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农学院

2017-11-03 21:14:02 百科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是北京市属本科院校,由北京市三委两局共建,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是国家“973计画”、“863计画”承担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是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技术服务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北农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学校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併,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1983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学校获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林场10000亩);开设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类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有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先后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年度科技经费突破亿元。

基本介绍

  • 硕士点:21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主管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学校官网:http://www.bac.edu.cn
  • 中文名:北京农学院
  • 英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 简称:北农(BUA)
  • 创办时间:1956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农林类
  • 属性:北京市属农林高校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
  • 现任校长:王慧敏
  • 校训:厚德笃行 博学尚农
  • 主要院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
  • 学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
  • 学校代码:10020
  •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

历史沿革

北京农学院历史可追溯到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
北京农学院北京农学院
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併,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
1961年,学校迁入现址;
1965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
“文革”期间,北京农业劳动大学停办;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
1983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8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2003年,学校获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4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
2017年,学校取消专科招生。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1至2014年,学校承担了“973计画”、“863计画”、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级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
2008—2012年,学校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2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4147亿元,年均科研经费4829.48万元。
学校共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1项;获得专利授权90项,新品种、新药证31个,软体着作权13个,学术论文2978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及被SSCI收录论文328篇,CSCD、CSSCI收录论文659篇。

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套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製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联合申报)、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申报)、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生态环保型海藻活性物质套用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申报)、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15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北京农学院学报》是北京农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其他多家资料库和文摘杂誌收录。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兽医、园林科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等农业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简报等。
  • 图书馆藏
截止到2011年底,馆藏书刊61.2万册。拥有中文资料库22个,涵盖了1万余种中文期刊全文及专题文献;外文资料库7个,涵盖了6000余种外文期刊全文及专题文献;电子图书21万种。经过历年的藏书建设,图书馆已形成具有鲜明农业、生物专业特色,涵盖工、经、管、法、文、理专业的综合性藏书体系。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农学(作物遗传育种方向)、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行销、投资学
园林学院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林学(城市林业方向)、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艺术方向)和旅游管理(生态旅游方向)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文法学院
法学、社会工作
国际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
城乡发展学院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策划与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设计与管理方向)、兽医、农业经济管理、商务英语(对外贸易方向)、物流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观光农业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有教师424人,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79.0%。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
新图书馆新图书馆
  •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园林植物教学团队、园艺品牌专业骨干课程教学团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教学团队(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
  • 省部级重点学科
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
名称
批准时间
备注
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1年3月
工学
2
作物学
2011年3月
农学
3
园艺学
2011年3月
农学
4
兽医学
2011年3月
农学
5
林学
2011年3月
农学
6
农林经济管理
2011年3月
管理学
7
风景园林学
2011年8月
工学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根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的园艺专业为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6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学校主持完成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5项,8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北京市精品课程
有机化学、农事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园林生态、普通昆虫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北京农学院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北京农学院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农学院动物类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北京农学院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北农-首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北京市级优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年度
级别
名称
2008
北京市级
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
2009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0
北京红叶葡萄酒有限公司
2012
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 教学成果
2011年至2014年,该校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一等奖50余项,并首次获得了全国冠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6%,学校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範性就业中心”称号。

对外交流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学校与美国、英国、俄罗斯、义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合作协定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了本科“3+1”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荷兰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专科生“2+1”研修项目。学校积极承办和参与第四届国际板栗学术会、动物福利国际会议、欢庆国际诺鲁孜节暨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中德都市农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重要活动。
农学院全景农学院全景

文化传统

  • 校训
厚德笃行 博学尚农
厚德笃行,意在强调学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期望师生塑造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德立身,注重实践,用以倡导尚德重行的育人精神。博学尚农,旨在突出学校“以农为本、博採众长”的教育思想,要求师生重视农业、关注“三农”,掌握广博知识,积澱深厚学问,用以培养宏达广识的爱农求知情怀。二者密切相联、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德才兼备”与“知行合一”的全面要求和完整统一,与学校“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和複合型套用型都市型现代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
  • 校徽
北京农学院
学校的校徽主体造型採用同心圆环图形,型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毛体手书体名称,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英文字型:Arial Rounded Mt Bold,字型加粗:0.5pt,标识内心设计以麦穗与书籍组合成造型图案,其下方为学校办学起始年份“1956”;麦穗象徵着农业,书籍象徵着知识,麦穗与书籍的组合寓意北农学子扎根于知识的土壤,汲取知识的力量茁壮成长;图案的颜色採用浓绿色(c100 m0 y90 k35),寓意为生命和希望。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杨军
校长、党委副书记:王慧敏
党委副书记:高喜军、石勇
副校长:姚允聪、张铁强、范双喜
纪委书记:李伟书

校园环境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林场10000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幽雅,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学校建成校园区域网路,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风雨操场和全塑胶标準田径场等较完善的体育设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