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会议(최고인민회의),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人民会议代表经朝鲜全国选民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最高人民会议拥有立法权,并负责选举朝鲜国防委员会、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和政府内阁。最高人民会议还负责审查内阁关于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和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的报告。由于朝鲜是一个一党执政的国家,最高人民会议的所有代表候选人均由执政党朝鲜劳动党挑选。最高人民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到两次会议,休会期间其职权由常任委员会代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最高人民会议
- 外文名:최고인민회의
- 前身:北韩人民会议
- 前身成立时间:1947年
- :
历史沿革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的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北韩人民会议。1948年8月,朝举行第一届最高人民会议选举。
代表选举
朝宪法规定,朝鲜年满17岁的所有劳动者,不分性别、民族、职业、居住时间、财产状况、文化程度、政党、政见和宗教信仰,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根据普遍、平等和直接选举原则,通过秘密投票方式选出(等额选举)。最高人民会议每届任期5年,下届选举在最高人民会议任期届满之前,依照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的决定举行。因特殊原因选举不能如期举行时,代议员任期延长到举行下一次选举时为止。
2009年3月8日朝举行最高人民会议第12届代议员选举,共选出代议员687名,投票率为99.98%,选举人100%投赞成票。新当选比例为46%,低于第11届(50%)和第10届(64%)。其中,军人、工人和农民分别占16.9%、10.9%和10.1%;35岁以下者占1%,36岁至55岁者占48.5%,56岁以上者占50.5%;94.2%的与会代表有大学学历。
会议职权
会议职权
1.修改并补充宪法
2.通过或修改并补充部门法
3.批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在最高人民会议闭会期间通过的重要部门法
4.制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5.选举或罢免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6.选举或罢免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7.根据国防委员会的提名,选举或罢免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委员
8.选举或罢免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名誉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
9.选举或罢免内阁总理
10.据内阁总理的提名,任命副总理、内阁各部门委员长、相和其他内阁成员
11.选举或罢免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12.选举或罢免最高法院院长
13.选举或罢免最高人民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委员
14.审批批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计画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
15.审批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报告
16.据需要,听取内阁和中央机关的工作报告,并採取相应措施
17.决定批准或废除有关部门向最高人民会议提交的条约
委员会职权
召集最高人民会议;审查和通过在最高人民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新部门法案、条例草案、现行部门法和条例的修改补充草案,并提交下届最高人民会议批准;代议员选举工作;成立或撤销内阁委员会或省;解释宪法、现行部门法和条例;监督国家机关守法、执法情况;批准或废止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决定并公布驻外使节的任命和召回;制定勋章、奖牌、名誉称号、外交职衔并授勋;行使大使权和特使权;设立或修改行政区划。
会议地位
朝鲜宪法规定,最高人民会议是朝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是最高人民会议休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闭会期间由常任委员会行使其日常权力。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的派遣国书和召回国书。
组织结构
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组成。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组织和领导常任委员会的工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设若干名名誉副委员长。名誉副委员长由长期从事国家建设事业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担任。最高人民会议选举议长和副议长。议长主持会议。
立法程式
最高人民会议议案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和最高人民会议各专门委员会提出,代议员也可以提出议案。
会议制度
最高人民会议举行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临时会议,在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或三分之一以上的代议员提议时召开。最高人民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议员出席时才能开会。最高人民会议颁布的法令和决议,用举手表决方式,以出席会议代议员的过半数通过。修改并补充宪法,须经最高人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议员赞成才能进行。
议员制度
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具有不可侵犯权。除现行犯外,非经最高人民会议或在其闭会期间非经其常任委员会许可,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不受逮捕或刑事处罚。
会议历史
届数 | 选举日期 | 投票/赞成率?(%) | 议员数 | 1次会议日期 | 常任委员会委员长 |
第9届 | 1990.4 | 99.78/100 | 687 | 1990.5 | 杨亨燮?(时为常设会议议长) |
第10届 | 1998.7 | 99.85/100 | 687 | 1998.8 | 金永南 |
第11届 | 2003.8 | 99.9/100 | 687 | 2003.9 | 金永南 |
第12届 | 2009.3 | 99.98/100 | 687 | 2009.4 | 金永南 |
第13届 | 2014.4 | 99. 97/100 | 687 | 2014. 4 | 金永南 |
第14届 | 2019.3 | 99.8/100 | 687 | 2019.4 | 崔龙海 |
第十三届现任委员
朝鲜国务委员会(即原国防委员会)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届第一次会议选举出的朝鲜国防委员会
职务 | 姓名 |
---|---|
第一委员长 | 金正恩 |
副委员长 | 崔龙海(二次会议罢免)、李用茂、吴克列、黄炳誓(二次会议补选,后被罢免) |
委员 | 张正男(二次会议罢免)、朴道春(三次会议罢免)、金元弘、崔富日、赵春龙、玄永哲(二次会议补选)、李炳哲(二次会议补选)、金春燮(三次会议补选) |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届第四次会议决定,把国防委员会改编为国务委员会,并选举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委员。
职务 | 姓名 |
---|---|
委员长 | 金正恩 |
副委员长 | 黄炳誓(被罢免)、朴凤柱、崔龙海 |
委员 | 金己男、朴永植、李洙墉、李万建、金英哲、金元弘、崔富一李勇浩 |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
职务 | 姓名 |
---|---|
委员长 | 金永南 |
副委员长 | 杨亨燮、金英大 |
名誉副委员长 | 金英柱、崔永林 |
委员 | 金养建(2015年12月逝世)、太宗秀(四次会议罢免)、全勇男、玄相洙、李明吉(五次会议罢免)、金正顺、金完洙(五次会议罢免)、柳美英、姜明哲、姜秀林、全庆南、金英哲(四次会议补选)、朴泰成(四次会议补选)、朱英吉(四次会议补选)、张春实(五次会议补选)、朴明哲(五次会议补选) |
书记长 | 洪善玉 |
议长 | 崔泰福 |
朝鲜内阁
职务 | 姓名 |
---|---|
总理 | 朴凤柱 |
副总理 | 卢斗哲、金勇进、李武荣、李铁万、李周午(四次会议补选)、李龙男(四次会议补选)、高人虎(四次会议补选) |
其他部门
部门 | 职务 | 姓名 |
---|---|---|
法制委员会 | 委员长 | 崔富日 |
预算委员会 | 委员长 | 吴寿勇 |
中央检察院 | 院长 | 张炳奎(五次会议罢免)、金明吉(五次会议补选) |
中央法院 | 院长 | 朴明哲(四次会议罢免)、姜润石(四次会议补选) |
会议动向
朝鲜第14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崔龙海接替金永南,担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还获任国务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金正恩再次被推举为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
此外,朴凤柱当选国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才龙、李万建、李洙墉、金英哲、太宗秀、李勇浩、金秀吉、努光铁、郑京择、崔富一、崔善姬当选为委员。
朝鲜最高领导人,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出席会议并发表施政演说。金正恩指出,实现全社会金日成金正日主义化是朝鲜党和政府的最高纲领,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总方向、总目标。金正恩阐明朝鲜政府面临的中心任务和实践途径,要求朝鲜更高地举起自立自力的旗帜,把国家的一切力量集中于经济建设,巩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金正恩还分析和评价当前形势,阐述了朝鲜党和政府的对外政策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