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8-09-05 15:35:25 百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CDIO国际组织成员。

学院前身是1978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和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1985年,学校划归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1992年,在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设有14个教学院(系、部),开设31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教职工805人,有全日制在校生7461人,其中本科生7081人、硕士研究生295人、留学生55人、预科生30人,另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1人、博士研究生6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
  • 主管部门:北京市
  • 学校官网:http://www.bipt.edu.cn
  • 中文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外文名: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简称:北石化(BIPT)
  • 创办时间:1978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理工
  •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2007年)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2010年)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2015年)
    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
  • 现任领导:校长:蒋毅坚
  • 本科专业:31个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 院系设定: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
  • 校训:宁静致远、务本维新
  • 地址:清源校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清源北路19号
    康庄校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康庄路
    燕山校区:北京市房山区向阳街道燕山凤凰区北里7号
  • 院校代码:10017
  • 主要奖项:市级文明单位 

办学历史

1978年,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在燕山创建,同时,兼办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开始招收本、专科生。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1985年,学校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
1987年12月29日,学校新校舍在大兴黄村奠基。
1990年,学校由燕山整体搬迁到大兴新校址。
1992年11月2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993年2月20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揭牌仪式。
2000年2月,学校划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
2010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试点高校。
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2年,学校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
2017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8年,学校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院(系、部),开设31个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套用化学、製药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市场行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
    人文社科学院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
    数理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套用统计学
    外语系
    英语
    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师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部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8个校级主干一级学科。
    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机械工程领域、化学工程领域、安全工程领域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

