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过轻可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过度节食是造成这种状况最常见的原因,医学上称为神经性厌食症。体重下降造成闭经较为迅速,而体重即使恢复了,内分泌功能也不会很快恢复,而且体重上升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病人可能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雌激素状态。雌激素长期缺乏会带来诸如内外生殖器官和乳房的萎缩,以及骨质疏鬆等状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闭经厌食症
- 外文名:Amenorrhea anorexia
- 原因:过度节食
- 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紊乱
- 对策:必要时可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闭经厌食症
大多数患有厌食症的患者会表现为营养不良的状况,长期下去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精神内分泌功能异常,而激素的异常变化,会严重地影响到子宫的功能变化,从而出现“老朋友”不能如约而至的情况发生,长时间厌食甚至可能出现闭经,闭经的出现伴有不同程度的性徵消退,如子宫和卵巢缩小,是身体出现危险状况的重要指示。

闭经厌食症的对策:
1、对于闭经的厌食症者来说,她们应该在妇科内分泌者的指导下,进行雌激素补充治疗,渐渐地在增加脂肪组织的基础上恢复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正常比例及正常的代谢。
2、必要时可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积极採取营养支持方案,必要时可住院治疗。
3、矫正行为,适当更换环境,慢慢改变旧有习惯,逐步促进饮食,由少至多,使体重每周增加1至2公斤。
4、同时进行心理治疗,疏导心理压力。其中,家庭成员的关怀尤为重要。
厌食症
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主要包括: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症。厌食症患者多有治疗上的困难,所以约有10%-20%的人早亡。原因多为营养不良引起的併发症和精神抑郁而引发的自杀行为。
厌食症分类
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慾减退或食慾缺乏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病症上属于消化功能紊乱(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伴随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
青春期厌食症
主要为青春期少女由于怕胖而严格控制进食,本来就不是很胖的身体往往因为过分限制饭量而迅速消瘦下来,这时很容易发展为拒食、厌食、挑食或偏食。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準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由于长期控制进食,甚至还不断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进的食物再吐出来,这样人为地打乱了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射,导致大脑“见到”食物信号不再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面对食物不再有饥饿感,而是真的从心里感觉厌恶、想吐,最后心理、生理反应趋于一致,形成病理性神经反射。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