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55年,隶属于北京市体委的一只专业足球队。向中国国家队输送了30多名队员。北京足球队于1956年(北京青年二队以北京名义参赛),1957年,1958年,1963年(北京青年队,之后改名为北京队),1973年,1982年,1984年获得全国甲级队冠军,于1976年,1985年获得足协杯冠军。1992年,北京市体育局与中信国安集团共同组建了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四十多年来,经过几代北京足球人的艰苦创业,北京足球队以"小、快、灵"的技术风格在国内足坛独树一帜,屡创佳绩,成为我国足坛的一支劲旅,多次获得全国甲级联赛和足协杯赛的冠军。在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历史上,北京队是极少数几个从未降级的球队之一,并且,在同来访的国际劲旅以及出访外国的比赛中战绩骄人。
基本介绍
- 中文队名:北京足球队
- 外文队名:BEIJING F.C.
- 运动项目:足球
- 角逐赛事:中超联赛
- 所属地区:北京市
- 成立时间:1955年
- 主场馆:北京工人体育场
- 拥有者:中赫集团、中信国安集团
- 知名人物:高峰、谢峰、曹限东、杨晨
- 主要荣誉:2009年中超冠军
队伍简介
北京是一块盛产球星的沃土,从足坛名宿年潍泗到被称为"绿茵场上一对魔影"的孪生兄弟李惟淼、李惟霄,从"一对左脚王"沈祥福、刘利福到如今的"国安三少"邵佳一、杨璞、徐云龙,北京足球可谓人才辈出。北京队先后有几十名队员代表国家队出战,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为北京足球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成立了,
从此,北京国安的大旗飘扬在甲A的各个赛场,绿色狂飙为首都的荣誉而战。 "站直喽,别趴下",这是甲A处子赛季,京城球迷对北京国安的希望,也是国安将士在甲A遭遇第一个三连败之后在媒体上公开许下的诺言。 在少帅唐鹏举的带领下,北京队的前卫线锐不可挡。身披10号战袍的小将杨晨打入了国安队甲A历史上的第一个进球。高峰进11球,谢峰进10球,均在甲A射手榜名列前茅。这一年国安队平均每场进球1.91个,进球数居甲A第三位,而且连续14场联赛都有进球。
强盛时期国家队员批批涌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体育运动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北京的足球运动进入一个快速普及和提高时期。城区都建了一些足球场,高等院校和大型厂矿也都修有足球场,连每箇中学都建立了足球队。
1951年,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之后,北京运动员曹桂明、邵先凯、李朝贵、史万春和年维泗被选入国家队。但总体来说,北京足球还不算一个强队,首先比起上海、广州这样的沿海城市,基础薄弱,比赛机会少。比起东北大连造船厂等基础好的大型企业,北京足球资源整合不够。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对北京足球好像是天上掉馅饼。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贺龙认为首都是国家的门面,不能成绩落后。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也急切地想改变首都足球与首都地位不相称的状况。两位老总共同策划,把国家足球红队全部落户北京,这是北京足球最辉煌的时代。
这支北京足球队阵容强大,几乎集中了中国足球的精华。1958年评选的10名最受欢迎的足球运动员,北京队就占据了7名,其中张宏根、年维泗名列前两名,张俊秀、史万春获得四五名,孙福成、方纫秋、张京天列七、八、十名。此外,国家队员陈家亮、丛者余、王陆、徐福生、谢鸿钧、孙宝荣、王克斌、孙云山、孙元云、朴万福、王德发都效力北京,他们在几年联赛中以不败战绩夺得1957、1958甲级联赛冠军。这批球员特点鲜明,守门员是在波兰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被称为“万里长城”的头号国门张俊秀,连他的替补徐福生在国内都属于前几名守门员。北京队的后卫王克斌、朴万福、王德发都是国家队员,北京队的中场张京天是中国最佳前卫,北京队的前锋张宏根是中国足球队头号球星、被称为“中国的普斯卡什”,北京队的中锋年维泗是国家队绝对主力,左内锋孙福成的凌空一脚享誉足坛,右边锋从者余和右内锋陈家亮也是速度快、突破能力强的国脚,年轻队员孙云山、孙元云是同年龄的佼佼者。