    师资力量

    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53.1%;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画”入选者7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画高创计画”入选者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科技新星5人,北京市优秀教师7名,其他各类市级人才计画入选者120余人,入选北京市级各类学术创新团队13个、优秀教学团队5个。
    校园雪景校园雪景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宇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宇波、杨忆新、孙东亮
    北京市教学名师(名单不全):戴波、吴波、刘广斌、陈家庆、曾建唐、陈彦玲、王玉海、闫笑非等
    北京市科技新星(名单不全):陈家庆、庞磊、蒋毅坚等
    北京市优秀教师:宇波、靳海波、李建刚、任晓光、吴波、蔡晓君、戴波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环境治理与调控技术教学团队、工程教育教学团队、机电测控技术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校园环境校园环境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计画”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5个、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4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8个、北京市示範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地区高校示範性创业中心1个,还建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6门。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石化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中关村软体园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燕山石化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机械类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工程
    “卓越计画”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科学、製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石化工程仿真教学与实践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电气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北京市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环境工程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电工学》、《化工原理》、《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工程训练》、《化学反应工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1项。
    学校部分教学成果奖
    序号项目名称完成人级别时间
    1
    “校企共赢,走向融合”的产学合作教
    育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郭文莉、韩占生、吴波
    刘红琳、李刚、张建国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
    2
    “面向工程,校企协同”的高素质工
    程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郭文莉、刘红琳
    孟波、吴波、戴波
    市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
    2012
    3
    “多校企联合,资源共享”的工程训练
    示範中心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吴波、刘华、隋金玲、李合增
    张剑锋、赵志强、邹积亭
    2012
    4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电气信息类工程
    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
    戴波、刘建东、纪文刚
    杨永红、张立新、蓝波
    市级教学
    成果二等奖
    2012
    5
    基于工程套用能力培养的机械类本
    科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陈家庆、曹建树、蔡晓君
    刘湘晨、代峰燕
    2012
    6
    一般本科院校套用型人才创
    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红琳、许恩江、陈琪
    黄艳芳、于溯
    2012
    7
    基于四合作的本科人才
    培养北京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吴岩、王晓燕、张炼
    王新凤、陈运辉、许一新
    刘娟、王秀平
    杨鹏、高国华
    市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
    2012
    8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服务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
    郭广生、郭福、韩占生
    杜晓林、张琪、李雪华
    薛素铎、刘红琳、李雨竹
    市级教学
    成果二等奖
    2012
    9
    “校企共赢、走向融合”的产学合
    作教育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
    郭文莉、韩占生、吴波
    刘红琳、李刚、李立新
    崔昶、张建国、杨永红
    闫笑非
    市级教学
    成果一等奖
    2008
    10
    环境工程专业特色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陈家庆、孔惠、周翠红
    桑义敏、常俊英
    2008
    11
    机电类专业“回归工程”教
    育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焦向东、曹建树、薛龙
    俞建荣、吴立志
    市级教学
    成果二等奖
    2008
    12
    一般院校电工电子基础“回归工程”实
    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戴波、曾建唐、吴波
    李洋、蓝波
    2008
    13
    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石
    油化工”特色人才培养
    李翠清、靳海波、罗国华
    赵如松、任晓光
    2008
    14
    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
    合作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郭文莉、刘红琳、孟波
    吴波、戴波
    国家级教学
    成果二等奖
    2014
    资料来源: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先后与英、法、美、德、挪威等10多个国家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係,每年组织本科“十佳学生”和“十佳提名学生”赴中国国外交流,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本科生到欧美高校访学研修;开设“中法工程师班”,实施“3+1+2”培养模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关村能源工程智慧型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机电装备技术实验室、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实验室、特种弹性体複合材料实验室、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实验室、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实验室
    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能源工程先进连线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现代产业新区发展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画等国家级课题130余项,北京市科技计画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300余项,企业横向课题700余项,发表SCI/SSCI、EI检索论文4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1项。
    学校部分科研项目
    项目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21601016
    谷庆阳
    基于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RHs)有机/无机超分子
    发光材料的组装、调控及白光发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
    青年基金项目
    21602013
    刘姗姗
    两类新型稀土金属有机单离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调控
    21603015
    马兰超
    面向有机发光电晶体套用的兼具高迁移率
    和高发光效率的掺杂薄膜的製备和性能研究
    21606022
    詹敏述
    高温热解气旋风分离―移动床颗粒过滤複合除尘机理与性能研究
    51601015
    张优
    缓蚀剂负载型LDHs複合薄膜的生长行为及防护机制研究
    51603015
    高大海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自分层法构筑超疏水涂层
    51604031
    吕鹏飞
    市政排污空间多元气体爆炸与蓄水耦合作用机理及灾害效应研究
    51606012
    邹玉
    超急速爆发沸腾微观机理分子动力学研究
    71601022
    彭珍
    探索雾霾形成的模糊认知图构建及其数据挖掘方法
    21676027
    禹耕之
    费托合成环隙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流动、传热与传质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国家自然科学
    面上项目
    21677018
    韩严和
    基于内循环微电解的电化学调控脱氮途径与机制研究
    51675052
    焦向东
    海洋油气管道高强管线钢超音频脉冲TIG焊电弧行为及适用性
    51678057
    吴莉娜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系统自养深度脱氮研究
    资料来源:
    学校部分发明专利
    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年份
    1
    含磷铝结构单元的MCM-41分子筛催化剂製备方法及其套用
    发明
    2008
    2
    具有油液自动补偿装置的液压增力夹具
    实用新型
    2008
    3
    新型急救担架
    实用新型
    2008
    4
    轮椅靠背、桌子转换装置
    实用新型
    2008
    5
    挂扣式焊接小车锁紧机构
    实用新型
    2008
    6
    带滑块式锁紧机构焊接小车
    实用新型
    2008
    7
    摩擦传动式焊接小车行走装置
    实用新型
    2008
    8
    一种用于关联规则隐藏的事务增减方法
    发明
    2008
    9
    製备液化石油气所用的催化剂及其製备方法
    发明
    2008
    10
    液化石油气的製备工艺
    发明
    2008
    11
    一种能深度脱除油品有机硫的脱硫菌及製备方法和用途
    发明
    2007
    12
    一种合成萘二甲酸用的立式鼓泡氧化反应装置
    发明
    2007
    13
    一种2,6-萘二甲酸的製备方法
    发明
    2007
    14
    局部乾式自动焊接排水装置
    发明
    2007
    15
    摩擦叠焊方法和实验装置
    发明
    2007
    16
    水下钢结构裂纹摩擦叠焊修複方法和设备
    发明
    2007
    17
    一种合成萘二甲酸用的立式鼓泡氧化反应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18
    摩擦叠焊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19
    局部乾式自动焊接排水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20
    水下钢结构裂纹摩擦叠焊修复设备
    实用新型
    2007
    21
    污水预处理多功能固液分离器
    发明
    2007
    22
    电磁式铁钉包装设备的控制方法
    发明
    2007
    23
    恆流式无触点加磁排钉包装方法及设备
    发明
    2007
    24
    全自动电磁式铁钉包装成套设备
    实用新型
    2007
    25
    一种环氧涂料的消泡工艺
    发明
    2007
    26
    镁合金表面强化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
    2007
    27
    间断螺纹型反应注射混合元件
    发明
    2007
    28
    可视化旋转式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29
    反相微乳液法製备六铝酸盐催化剂的方法
    发明
    2007
    30
    水下乾式焊接摄像机
    实用新型
    2007
    31
    水下乾式焊接摄像机
    发明
    2007
    32
    丝槓防尘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33
    单活塞驱动多膜隔膜压缩机
    实用新型
    2007
    34
    单活塞驱动多膜腔隔膜压缩机
    发明
    2007
    35
    用于星形支化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正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
    发明
    2007
    36
    从工业萘製备精萘的新工艺
    发明
    2007
    37
    光电接触式焊缝跟蹤感测器
    实用新型
    2007
    38
    转轴式二维光电感测器
    实用新型
    2007
    39
    滚珠传动式焊枪角度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
    2007
    40
    用于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和系统
    发明
    2007
    41
    含油废水处理用紧凑型旋流气浮分离设备
    发明
    2007
    42
    二维机械接触式焊缝跟蹤感测器
    实用新型
    2007
    43
    含油废水处理用紧凑型旋流气浮分离设备
    实用新型
    2007
    44
    用于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
    2007
    45
    火焰喷雾热分解薄膜製备设备
    发明
    2007
    46
    甩胶喷雾热分解薄膜製备设备
    发明
    2007
    47
    甩胶喷雾热分解薄膜製备设备
    发明
    2007
    48
    甩胶喷雾热分解薄膜製备设备
    发明
    2007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藏书纸本90余万册,其中外文4.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500余种、电子图书124万册,有资料库65个。
    • 学术期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93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主要刊登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套用数学与物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文数据-数位化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
    期刊封面期刊封面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释义: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形,外环以学校中英文校名环绕,内环中心图形是学校英文名称首字母“BIPT”的变形组合,图形下方有建校年份“1978”字样。
    校徽校徽
    • 徽章
    释义:学校徽章为题有中文标準字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 校旗
    释义:学校校旗为标準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徽和中英文标準字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
    宁静致远,务本维新
    释义:宁静致远意为要有所作为,须静心、聚力,专心致志。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务本意为坚守做人之根本。取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维新即创新。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宁静致远、务本维新”作为校训,意为要注重人格培养和品行修为,戒骄戒躁、严谨求实,凝心聚力、专志于学,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以达成人生理想之远大目标。
    •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现任领导

    职务名录
    党委副书记、校长
    蒋毅坚
    党委副书记
    吴惠
    纪委书记
    雷京
    副校长
    焦向东、韩占生、张泉利
    党委常委
    何晓红、孟波
    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