺”一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