这支超强球队多达20名左右的国家队员,不少国家队员要坐板凳,这是后来十连冠的辽宁、全盛时期的大连都达不到的优势。他们以一场不败提前几轮甩开对手的令人信服的成绩夺冠。当时一些弱队对北京队比赛採取了不记胜负、只求学习的态度。1959年首届全运会,上海足球队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第三,而第一是北京,第二是八一,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对这种自卑感提出批评,但北京足球的强大也可见一斑。
在连续两次获得甲级联赛冠军后,北京队本来极有可能获得首届全运会冠军,但当时国家队要到东欧比赛,由北京的二线年轻球员参加,获得了第三名。北京失去了获得唾手可得的全运会冠军,在此后的50年时间里,北京再也没有机会获得全运会足球冠军。
此后,由于国家队员原则上不参加国内联赛,这支王牌军淡出北京,但他们为北京足球创造的辉煌,将载入北京体育史册。
曼城母公司将购北京国安部分股份
北京国安队经历了失败的2015赛季,欲在2016赛季重整旗鼓。据国内专业体育媒体透露,英超豪门曼城的母公司城市集团,将收购国安一部分股份。如此一来,国安得到大幅度注资的同时,队名也有望得以保留,这对广大的国安球迷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之前华人文化和中信资本宣布,以4亿美元收购城市集团13%的股份,曼城正是城市集团旗下的俱乐部。城市集团的老闆曼苏尔酋长,则準备以3亿美元(约19.2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部分国安俱乐部的股权。目前情形来看,距离双方相互持股的目标,也已经非常接近。
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无疑将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尤其城市集团可以通过这次交易,进入到中国足球圈,达到开拓中国市场的目的,让城市集团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能够成功收购国安俱乐部股份,曼城放弃了同北控的合作。毕竟国安的实力和影响力皆远非北控可比,收购国安对于城市集团来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据悉,3亿美元可能只是出售国安的部分股权,对于国安这样的老牌强队来说,绝不会一次出售所有的股份。尤其是目前中国足球相当红火,中信集团不会轻易放弃足球。对于国安方面的利好便是,球队得到巨额投资的同时,有望保留俱乐部的名称,这也让国安球迷从情感方面更能够接受。
对于国安来讲,得到的好处并非只有城市集团的注资。城市集团积累的丰富足球资源,以及欧洲足球先进的经验和体系,将给国安俱乐部带来更大的益处。双方的这次合作,也有望改善国安俱乐部不职业的弊端,让国安将来的发展更上层楼。
看人家砸钱别那幺酸溜溜的好不好呀?
就在恆大“攻陷”北京工体,成就中超5连冠霸业后几小时,北京首钢男篮在京西进行的CBA职业篮球联赛新赛季揭幕战中不敌新疆队。五棵松篮球馆里,相当一部分主队球迷将失望转化成对“叛将”李根“不忠不义”的怨愤。李根在球馆通道里领取上赛季CBA总冠军戒指的情景令人愕然,无论导演是篮协,还是李根的老东家,无论此举初衷是否合乎逻辑,这齣戏都让人闻到一股浓浓的“酸”味儿。
过去一周的国内体坛,风起云涌的依然是足球,恆大淘宝作为“亚洲足坛第一股”正式挂牌上市和2015年冬季京城第一场雪契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曼妙的画卷,很多人都意识到,几天前恆大队在北京取胜国安后勇夺中超第5冠早已超出足球竞技範畴,这是恆大与阿里巴巴藉助足球挖通的一条资本运作新渠道,它告诉还在盘算着保级、争取跻身亚冠的中超其他伙伴俱乐部,足球不止是依託于入不敷出投入的精神文明符号、娱乐产品,还可以成为企业提升社会影响力、产品价值的推介视窗,说白了,玩好足球还是可以实现社会与经济价值双丰收的。
