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是一部由郭柯导演,陈伟雄、陈妍希、Lucas Oliver Frost製作的一部以“慰安妇”为题材的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韦绍兰老人和她的中日混血儿子罗善学的故事。
《三十二》于2014年3月30日在美国正式上映,后于2014年11月11日在中国上映。2014年,《三十二》获得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项。
基本介绍
- 导演:郭柯
- 主演:韦绍兰,罗善学
- 製片人:陈伟雄、陈妍希、Lucas Oliver Frost
- 出品公司:四川光影深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发行公司:良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中文名:三十二
- 外文名:Thirty Two
- 其它译名:32
- 出品时间:2013年
- 製片地区:中国
- 拍摄地点:中国 广西
- 拍摄日期:2012年12月
- 类型:纪录片
- 片长:43分钟
- 上映时间:2014年3月30日(美国)2014年11月11日(中国大陆)
- 对白语言:中国方言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3158408
- 主要奖项:2013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
2014年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年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 线上播放平台:爱奇艺、腾讯网、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
- 拍摄格式:4K REDCODE RAW
剧情简介
《三十二》拍摄的主人公是广西的韦绍兰老人和她的儿子罗善学,1944年,日军发动企图打通日本本土经朝鲜半岛、中国大陆至新加坡总长约九千公里运输线的“一号作战”计画,并于同年入侵广西,占领荔浦。当时24岁的韦绍兰和1岁的孩子被抓进慰安所,度过几个月非人的折磨以后,她逃离魔窟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可是等待她却是未知的生活。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2012年6月,导演郭柯偶然在微博里看到了一篇“中国慰安妇生下一个日本孩子”的故事。郭柯被老人的故事所触动,于是通过朋友介绍,联繫到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在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郭柯很快找到了住在广西偏远农村的韦绍兰。
韦绍兰顽强的生命意志深深的感动了郭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韦绍兰的故事拍摄下来,将这位老人身上强大的精神力量带给观众,同时也让这段历史故事世代保留。由于当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倖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
拍摄过程
2012年,在製片人陈伟雄的支持下,影片顺利开拍。导演郭柯三次前往广西,陪韦绍兰吃饭,唠家常,在这个的过程中,他很少跟韦绍兰会提及发生在1944年的那段岁月,因为他将韦绍兰当成自己的家人去拍摄。
主创团队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韦绍兰 | 韦绍兰 | ---- |
罗善学 | 罗善学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导演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灯光 | 录音 | 场记 |
---|---|---|---|---|---|---|---|---|
陈伟雄 | Alison Tan LucasOliver | 郭柯 | 蔡涛 | 徐鲤 | 向阳 | 刘世刚 | 刘大强 | 朱胤菲 |
文学统筹:罗敏摄影助理:赵永辉、王会强、张星 製片:鲜科、吴自千、何俊豪 剪辑助理:邱进、向天才 灯光助理:曾永志 片头旁白:朱菲菲 片名书写:梁新贵 后期製作协作(海外):梁巧 历史顾问:苏智良 图片提供:中国“慰安妇”资料馆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韦绍兰演员:韦绍兰韦绍兰生于1920年农曆7月27日。韦绍兰在日本扫蕩的时候被发现,并被日本军人抓到位于桂林市荔浦县马岭镇的一处慰安所里,度过了最黑暗的3个月,后来逃出慰安所,又发现自己在被日军强姦期间怀孕。由于担心未来自己不孕,她便生下了孩子,随养父姓,取名为罗善学。
- 罗善学演员:罗善学罗善学1945年出生,是韦绍兰和日军的孩子。韦绍兰罗善学母子关係一直不好,罗善学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母亲起冲突。别人对有日本血统的孩子一直另眼相看,称他为“日本仔”。同龄玩伴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获奖记录
时间 | 主办方 | 奖项 | 获奖方 | 结果 |
---|---|---|---|---|
2013年 | 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 最佳摄影 | 蔡涛 | 获奖 |
2014年 | 伦敦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 | 《三十二》 | 获奖 |
2014年 | 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 | 《三十二》 | 获奖 |
2014年 | 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 | 最佳纪录短片 | 《三十二》 | 获奖 |
2014年 | 滨海国际微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 | 《三十二》 | 获奖 |
2014年 |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 最佳中国製作人 | 陈伟雄 陈妍希 | 提名 |
2015年 | 美国里奇蒙国际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 | 《三十二》 | 提名 |
2015年 | 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展 | 永久收藏奖之特别奖 | 《三十二》 | 获奖 |
2016年 | 足荣村方言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最佳导演 | 《三十二》/郭柯 | 提名 |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
发行信息
展映情况
时间 | 区域 | 地点 | 时间 | 地点 |
---|---|---|---|---|
2014年 | 中国北京地区 | 清华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南京地区 | 南京艺术学院 |
中国上海地区 | 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 | 中国安徽地区 | 安徽师範大学 | |
中国广东地区 | 广州图书馆、东莞理工学院 | |||
美国 | 加州棕榈泉卡米洛特剧院 | |||
2015年 | 中国北京地区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纪录片展映活动、中国民族博物馆、牡丹江师範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北京电影学院 | ||
中国成都地区 | 橙天嘉禾麓镇影城、青年V幕 | 中国上海地区 | ss青年空间 | |
美国 | 里奇蒙 | |||
2016年 4月12日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馆藏《三十二》于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并在展厅内循环放映。 |
(展映情况参考资料:)
上映情况
时间 | 地区 | 时间 | 地区 |
---|---|---|---|
美国 | 2014年3月30日 | 英国 | 2014年 |
中国 | 2013年12月29日 |
(上映情况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影片没有跌宕的剧情,放弃惯用的技巧,只是给大家娓娓道来一个真实的故事。慰安妇是中国一段疼痛的历史,郭柯导演用能思考的镜头记录下了广西山区瑶族大娘韦绍兰的生活片段。影片透过韦大娘的用餐、行走、山歌等日常生活,展示了一位曾经被强征为日军性奴隶的伟大母亲的博大胸怀。也记录下了一位不幸来到世上、至今孑然一身的年过70的中日混血儿--罗善学对世界的质问以及对生活的良善。(腾讯网评)
《三十二》是一部题材具有公益性和充满正能量的纪录片,片中没有历史资料画面、没有血腥暴力镜头,只有这些可爱的老人每天的生活与心情记录。“面对伤痛,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这是这部纪录片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与和谐、正义的价值感。(网易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