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桂 选自【闲情偶寄】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着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古文桂
- 外文名:guwengui
- 所属文集:《闲情偶寄》
- 文体:文言散文
- 比喻手法:暗喻(讽刺)
原文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翻译
秋天里面最香的东西,就是桂花了。树是月亮上的树(传说吴刚就在月亮上砍桂树),香味也是天上的香味道啊。但它有缺憾的地方在于,它要开就整棵树都开了,不留一点余地。我写了一篇较《惜桂》的诗里面说“把万斛(量词)的黄金碾作灰尘(这里黄金应该指代桂花),西风一阵总吹来(西北风重要吹来的,指的是冬天总会到的)。 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早点知道花过几天都会凋谢的,为什幺不将一些花留到以后再开呢)”。事物到了极繁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天地万物的常理,有些人富贵荣华一蹴而成(暴发户),他们(指的就是那些暴发户)都是春天里的玉兰,秋天里的丹桂。
词解
1.斛(hu):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一斛。
2.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
3.莫:没有。
4.如:比得上。
5.但:只是。
6.处:地方。
7.狼藉:散乱的样子。
8.次第:依次。
9.盛:旺盛。
10.极:到极点。
11.理:规律。
【1】检测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莫)能如桂 ( 不,没有 ) (2)早知三日都(狼藉)( 凌乱,指花凋零时散乱的姿态 )(3)何不留将(次第)开( 按次序,一个接一个 ) (4)盛(极)必衰( 极点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翻译:凡是有些人富贵荣华一蹴而成(暴发户),他们都是春天里的玉兰,秋天里的丹桂(说那些暴发户的富贵荣华是一蹴而成的,不会长久)。
从桂花“( 盛极必衰 )”的特性中,作者看到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即“( 繁盛到极点就必然要衰败,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恆常之理。 )”。
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包含着这样的哲理呢?试举一例。
月亮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都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