看着拥有巴西豪华攻击线的恆大队在杜拜虐得东道主阿尔阿赫利队主力后卫下绊儿领红,有球迷在网路跟帖上不屑一顾地叨咕,“不就是有钱吗,等我们(某某)俱乐部有了钱”,其实在中超,不差钱儿的不止恆大一家,可他们拦不住恆大5连冠,为什幺呢?答案其实挺简单,要幺钱没花到位,要幺捨不得花,“争第一、拿第一”之间差就差在这儿了。 有道是创业容易守业难,北京首钢过去3个赛季两夺CBA总冠军为北京职业体育,特别是三大球抒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内职业体育尚在投石问路的初级阶段,在自身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短期内难以发生质的飞跃的今天,想要品味胜利的快感,恐怕砸钱是最为立竿见影,也是最具冲击力的手段。现在的首钢男篮让人难免想起6年前首夺顶级足球职业联赛桂冠的国安队,足球的大马丁、马季奇显然和篮球的“马政委”不能相提并论,但和当年的国安一样,现在的首钢男篮仅仅依赖几名被对手吃透特点的老外援,守业挺难的。既然在职业範畴里论事,李根转会新疆队就不该牵扯太多的情感与道义,只要合法合规,他另谋高就无可厚非,作为老东家,或许没必要为李根在哪儿领戒指的事儿犯愁,而是想一想为什幺在挖走李根的新疆队面前找不到胜算。
成功的窍门不止于砸钱,就像上港把埃里克森、孔卡、吉安挖来后还是被恆大按得服服帖帖,还有北汽女排花大钱请来泰国名帅加提蓬后却收穫3连败的球队最差开局,但在职业化探索的过程中,无论上港也好,还是北汽女排也罢,他们至少作出了扎实的投入,上港毕竟收穫了本队第一张亚冠入场券,而相信加提蓬在慢慢接地气过后,也会带领北汽女排走出低谷。
“人不可貌相、不能以貌取人”总挂人嘴边,不过听说现在很多广东之外省市的球迷也都加入恆大拥趸行列,你不能责怪球迷追崇取向肤浅,只能说一支屡战屡胜,给国家足球争荣的球队就是讨人喜欢。在北京、南京、上海,也有千千万万深爱家乡球队的铁桿,但如果在讲求“高投入、高产出”规律的职业足坛里,俱乐部只抛空头支票,或者以各种藉口狡辩,却不真心实意投入搞建设,那幺冠军和亚冠入场券凭什幺到你手里?但愿说大话、办小事不要成为某种常态,否则,不知哪一天,曾经的死忠也会移情别恋,您想挽回恐怕追悔莫及了。
用人困境:主帅外援为何频换 忽视专业细緻
2015年冬,北京国安遭遇了2009年夺冠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危机本不应该在此刻到来,中甲的北控并未沖超成功,北理工又降入乙级,北京国安的品牌效应本应有所加强。但危机确实到来了,因为球迷们正在对北京国安出现了失望之情。
北京国安似乎从未害怕过任何事,原因简单,北京国安是老牌球队,是中超唯一一支从未更名及改变投资方的球队,虽然辽宁队曾短暂把北京当过主场,但北京国安在北京球迷心中是永远的NO1。
这世界正在改变。
当北京国安以联赛第四名的身份失去2016亚冠资格,并让恆大在其主场夺冠之后,北京国安的球迷在比赛结束后爆发了,他们第一次出现了倒戈的情绪,工体看台上也出现了问责俱乐部的标语。在赛后,媒体採访小球迷时,小球迷坦承: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了;而当主帅曼萨诺离开俱乐部之后,标誌着国安俱乐部在最近五年里连换三任主帅,不到两年一位,当其他俱乐部希望留住优秀主帅以稳定球队打法时,北京国安正反其道而行之。
更重要的是,主帅和球员,正为球队的战绩不佳而承担责任。国安外援费祖拉乌在联赛中段被下放到预备队,但国安换来的却是鲜有上场机会的克莱伯。在自曝与国安解约之后,费祖拉乌对国安的引援策略进行了抨击,“这是报应,国安的老闆太有钱了,中超有些俱乐部就在不懂球的人掌控中!”
费拉祖乌几乎说出了国安球迷和北京媒体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过去的五年中,和中超大多数俱乐部相比,国安并不缺钱,也不存在生存的问题,但管理层的行为让人着摸不透,说好听点叫“虽千万人,吾往矣”,说难听点,国安正在往一个死循环里走,这个死循环就是,国安的管理层试图证明一件事情,管理层的行事方法和决策能力,可以超越足球世界的普遍规则。
国安在过去五年里,花了两千余万欧元买来了各色外援,其中称得上成功的只有马季奇、卡努特、德扬和巴塔拉。在内援的投入又缩手缩脚。国安不止一次声称,有钱,梅西都能买来。但一到转会市场上,他们买入的多是三五百万欧元级别的外援,而其中有很多人是不值这个价的。
国安高层不太认同恆大模式,认为恆大的战略就是烧钱,但国安管理层们忽视了恆大管理层的专业和细緻。恆大的管理层用工匠心态去管理球队,国安方面却只用一句“这件事我看就这样定了”来指导球队。国安还认为2014年北京国安在阵容和实力都弱于恆大时还能位居亚军,把悬念保持到最后一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国安式成功;但御林军的管理层忘了,年初的成功外援,外加曼萨诺的出色执教,才是那一年成功的关键,而这正是足球规律在使然。一年后,无视规律的管理层可以轻鬆抛弃曼萨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国安以及国安的管理层是铁打的营盘,其余皆是流水的兵,包括球迷。
国安的管理层都是老人,他们见证过中国足球数个时代的变迁,这些时代过后,他们依然站立在山峰的顶端,他们认为,这就意谓着一种成功和能力,他们还可以把这种成功和能力用来指导球队上。
