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Beijing Colleg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位于北京市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
1983年12月经民政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1997年9月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併入,2007年7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据2018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燕郊和大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06亩,有17个专业方向,有在校学生3000余名,教职工29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以上、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占80%以上、双师比例达70%以上。
基本介绍
- 主管部门:北京市
- 学校官网:http://www.bcsa.edu.cn
- 中文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 外文名:Beijing Colleg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 简称:民政学院、北社管
- 创办时间:198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政法类
- 属性:民政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
- 现任领导:校长邹文开
- 高职专业:17个
- 院系设定:社会工作系,社区服务系,假肢矫形康复系,生命文化学院,民政管理系,老年福祉学院
- 校训:求知躬行、德才相彰、崇扬仁爱、服务社会
- 校歌:《我愿》
-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开发区燕灵路2号
- 主要奖项: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校区占地:310亩
- 在校生:3500余名
办学历史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其前身可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内务部干部学校。1983年12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1984年7月开办大学专科学历教育。1995年民政部培训中心成立,与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2007年在民政部党组的科学决策下,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成立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同时设在学院,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民政职业技能鉴定、民政政策理论和社会工作研究等职能。
校园环境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在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巨观背景下脱颖而出的。在办学理念上关注社会,服务民生,有深厚的人文积澱,是一所以培养社会管理人才为己任的普通高校。学院有大兴和燕郊两个校区,主教学区在燕郊校区。燕郊校区地处北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与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周边与其它五所高等院校毗邻,离市中心30分钟车程,既能尽享城市之便,又远离了城市喧嚣,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校区占地310亩,另有规划用地340亩,绿化面积达50%以上,校园内碧草浅铺、百花飘香,各类林木花草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欧式建筑与民族建筑楼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园式校园。校区有建筑面积10万余平米,各类教学设施齐全、学生生活环境优美舒适、能同时容纳6000名学子共同学习、生活。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室内体育馆达到国家级标準,建有各类实验室60余个,并配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达3000余万元。另外,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院还在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建立了一批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在建的大兴校区位于北京新兴的高校聚集区,占地596亩,建成后将是一所集现代化、数位化、园林化为一体充满活力和时代气息的新校园。
办学条件
学院设有老年福祉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生命文化学院、康复工程学院、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等六个院系,开办民政管理、社会工作、公益慈善事业管理、假肢矫形器製造、物业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园林技术等二十余个专业,部分专业填补国内空白,现有在校生3500余名。
师资力量
学院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80余人,一线教师占70%,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以上,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占80%以上,双师比例达70%以上。通过挂职锻鍊、基层调研、国际培训、社会管理类职业岗位实践等途径,一线教师均掌握了实际岗位技能,其中有40多名教师到德国、加拿大、美国、挪威、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先后有多名教师荣获“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及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另外,学院还有一支由100余名北京着名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学术权威或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客座教授队伍,一支由主管部门领导、外籍学者、着名企业家组成的高级专家谘询队伍。同时,为指导学生实习,还从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基层民政组织等单位聘请了30余名双师型教师。通过培养、引进和整合,学院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高职人才师资队伍。学院走开放式的办学道路,走进基层、走出国门。学院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政行业资源,依託全国民政系统,与各级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民政事业管理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繫。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积累实践经验的机会。学院还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挪威奥斯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和合作关係,坚持开展定期的师生互访和短期培训活动,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教学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画(2015—2018 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物业管理、社会工作、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学前教育、假肢与矫形器技术、婚庆服务与管理。
现任领导
邹文开: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民政部培训中心主任
程伟: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梅玉保: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民政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赵红岗: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民政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杨凤欣: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民政部培训中心副主任
专业分布
系部 | 专业 | ||
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 | 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 | 民政管理专业 (彩票行销与管理方向) | 会计专业 |
社会工作学院 | 社会工作专业 (目前分为6个专业方向:社区社会工作、救助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 |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全国唯一)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儿童教育与发展学院 | 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特殊教育) | 学前教育 | 早期教育 |
老年福祉学院 |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北京市重点) | 护理专业 | 物业管理专业 |
生命文化学院 | 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北京市重点) | 园林技术专业(民政设施方向) | |
康复工程学院 | 假肢与矫形器设计与製造专业 | 康复辅助器具套用与服务专业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
发展前景
建院以来,学院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办学、协调发展”的思路,以民政行业为依託,以服务社会为使命,适应市场、开放办学,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显着提升,为民政事业发展及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被誉为“民政干部的摇篮”,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获得“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单位”、“中央机关文明单位”等20多项荣誉。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院紧紧依託民政行业,走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之路,与各级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民政事业管理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等紧密合作,正在发展为一所有着鲜明民政行业特色的精品学院。
来校路线
(1)北京西站:乘坐公车到捷运1号线大望路下车 —— 811、812路(开往燕郊方向)——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2)北京站:乘捷运1号线到大望路 —— 811、812路(开往燕郊方向)—— 防灾科技学院站下车
(3)首都机场:乘机场大巴17号线到达燕郊 民政学院站 下车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