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丽纯
- 别名:无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工程师
- 主要成就:长岭分公司级科技成果进步奖两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四项
工作经历:
1979.12- 1981.12 | 设备研究所理化室 | 钢铁分析 | |
1981.12- 1984.12 | 长岭职大 | 炼油化工 | |
1985.1- 1986.7 其中1985.03 | 设备研究所工艺防腐组 北京石科院 | 工艺防腐 微量盐微库侖分析学习班 | 技术员 |
1986.8- 1994.8 其中 1992.9-12 | 设备研究所工艺设备组 培训中心 | 冷换设备强化传热研究 英语B学习 | 助工 |
1994.9- 1996.12 | 设备研究所工艺设备组 | 冷换设备强化传热研究 参加了华中科大传热学习班,长岭2#常减压实习半年,学习分馏操作 | 工程师 |
1997.1- 2001.12 | 设备研究所一室 | γ射线工艺故障诊断 研究;加热炉故障诊断 | 工程师 |
2000.01- 2000.12 | 设备研究所一室 | 从事除灰剂配方研究; 加热炉故障诊断 | 工程师 |
2002.01- 2004.12 | 设备研究所节能分公司 | 从事长效钢水热管配方研究,加热炉故障诊断 | 工程师 |
2005.01- 2007.12 | 设备研究所节能分公司 | 从事长效钢水热管工业套用研究;加热炉故障诊断 | 工程师 |
2008.01- 至今 | 设备研究所节能分公司 | 长效钢水热管寿命跟蹤研究及技术推广 | 工程师 |
1988.02- 1990.12 | “双弓及三弓型折流板换热器的研製及工业套用” | 负责工业试验设备配管、工业试验标定,为课题主要参加人 | 传热效率提高30%以上 91年度获得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2.01- 1992.12 | “螺旋板换热器在催化剂冷冻系统套用” | 负责传热计算、设备选型、现场配管及工业套用研究工作,为课题主持人 | 传热效率提高35%以上 93年度获得总厂科技进步四等奖 |
1992.01- 1995.12 | “管式炉热管预热器性能最佳化研究及工业套用” | 参与预热器的传热研究及工业套用、标定、鉴定等工作,为课题主要参加人 | 传热效率提高50%以上 96年度获得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3.01- 1993.12 | “焦化180泵润滑油冷却器改用螺旋板换热器” | 负责设备的的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工艺配管及标定,为项目负责人 | 解决了润滑油冷后温度过高的生产难题 |
1994.01- 1995.12 | 内外螺纹管强化传热套用研究 | 负责该项目的试验室研究;工业套用研究工作,为课题负责人 | 该技术套用于1#催化润滑油冷却器,解决了冷后油温过高的问题,保证设备夏季安全运行。 1996度获长岭分公司科技进步四等奖 |
1997.01- 2000.12 | “γ射线故障诊断技术” | 参与课题的工业套用研究,负责工艺过程故障现象与图谱的识别,为课题主要参加人 | 该课题2000年获得长岭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得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为长岭分公司、石炼化、广石化等炼厂解决了很多生产瓶颈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
2001.01- 2001.12 | “炉子除灰剂配方研究” | 完成了文献调研,并提交文献调研报告;进行了机理研究;配方的试验研究,为课题负责人 | 完成了配方研究,文献调研报告获厂级二等奖 |
2002.01- 2004.12 | “热管除氢技术开发及套用研究” | 负责除氢剂配方的最佳化及研究;负责除氢剂成型配方的研製;负责试验室试验及工业套用;负责除氢剂固定网的研製;参与成果的推广及套用 本人为该项目负责人 | 该课题2005年获得长岭分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获二等功,获得国家一项发明专利,在全国“第九届热管会议”、及世界“第十三届热管会议” 获得专家高度好评。 |
2005.01- 2007.12 | “新型长效热管工业化套用研究” | 新型热管在倾斜及垂直安装条件下的工业套用对比试验;新型热管试验设备的成套与调试;翅片管加工条件的最佳化 本人为课题负责人 | 建立一条完整的热管生产线, |
2008.01- 至今 | 长效钢水热管寿命跟蹤研究及技术推广 | 负责热管使用寿命的跟蹤,售后质量回访,产品的改进提高 本人为项目负责人 | 热管已在中石化、中石油20多家企业的近百台炉子使用,效果很好,热管制造创收及节能创效累计效益近8000万元 |
1998.01- 2007.12 | 从事炼厂加热炉测试及故障诊断研究工作 | 组织建立了炉子测试工作小组,开展炉子热效率;烟、空气流量的测试工作 | 通过定期的日常监测,多次发现炉子存在的问题,并为装置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