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一种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态度,越是握有真理,越要坚持下来。布鲁诺面对教廷的火刑,依然不变其衷,展现的就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不过如果你现在站在大街上喊,地心说是永恆,太阳是绕着地球在转。你也算是握有真理,也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真理。
国安与恆大有一个有趣的不同,恆大管理层认为一切都是在变化的,而国安的管理层认为,一切都是不变的,坚持不变,就会笑到最后。
这世界正在改变,不变的是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渴望。
所以我们才会去看球。
难觅质优价廉 价高低能引入不少
北京国安外援引入方面实施一个原则,即不必找超一流或一流大牌球星,他们更愿意找一流半、身价开始跌落的球星,国安一直以澳州的格里菲斯兄弟和马季奇这种物美价廉球员当作外援引援标尺。但最近五年中,北京国安把这个原则当做幌子,他们引入了价低质差的外援,更是引入了高价低能的外援。
2011年初,北京国安引入巴西中锋罗贝托和巴西后场球员戴维,罗贝托是身材高大的中锋,被引入后就获得“水罗”的外号,罗贝托在前场拿球具有吨位大的特点,儘管脚下技术粗糙,但在八场比赛中打入四粒进球,其中两粒是替补出场打入;戴维则是板凳席上的看客,除了身材过胖,他竟然还有睪丸过大这一惊天秘密,50万美元的租借费最终打了水漂。六月底的夏季转会中,罗贝托和戴维均走人,国安与塞纳加尔的前锋凯塔签约,凯塔是管理层看中的球员,结果凯塔在剩下半年里出场次数极少,最终在赛季结束后离开。离开后,凯塔痛批管理层“说的好听,但说的承诺没几句兑现。”
2012年初,国安从波兰莱吉亚引入马努,不过转分费不是传说中的十万欧,而是一百万欧,《波兰体育网》幸灾乐祸的写道,“那高薪低能的家伙终于走了,真有人花那幺多钱请他!”另外两名外援是帕切科看中的雷纳尔多和卡鲁德洛维奇,卡鲁德洛维奇的转会费80万欧元,三年年薪总计100万欧。这三人中雷纳尔多的转会费高于卡鲁和马努,是帕切科钦点。
三人的契约期均为两年以上,结果三人中卡鲁呆了最长时间一年半,雷纳尔多被认为是水货,马努被认为是隐身人;2012年夏季,北京国安花三百万欧转来格隆,格隆的黄金时代在四年前的2008年,但国安认为格隆能帮助国安获得成功。2012赛季格隆仅打入1球,但在2013赛季里他打入11球,在2014赛季夏休期,格隆转会。此外,国安还引入了时年33岁的马里球员卡努特,卡努特是国安近五年来引入的名气最大的老将,这也标誌着2012年初三外援的引入完全失败。
2013赛季,国安引入了乌兹别克后卫克里梅茨,并从格雷米奥引入安德列-利马,后者与国安签约三年。这两个引援均有针对性,应说是2011-2013三赛季里较有针对性的赛季初引援,克里梅茨属亚洲外援,而利马是位前锋。但这次引援又失败了。利马只踢了半年就被租借出去,最终转会。在2013夏季,北京国安引入了乌塔卡。并与乌塔卡签约两年半,年薪为两百万欧元。结果乌塔卡在2013年下半赛季的12场联赛里打入7球,但在2014年表现糟糕,在2014年夏季被租借出去。至此,近三年中,北京国安不论是赛季初引援,还是夏季引援,成功率在10%,多次花高额转会费和高薪签下的球员,在一年后甚至半年后就离队了。
2014年初,北京国安引入了河大成和巴塔拉,亚洲与阿根廷的前卫,这次引援最成功,因为河大成和巴塔拉均在国安效力完两个赛季。巴塔拉转会费350万欧,2014赛季打入8球,2015赛季打入10球;2014年夏季,北京国安又转来了德扬与费祖拉乌,德扬转会费300万欧元,2014下半赛季,德扬打入15球,本赛季打入16球,费祖拉乌也在半赛季里打入七球。2014赛季是国安引援最成功的赛季,也是曼萨诺与北京国安管理层的合作黄金期。
2015赛季初没有引入新外援,可以理解,因为上赛季的外援很成功,但在夏季转会时,国安鬼使神差的买入克莱伯,并将上半赛季打入五球的费祖拉乌下放到预备队。于是有了费祖拉乌在赛季结束后对国安管理层的抨击,此外,国安还要付给费祖拉乌七位数的补偿金。
国安外援政策是混乱的,他们至少在2011——2013三个赛季里买入两种外援:一是低价低能,但偶有小惊喜,二是高价低能,让人无语。2014赛季引援成功,2015赛季就开始出昏招。最新的讯息是,巴塔拉可能离开,德扬和马季奇再离开,整个外援线就要重建,对国安来说,会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还是失败的再继续呢?
解析内援 补充式买人为主 关键引援缺分量
北京国安在内援的引入上,最大特徵是补充式引入,因为不论是国安的教练还是管理层,对其主力阵容都较满意。而国安也算稳定,这是他们在2011至2014赛季始终保持联赛前三名的原因。但问题皆有正反面,反面是,北京国安的稳定反应他们始终只能坐稳前三,而无力向恆大发出真正的全方位挑战,其中原因就是北京国安在内援上的引入不积极,在稳定阵容的同时不愿加厚板凳深度。这使北京国安在2011至2014赛季四个赛季里的冠军争夺上比恆大差了一口气。
2011赛季,北京国安在年初引入朴成,转会费300万人民币,朴成可担任前后腰,传球出色拼抢积极,但不属于超一流球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北京国安在年初放走黄博文,黄博文在2015赛季帮助恆大打入亚冠决赛。由此可见,朴成只是一个对位买入,放走黄博文,买入朴成。别人在增加板凳厚度,厚度还是用国安球员加深的。2011赛季夏季转会时,国安未买入新球员,但租借出了朗征和闫相闯,加之年初租走杨昊,其实国安的板凳厚度与上赛季相比削弱了不少。
2012赛季初,国安一口气转来了毛剑卿、邵佳一、张哓彬、张健、柏小磊,还租来了矫哲,看是人员不少,但其实还是对位购人,闫相闯和杜文辉的离开,国安买来了毛剑卿,最终因为无法控制住小毛,在2013年夏季将小毛租借,张晓彬是名后腰选手,他的到来还是对黄博文和杨昊离开的补充,张晓彬在2015年夏季离开;柏小磊的加盟是因为杨智在赛季前受伤,柏小磊在2015年初转入哈尔滨毅腾。其实最重要的引入是邵佳一的加盟,邵佳一与杜伊斯堡解约,此时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
2013年赛季初,无内援引入,2013年夏,引入了香港籍后卫李志豪,并签下在布伦瑞克的张呈栋。李志豪时年31岁,这位球员只能作为后防线上的全能替补,张呈栋直到本赛季才在国安踢了六场比赛,他已加盟巴列卡诺。
2014年初,北京国安引入了赵和靖、宋博轩、李运秋、陈志钊,这四人中竟有三名边前卫,外加赵和靖一位右后卫。赵和靖算是对后防线的补充,剩下三人算是加厚了板凳,但这三人显然不是决定性的球员。陈志钊在2014年表现出色,打入四球,本赛季只有一球;宋博轩本赛季六场首先,上赛季打入一球,本赛季助攻一球;李运秋本赛季回撤到后卫位置,九场首发无进球。与恆大的板凳球员具有改变比赛走势的能力相比,国安的板凳球员不具备这个能力。这年夏季,无内援引入。
2015年,北京国安引入了于大宝、晋鹏翔、李磊和石笑天。李磊担任后卫,首发九场,石笑天是替补门将,补充柏小磊的离开,坐了八场替补席。晋鹏翔是名在绿城成长的后卫,本赛季首发一次。只有于大宝算是关键球员。这年夏季,又引入了张池明,购回了张稀哲。
回归近五年的内援引入,引入的核心关键球员只有6人,依次是朴成、邵佳一、于大宝、张呈栋、赵和靖和张稀哲。其中对位购入一人,即朴成,补充2人,即赵和靖和张呈栋,回购两人,邵佳一和张稀哲,利用阿尔滨降级购入一人,即于大宝。很难说这是一支準备冲冠球队的内援引入,因为即使是核心球员的购入,都是功利性极强的对位、补充和回购,甚至在购关键内援时未想到磨合与战术问题。
北京国安的内援引入原则就是广泛购入低价球员,从中提炼,优异的留下,表现差的离开。在内援的引进上,国安管理层考虑的只有价格,儘量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完成新老交替和对位购人;即使是于大宝,也是在阿尔滨降级后的一次捡漏购人。
2016-2017赛季球队将大换血重新组建
北京国安队本赛季最终获得联赛第四,在赛季结束后的一系列採访中,罗宁都透露出了準备全部更换外援的举动。
经典赛事
比较经典的战役有主场3:1力克辽宁,5:1大胜上海等,特别是第17轮国安队在比赛的下半时13分钟内连下六城,以6:0狂扫瀋阳六药队,实践了自己的承诺。但是由于队伍比赛中水平发挥起伏过大,战绩并不理想,他们7胜8平7负,进42球,失34球,积22分(当年胜一场积2分,平一场积一分),在12支甲A球队中名列第八,没有完成赛季前提出的"保六争三"的目标。 1994年6月16日,北京国安队在工体以2:1将刚刚捧得欧洲冠军杯,如日中天的意甲劲旅AC米兰斩落马下,让整箇中国足坛为之欢腾。
新时期历史进程
1995年对国安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的球迷深深的爱上了这支绿色军团,他们把它看成是北京的骄傲和自豪。那年冬天,国安联赛最后一个主场对广东宏远,赛前,数百球迷顶着凛冽的寒风通宵排队,就为买一张球票。赛场上"爱你国安,不止今天"、"国安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的横幅迎风飘蕩,满眼的绿色,震天的加油吶喊,先农坛体育场注定今夜无眠。赛后,国安将士绕场一周,球迷用打火机点起应和的火焰,经历过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人,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依然是豪情万丈、心潮澎湃。 这一年,国安推出了中国足球史上第一首正式的队歌,而且伴随着国安在1995年的火爆,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获得亚军之后,为答谢首都各界的支持,中信国安总公司与北京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台晚会,名字就叫《国安永远争第一》,与首都各界联欢。这一举措不仅开国内足球俱乐部之先河,而且进一步加深了球迷和国安的感情。 "国安永远争第一"的口号原本是针对联赛提出来的,最先实现却是在足协杯上。
1996年的足协杯赛,北京队所向披靡,许多的胜利荡气迴肠。比如:四分之一决赛第二回合主场4:1狂胜四川全兴;半决赛主场让不可一世的大连万达净吞三弹。11月3日在工人体育场举行的决赛,国安更加势不可挡。球场上,国安将士气势如虹,以4:1将素有"国安剋星"的山东队打得溃不成军。经历了一年的黯淡与起伏之后,国安终于扬眉吐气。当国安将士穿上象徵胜利的金黄色领奖服,举起金灿灿的奖盃时,国安新家--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来了比1995年的先农坛体育场更加声势浩大的万众欢腾场面。 这一年国安有了一些变化:昔日名将沈祥福结束了在日本的执教生涯,加盟国安教练组;中场大将魏克兴也从日本回到国安;大王涛从八一队转会而来;而且在赛季中途签下了国安历史上第一位外援林德诺。但是,由于上一年的辉煌战绩,其他队都开始研究北京队的打法,专门制定战术对付国安,导致国安进球减少,红黄牌猛增,球场内外负面因素增多,虽然几名老将兢兢业业,国安也仅仅排名第四,成绩为9胜6平7负,积33分,进30球,失25球。 在外战方面,国安的策略也有了变化,一方面继续"请进来":4月9日,在工体3:2战胜来访的巴西格雷米奥队;5月30日,0:3负于义大利那不勒斯队;7月25日1:2负于马拉多那领衔的阿根廷队;11月5日,1:0小胜美国明星联队。另一方面勇敢"走出去":11月9日回访义大利那不勒斯以1:3失利;11月12日又以0:6惨败给德国的汉莎罗斯托克队。这一系列比赛虽然负多胜少,但让国安将士开阔了眼界,队伍得到了锻鍊,也让国安更快的成熟起来。
1997年,巴拉圭的冈波斯、卡西亚诺和西班牙的安德雷斯的加盟是国安"宁缺勿滥"引援思想的产物,三个有共同语言、特点互补又能与球队风格相融合的中前场外援,组成了迄今为止几乎最完美的外援组合。三个火枪手的成名之作就是这年甲A第十轮,在他们的首次联袂演出中就以9:1让老牌劲旅上海申花留下了永远的痛。申花从此把工体看成是自己的伤心地。而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足以让骄傲的京城球迷若干年后仍然津津乐道。三名外援还帮助国安队在足协杯决赛上以2:1再次战胜上海申花,成为第一支蝉联足协杯冠军的队伍。 这一年国安队人员变化较大,高峰转会前卫寰岛,高洪波去了广州松日。而李红军、徐阳、于光、王少磊分别从延边、八一、大连铁路、河南队加盟国安,姚健也从八一队回归。队员的变化并没有影响队伍前进的步伐。除了联赛、杯赛,作为上年中国足协杯的冠军,国安还代表中国参加了亚洲优胜者杯的比赛。国安队三线作战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获得足协杯冠军,在联赛中也以8胜10平4负,进34球,失20球,积34分,获得第三名。在亚洲优胜者杯赛上,国安主客场两胜日本川崎贝尔迪队从东亚区出线,并最终获得第三名。
1998年是从"多事之冬"起步的。大牌球星曹限东、谢峰、符宾、邓乐军等纷纷转会,领队杨群辞职,杨晨远走德国,主帅金志扬上调国家队……赛季前的动荡并没有带来成绩的大滑坡,相反,国安在当年的超霸杯上力克中国足坛巨无霸大连万达队夺得冠军,让人刮目相看,甲A开赛后的12轮不败,更是製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神话。少帅沈祥福初步得到球迷和队员的信任。但是亚优杯半决赛0:5被韩国水原三星队打的颜面扫地,特别是在北京球迷引以为傲的足协杯上被当时身处甲B的辽宁队挤出四强,对国安打击太大,球迷一时难以接受,一向比较克制的北京球迷也喊起了"沈祥福下课!" 其实,北京队这一年一直饱受人手紧缺的困扰,满打满算北京队只有18名队员能够参加比赛,再加上伤病等原因,几线作战的国安经常是顾头不顾腚,沈祥福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国安俱乐部痛下决心,斥资1200万元买断了威克瑞队24名21岁以下队员作为自己的二线队伍,后来从这里面走出了杨璞、邵佳一、徐云龙、田野、薛申…… 这一年,冈波斯凭藉在北京国安的优异表现入选巴拉圭国家队并参加了法国世界盃,成为甲A历史上第一个参加世界盃的人。而租借到德甲法兰克福队的杨晨则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五大联赛立足、进球的中国球员。
1999年,继1998年"六剑辞国安"之后,"三个火枪手"也离开了,为国安冲锋陷阵的重担落到了一帮20岁上下的年轻人身上。在经历了赛季初的阵痛之后,以杨璞、徐云龙、邵佳一为代表的"青年御林军"以年轻人的激情和南美外援的野性相得益彰,打出了疯狂的攻势足球,在连续8轮中一气打入24粒进球,平均每场进3个。他们不仅维护了北京足球的荣誉,也让北京的球迷看到了希望。 在联赛中,国安最终以9胜9平8负,进38球,失25球,积36分的成绩名列第六。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赛最后一轮,北京国安主场迎战辽宁队。在对自己的排名无关紧要,但结果可以左右冠军归属的那场比赛中,国安在被舆论预测会"假打"以阻止老对手山东队夺冠情况下,正常发挥,逼平了辽宁队,体现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虽然客观上帮助山东队登上了冠军宝座,但维护了国安将士以及北京足球的荣誉。国安从此赢得了"冠军狙击手"的美誉。
2000年,千年的转换,国安是在憧憬中度过的。他们请来了北京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位外籍主教练--南斯拉夫人乔利奇。他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使国安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中国最好的球队。然而,赛季一开始,国安以及乔利奇本人就卷进了仿佛是永无休止的风波之中,先是摘牌后出现“小王涛转会风波”;海埂春训时乔利奇骂人导致"翻译辞职风波";开局三连败引发"换帅风波";吉京之战王涛的红牌被中国足协追加停赛,引来"国安退出风波";紧接着,渝京之战中当值裁判一些被认为"有利于"国安队的判罚,又使国安陷入了"官哨风波"……风雨飘摇中,国安不得不面对保级的残酷现实。在第三轮后临危受命的少帅魏克兴不辱使命,带领知耻后勇的国安队提前三轮保级成功。国安以9胜8平9负,进38球,失32球,积35分的成绩取得联赛第六名,并获得中国足协颁发的"体育精神特别奖"。球队还在时隔三年之后再次杀进足协杯决赛,最后遗憾地输给重庆队,屈居亚军。 在队伍处于低谷的时候,从大连万达转会过来的小王涛在队伍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他以13粒进球成为队里的最佳射手,在甲A射手榜上也位居次席。年轻的邵佳一赛季末被多家媒体评为赛季"最佳新人",徐云龙从后卫改打前锋以后屡有斩获,"云龙一当前锋,国安準进四球" 传为一时佳话。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中国顶级足球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制度,而没有了球星的北京国安,也缺少了"我是国安我怕谁"的气质,甚至不再有动荡和风波。 这个赛季,国安的新老交替还没有全部完成,年轻队员的成长也是参差不齐,整个队伍没有形成很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引援不够理想,所以虽然场上队员拼抢积极兇狠,但却暴露出发挥不稳定、自信心不足、心理急躁的弱点,不善于打硬仗、恶仗。 从个人能力来讲,国安队并不差。国安队在这个赛季中以两名边前卫边路拉开突破传中进攻为主,以中路小配合突破渗透、边后卫积极套边插上或突破或传中为辅,观赏性增强了,场面占优的时候增多了,射门和得分机会也比上赛季多很多。但是让国安队员郁闷的是,一个赛季下来球击中对方门柱和横樑的次数快赶上进球总数了,场面占优的情况下,往往却拿不下对手,队伍的士气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 国安这个赛季成绩平平,联赛9胜6平11负,近30球,失33球,积33分,排名第八。只有在足协杯上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最后惜败于大连实德而再次屈居亚军。 连续三个赛季排名中游,对于国安这样一支老牌强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再加上辽足进京对国安造成的威胁。
2002年伊始,国安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董事长王军和副董事长李士林辞职,少壮派的罗宁、李建一被推上了前台,学院派的马冰出任总经理,魏克兴任副总经理,着名的"红星大帅"彼德洛维奇成为国安队第二位外籍主教练。彼德为球队带来了一位欧洲现役国脚级的外援巴辛,在国内转会摘牌中又胜利摘得山东鲁能队的中后卫小李明。俱乐部还发生了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俱乐部重新制订了奖惩制度,特别是奖金髮放方法,使队员对胜利的渴望更加高涨。国安準备大干一场。 彼德洛维奇教导队员要 "像男人一样踢球"。他对队伍进行了一系列改造:阵型上较多採用3-5-2,有时也变换成3-6-1,防守时再变成5-3-2;打法要求快速、简练;确立了"稳固防守、力拚中场、快速反击"的主导思想;进攻中讲求整体,讲究配合。前锋线上徐云龙和卡西亚诺的冲击,再加上中场邵佳一的指挥调度,后场巴辛和小李明的準确长传,源源不断的给前锋和前卫输送炮弹,国安一跃成为2002赛季甲A联赛进攻最为犀利的球队,进球数位列各队之首。赛季结束,国安15胜7平6负,进49球,失29球,积52分,与深圳队积分相同,经过抽籤,遗憾的获得第三名。在足协杯上也因为轻敌未能进入八强,为历年最差。 这一年"国安三少"徐云龙、杨璞、邵佳一因为在联赛中的突出表现入选国家队并参加了世界盃。路姜等21岁以下队员慢慢在队伍中打上了主力,成为国安的"新鲜血液"。 北京足球队是在北京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它也用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回报着关心和支持它的人。凭着永远争第一的豪气,北京足球将继续为首都争取荣誉。
球队宗旨
"国安永远争第一"这句甲A时代知名度最高的口号是1995赛季前为球队设立目标时,俱乐部董事长王军提出来的。他认为:保几争几没什幺意义,不如乾脆争第一,"永远争第一"由此诞生。这句大气蓬勃的口号让国安从这一年开始就受到了北京乃至全国空前的关注。《北京青年报》在"两会特稿"专门提及,称"这种精神也必将激励起我们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北京的巨大热情"。 这一年的国安也确实不负众望,在老帅金志扬的"抢、快、活"战术思想指导下,国安踢出了充满创造力和想像力的足球,尤其在进攻套路上--高峰的快速突破、高洪波的门前抢点、谢峰的边路助攻、曹限东的中场调度……常常能打出水银泻地般的精彩配合,令对手防不胜防。再加上杨晨、周宁、邓乐军、南方等年轻小将的出色发挥,北京国安一度领跑甲A联赛。 在与欧美一流俱乐部球队的交锋中,国安更是赢得了"外战内行"的美名,5月17日,国安2:1战胜英超劲旅阿森纳;6月14日,国安在与AC米兰的再次交锋中90分钟内1:1打成平手,最后仅以点球告负;8月8日,国安3:2力挫来访的巴西弗拉门戈队。他们还在10天里激战四场,包括一场联赛、一场足协杯半决赛、两场商业比赛,创下了当时连续作战的纪录。国安在每一场比赛中全力以赴的顽强斗志,赢得了一致的尊重,"我是国安我怕谁"一时传为佳话。
绿色国安
成为改革中中国足球的代表受到世界的关注,葡萄牙新闻社驻中国记者安东尼奥.卡埃罗专门为国安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绿色京师 纵横华夏》。
职业化前历届冠军
1951东北区队
1953解放军队
1954 东北队
1955 中央体院队
1956 北京青年二队
1957 北京队
1958 北京队 (直到1960年解散)
1960 天津队
1961 上海队
1962 上海队
1963 北京青年队(北京二队,改名北京,从此就是北京队)
1964 北京体院队(国家队)
1965 吉林队
1973 北京队
1974 八一队
1977 八一队
1978 辽宁队
1979 广东队
1980 天津队
1981 八一队
1982 北京队
1983 北区冠军:天津队
南区冠军:广东队
1984 北京队
1985 辽宁队
1986 八一队
1987 辽宁队
1988 辽宁队
1989 国家二队
1990 辽宁队
1991 辽宁队
1992 辽宁队
1993 辽宁队(甲A锦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